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09章广播电视新闻新发展深度报道和全新闻频率频道

第09章广播电视新闻新发展深度报道和全新闻频率频道


央视主持人从风格上显得稳重和谨 慎,语速较慢; 凤凰台的主持人在风格上显得活泼, 语速更快。

主持人和演播室专家、嘉宾的轮换频率方面看

央视从开始直播由康辉主持一直到13:00 点左右,此后又由白岩松主持直至节目结 束,每位主持人主持的时间相对较长,显 得有些疲惫。
主演播室里的嘉宾的轮换也相对较少;凤 凰卫视的主持人和演播室嘉宾轮换相对要 多。
头“伊拉克战争特别报道”要频繁。
嘉宾方面:


由于央视早有准备,提前锁定了大陆的军事、 外交专家作为直播嘉宾。 凤凰卫视慢了一步,只好邀请本地专家,并借 助自己原有的评论员进行直播评论。

央视共有30多位专家走进央视演播室, 创下为同一事件直播邀请专家嘉宾最多 的记录。
国防大学教授:张召忠
中东问题专家 李绍先
第九章
广播电视新闻新发展
——深度报道和全新闻频率/频道
第一节 广播电视新闻深度报道
的发展和意义
一、广播电视新闻深度报道
以今日之事态,核对昨日之背景, 阐述明日之意义
1. 广播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特点
关注时事和社会重大问题 对一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有 比较深入的分析 对事件的影响和意义有一定的阐释
央视新闻频道与凤凰卫视资讯台的竞争
1、总体竞争态势
新闻频道境外的主要竞争对手是凤凰 卫视咨讯台。 凤凰卫视资讯台在广东等地有线落地, 三星级以上酒店、涉外小区和部分政府办 公大楼可以收到,至2007年,凤凰卫视在 内地拥有近一亿用户。
凤凰卫视资讯台的存在,打破央视在新闻 报道,特别是国际新闻和重大新闻事件报道上 一统天下的局面,增强央视的危机感,对于央 视和中国电视新闻的发展改革有益。
一现场、第一需要”的口号。
四、中央电视台(CCTV)新闻频道
全天24小时不间断播送来自国内
外的新闻信息,形成 “整点新 闻+现场直播+字幕新闻+专题报 道”的基本传播模式。
CCTV新闻频道竞争压力

受众压力:全球化和媒介融合的大背景,
使受众能够接触多种信息来源和多样化 新闻内容。

媒介压力:各种媒介,特别是网络 媒体的压力

独家新闻方面:


央视基本上使用国外电视新闻媒体的画 面,独家新闻较少。其中,只有水均益 到巴格达发回过一些现场报道。 凤凰卫视则派出五路记者奔赴巴格达和 与战事密切相关的地区,发回大量独家 画面和报道。其中阎丘露薇更因在巴格 达进行现场采访一夜成名,被称为“战 地玫瑰”。
阎丘露薇
从主持人的风格和语速方面看:


2. 《新闻学大辞典》对深度报道的解释
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等方法,
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 影响作用、发展趋势等方面报导新
闻的方式。
3. 深度报道诞生发展的根本原因
深度报道
源于
社会需要和受众需要
4. 对广播电视深度报道的认识

一篇深度报道包含的主要内容:事件,新闻 背景,新闻过程,新闻分析(感性认识、理
主持人:崔志刚 《新闻直播间》
三、全新闻频率/频道 架构和节目策略
记者按地域分工的新闻“采购”模式



充分利用伙伴媒介机构的新闻资源
庞大的专家嘉宾库 媒介融合的资源共享
四、中央电视台(CCTV)新闻频道

2003年5月1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试 播,7月1日正式播出。

提出“与世界同步”、“贴近生活、贴 近实际、贴近群众”和“第一时间、第

央视和凤凰卫视都非常快。

央视在第一时间进行报道。国际频道马 上停播原来的节目,进行现场报道。随 后,一套、九套也根据频道特点和时差 要求及时打开直播窗口。

战争打响后凤凰卫视中文台和资讯台立 即开始现场直播。但是相比起来,央视 更快一点。24小时后,中文台停止直播, 资讯台开始连续24小时全天滚动报道, 到24日下午,连续直播报道达到了破记 录的100小时。而央视整个伊拉克战争直 播特别报道总计达到了608个小时。

体现新闻深度: ——客观深度和主观深度

舆论监督功能

内容取向与报道风格
第二节 全新闻频道/频率 的理念和实践策略

一、全新闻频道/频率的新闻理念

24小时随时随地报道新闻 通过与新闻事件同步的实时追踪、全
景描摹、连续关注,呈现出全球化的 影响力


新闻频率/频道像一个全天候的雷达,24小时
对环境进行同步监视,真正实现新闻的透明化。 意味着现代电视新闻传播理念和模式的确立。

1996年5月17日《新闻调查》开播,栏目创办
之初就明确提出:要做中国的《60分钟》。 并提出用调查的方式来做深度新闻节目的设 想,对节目制作形态做出了初步界定:双机 拍摄、记者现场采访、现场 评述,对事件多角度分析、 递进式探究。这种节目形态 一直沿用至今。
二、中国广播电视新闻 深度报道的实践脉络
在报道的组织方面:

