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 城市与城市发展(一)一、单项选择题第1题:城市的职能是( )。
A.城市在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所担负的任务和作用B.城市性质C.对城镇政治、文化、科研等起作用D.在经济方面的职能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第2题:对确定城市发展性质最具硬性的依据是( )。
A.国家的方针、政策及国家经济发展计划对该城市建设的要求B.该城市所在区域对城市的影响C.该城市自身所具备的有利条件D.对该城市具有影响力的大型企业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第3题: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
A.城市房地产开发具有外部效应B.城市人口的老龄化将强化地缘性的社会交往C.城市主导产业的多样化有助于城市经济发展的稳定D.城市发展越来越受到全球经济环境的影响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第4题:城市进化理论称:在进人工业化成熟时期,人口在继续向城市集中的同时,开始向郊区扩散。
但城市人口的增长仍高于郊区的现象为城市进化过程的( )。
A.相对分散期B.绝对分散期C.绝对集中期D.相对集中期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第5题:最初的城市是由( )的集聚地发展而成。
A.农业和牧业B.商业和农业C.商业和手工业D.农业和手工业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第6题:在漫长的农业社会中,城市主要分布在( )。
A.沿海地区B.交通便利地C.江河交错地D.农业发达地区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第7题:从18世纪开始,工业化带来了生产力的空前提高,城市也将逐渐成为了人类社会的( )。
A.主要空间形态B.追求目标C.最适合的空间形态D.居住地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第8题:经济基础理论认为,城市在最初的发展阶段是( )阶段。
A.工业化B.专门化C.集中化D.综合化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第9题:城市进化理论认为,当城市进入“相对分散”时期,人口的显著变化表现在( )方面。
A.城市人口的增长B.城市郊区人口的增长C.城市人口的减少D.郊区人口向城市流动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第10题:在漫长的农业社会中,城市的主要功能是( )。
A.经济中心B.政治中心C.商业中心D.军事中心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第11题:城市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动因是( )。
A.人类劳动大分B.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上的经济发展C.军事城堡D.科学技术现代化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第12题:“相对分散”时期,人类社会进入了( )。
A.工业化初期B.工业化成熟期C.后工业化初期D.后工业化成熟期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第13题:城市与农村社会的区别主要是( )的不同。
A.人口规模B.空间规模C.居住形式D.产业结构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第14题:对于城市社会的基本特征与农村社会的主要差别理解不对的是( )。
A.本质区别是城市社会的异质性高于乡村社会B.城市社会的人际关系以社会分工为基础,而农村社会以地缘关系和乡土意识为基础C.城市社会是不同经济、社会、文化背景的社会群体的聚居,而农村社会是不同家族组合而成的共同体D.城市社会与农村社会的特有的生活方式不同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第15题:确定城市性质的常用方法是( )。
A.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综合平衡、线性回归B.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C.定性分析、区域分配、综合平衡、线性回归D.定性分析、线性回归、综合平衡、定量分析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第16题:按居住在10万人口以上城市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10%上升到30%的速度而言,用时最少的国家是( )。
A.英格兰B.美国C.日本D.德国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第17题:在经济发达国家,恩格尔(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例)系数约为( )。
A.30%B.25%C.35%D.40%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第18题:城市进化理论对“相对分散”的正确说法是( )。
A.郊区人口增长超过城市人口的增长B.城市人口增长高于郊区人口的增长C.城市人口下降、郊区人口上升D.城市人口增长、郊区人口下降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第19题:将人类社会的演进过程划分为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三个历史时期的学者是( )。
A.贝尔B.费希尔C.克拉克D.佩鲁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第20题:人类社会第一次劳动大分工的标志是( )。
A.手工业与农业的分工B.农业与商业的分工C.农业与畜牧业的分工D.手工业与畜牧业的分工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第21题:2000年全世界人口中已有( )左右生活在城市地区。
A.60%B.50%C.45%D.55%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第22题:城市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动因是( )。
A.人类劳动大分工B.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上的经济发展C.军事城堡D.科学技术现代化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第23题:一次调查表明,北京城市铁路建成开通后,沿线房地产价格上升一定幅度,这是城市物质环境的( )效应。
A.区位性B.可达性C.内部性D.外部性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第24题:区域经济增长极核理论中区域中心城市形成的原因错误的是( )。
A.区域中各城市发展是不均衡的B.某城市附近重大资源的发现C.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的效应D.城市发展呈不断循环和积累的过程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第25题:城市形态是指( )。
A.城市各项用地集中成片B.组团状城市C.城市空间的整体结构D.城市呈现的主要形态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第26题:城市的职能是( )。
A.城市在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所担负的任务和作用B.城市性质C.对城镇政治、文化、科研等起作用D.在经济方面的职能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第27题:关于城市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城市的一个或几个主要职能就是城市的性质B.城市的性质是指城市在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所担负的主要任务和作用C.城市性质的确定主要依据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以定量分析为主的方法D.城市的性质能为城市的发展指明方向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第28题:由以下叙述,不能确定城市性质的是( )。
A.某城市以生产纸箱为主,其产量在全国纸箱总产量中占62%B.某城市是全国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C.某城市的纺织和钢铁工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69%D.某城市的汽车家庭占有量为2.1辆,人们日常生活与汽车息息相关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第29题:城市的不同发展时期与主导产业是( )。
A.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主导产业依次为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B.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主导产业依次为第二产业、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C.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主导产业依次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D.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主导产业依次为第三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一产业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第30题:城市化水平是指( )。
A.城市数量的多少B.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C.城镇规模的大小D.工业化程度的高低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第31题:通常所说的中心城市,主要是指( )所依托的城市。
A.政治中心B.文化中心C.经济中心D.商业中心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第32题:对城市化的提法,以下选项错误的是( )。
A.城市化是与全球经济一体化同步发展的世界性现象B.城市化必然引起居民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C.城市化是城市空间不断扩展的过程D.发展村办企业不一定能实现城市化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第33题:下列选项中标志着城市化水平提高的是( )。
A.城镇人口数量的增加B.工业总产值在GDP中所占比例的提高C.工业就业人口比重的增加D.城市经济总量出国家经济总量中比重的上升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第34题:知识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可以不必经过( )环节。
A.生产B.传播C.开发D.应用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第35题:知识经济的四个主要特点是( )。
①科技创新;②技术水平;③信息技术;④科技含量;⑤服务产业;⑥人力要素A.①②④⑤B.①③⑤⑥C.①②④⑥D.①③④⑤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第36题:一种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住区发展模式被称作( )。
A.花园社B.生态小区C.绿色社区D.都市村庄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第37题:我国最先建立的城市开发区属于( )类型。
A.经济特B.经济技术开发区C.高新技术开发D.保税区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第38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土地价值比较高的是( )。
A.文物埋藏较多的地区B.风景良好的地区C.可达性较高的地区D.土地开发强度较大的地区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第39题:城市物质环境的演化与城市发展的周期有关,当城市处于生长期时,城市物质环境的演化以( )为主。
A.急剧增长B.向外扩张C.改造D.更新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第40题:老年型人口是指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的比例达到( )的人口形态。
A.7%B.13%C.10%D.8%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第41题:使用城镇人口的比重作为衡量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指标,具有很高的实用性,但也有其缺陷,其主要缺陷是( )。
A.行政区划的变更和政治因素的影响B.城镇流动人口的数量波动较大C.各国对城镇人口统计标准的设定不同D.城镇人口难以准确统计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第42题:城市化可以推动现代化的原因是( )。
A.因为城市生活水平较高B.因为城市管理上更加现代化C.因为城市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主要载体D.因为城市的各项设施日趋完善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第43题:城市经济基础理论把城市经济分成( )。
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三大部类B.重工业和轻工业两大部类C.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大部类D.基本经济和从属经济两大部类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第44题:城市各项活动的外部性经济效果总量在( )递增,而在( )逐渐减弱。
A.城市地域中向心;城市外围B.城市外围;城市地域中向心C.城市地域中由接近中心向中心;城市地域中由接近中心向外围D.城市地域中离心;城市外围向心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第45题: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不包括( )。
A.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B.经济、社会和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C.一定程度上限制经济的增长,以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D.强调社会公平,不同的国家、地区、社区能享受平等的发展机会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第46题: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社会化大生产,要求城市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性设施,具体有 ( )。
①企业生产要有金融、保险、科技、通讯业的服务②产品流通要求有仓储、运输、批发、零售业的服务③市场营销要求有广告、咨询、新闻、出版业的服务④工业的专门化程度越高,越要求加强横向协作与交流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③④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第47题:城市化的实质是( )。
A.人类进入封建社会时代,社会经济发展中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渐下降和非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步上升的过程B.人类进入资本主义社会时代,社会经济发展中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渐下降和非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步上升的过程C.人类进入工业社会时代,社会经济发展中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渐下降和非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步上升的过程D.人类进人工业社会时代,社会经济发展中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步上升和非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步下降的过程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第48题:大量研究表明,北美城市的社会空间的分异在主要表征及其分布模式上具有共同特点,下面不是其共同特点的一项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