央视提前一天组织主持人、记者、编辑进行演 练,海外中心共动员2000人来做伊战报道。央 视一、四、九套全力出动,联合报道,显示了 规模化报道的威力。 凤凰卫视在布什对萨达姆发布48小时最后通谍 后立即召开中文台、资讯台的负责人开会,部 署战争报道事宜。刘长乐发出《紧急动员令》, 并成立了战时报道指挥部。
2、竞争方式与特点:
(1)竞争取向: 硬新闻之争
一方面与大陆地理上接近,文化上保留了中
国传统文化的底蕴;
另一方面,又具开放性和国际性,各种各样
的人物和思潮碰撞,资讯非常发达,人们既能够
从华人的角度来观察事物,又能够用世界的眼光 来进行比照。
央视新闻频道优势在于特殊的政策资源和 新闻资源: 央视是国家重大新闻发布的首选媒体。 第十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确定地方台 为中央电视台的集体记者;地方台必须对《新 闻联播》进行转播。

连线各地记者的频率上看:
凤凰台明显比中央台多
对重要信息的反应速度等方面看:

央视的主要信息是通过演播室主持人的口播和 各地记者的连线,由密度决定节奏,时常出现 信息延缓、重复。 凤凰卫视的字幕新闻的不断滚动和随时插入最 新消息在感觉上加快了节目的节奏。

凤凰卫视的片头“特别报道:海湾 最前线”插入的频率明显比央视的片
央视此次伊拉克战争史无前例
大规模全程直播,是中国电视
媒体走向成熟和国际化的一个
里程碑。
——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教授 安· 库珀
1994年4月1日央视开播的《焦点访谈》 栏目将内容定位为:
时事追踪报道,新闻背景分析,
社会热点透视,大众话题评说。
三、中国广播电视新闻 深度报道的现状和困境

中国广播电视 新闻深度报道 的实践,呈现 出宣传管理、 市场需求和新 闻媒介自身专 业诉求之间一 种微妙的平衡 关系
广播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实施
凤 凰 时 事 评 论 员邱
震 海
在传播成本方面:

央视倾全台新闻力量,投入了大量的人 力、物力、财力——整个直播报道花费 1000万人民币,共计2000多人参与直播。 凤凰卫视全程直播花费不到800万,员工 只有700人。

传播效果方面:



央视新闻频道整体收视份额迅速飚升。央 视索福瑞收视调查显示:战争爆发后,人 均收视时间达到52分钟,较平时(13分钟) 提高39分钟; 平均收视份额达30.46%,比平时(7.74%) 提高2.72个百分点; 凤凰收视率较911直播有所下降,但与央 视相差不多,一统华语直播天下的局面被 打破。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于2003年5月1日起试播, 7月1日起正式播出。脱胎自原CCTV-1(新闻、 综合频道)。 新闻频道全天24小时播出,整点新闻将以最快 的速度向观众提供第一手的国内国际新闻资讯, 突出时效性和信息量,实现滚动、递进、更新 式报道。整点新闻后,分别安排了各分类新闻, 主要有财经、体育、文化、国际四大类。
性分析),新闻预测,对策建议等。

深度报道从调查走向研究,从知性走向理性, 记者通过调查研究社会问题,从调查型记者 走向研究型记者。
5. 深度报道特征 ——6w要素,注重6W中why ,how 的要素

when: 立足此时,追溯既往,推测未来。 where: 立足现场,左右延伸,纵横兼顾。 who : 立足事实,追踪采访,涉及相关。 what : 立足此事,搜集情况,报道细节。

1970年代末期,在改革开放的社会历程中 凸显出各种新问题新矛盾,广播电视新
闻深度报道便应运而生。如:1978年上
海电视台推出的《新闻透视》栏目。

1990年代中期,随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发展,一方面,媒介竞争日益加剧;
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新
的社会矛盾和问题更加凸显。广播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呈现出新的面貌。
无论在覆盖范围还是在新闻来源,央视新 闻频道与凤凰卫视资讯台相比,都具有明显的 优势。
‚央视新闻频道和凤凰卫视资 讯台都瞄准了‘硬新闻’来做文 章,两者各有千秋,看来竞争将 长期进行下去。‛
——央视前台长 杨伟光
(2)竞争焦点:突发重大事件报道
对突发重大事件的报道,己经成为反映现 代电视新闻媒体实力的重要标志。 突发事件报道往往体现媒体的反应速度、 新闻采制能力、媒体的独特视角和观点,体现 出媒体的整体实力。 甚至只要媒体能够参与到突发重大事件报 道的角逐之中,本身就表明了媒体己经具有了 一定的实力。

盘点新闻频道部分新闻栏目
主持人:劳春燕 《环球视线》 主持人:郭志坚 《新闻联播》 主持人:郎永淳 《新闻30分》 主持人:紫凝 《午夜新闻》
主持人:邱启明 《24小时》 主持人:柴璐 《国际时讯》 主持人:白岩松 《新闻1+1》 主持人:李小萌 《东方时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