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3课 开元盛世教材解析 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3课 开元盛世教材解析 新人教版

第3课开元盛世一、知识梳理二、重点难点分析重点:“盛世经济的繁荣”因为盛世最重要的反映是经济方面的繁荣。

古代经济繁荣的主要表现是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上。

唐朝开元年间农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大型水利工程的修建、农耕技术的发展、蔬菜新品种的传入、茶叶的种植以及农业工具的改进等方面。

手工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丝织业和陶瓷业技术的提高方面。

商业的繁荣则主要通过对长安城的介绍来体现。

盛世经济的繁荣的表现如下:(1)农业:修建了40多处大型水利工程;农耕技术大发展,南方水稻广泛采用育秧移植栽培,大量栽培早稻,一年两熟耕作制度已经出现;蔬菜有许多新品种,大都是从西域传入的。

茶叶生产在江南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饮茶之风在全国盛行。

唐朝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成曲辕犁,还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

那时人们抗拒天灾的能力增强了,积极抗旱,治理蝗灾。

(2)手工业:丝织品花色品种很多,丝织技术高超。

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

越窑青瓷、邢窑的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

唐三彩造型美观,是世界艺术的珍品。

(3)商业:唐朝商业繁荣,大都市有长安、洛阳、扬州和成都。

全城街道整齐,树木成行。

长安城里人口上百万,云集着边疆各族和世界各国人士,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长安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城市。

(4)开元盛世: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难点:曲辕犁、筒车是唐朝先进的农业工具,但是它们的结构原理和先进性,学生不易理解,难以形成准确的概念。

曲辕犁:晚唐时陆龟蒙的《耒经》,记载曲辕犁由11个部件构成,重大改进有三处:①长直辕改成了短曲辕。

旧式犁长一般为今9尺左右,前及牛肩;曲辕犁长合今6尺左右,只及牛后。

犁架变小重量减轻,便于回转,操纵灵活,节省畜力。

由旧式犁的二牛抬杠变为一牛牵引。

而且,由于占地面积小,这种犁特别适合在南方水田耕作,所以在江东地区得到推广。

②加装了犁评。

由于犁评厚度逐级下降,推进犁评,使犁箭向下,犁入地深;拉退犁评,使犁箭向上,犁入地浅,可适应深耕和浅耕的不同需要。

③改进了犁壁。

唐时犁壁呈圆形,因此又称犁镜。

可将翻起的土推到一旁,以减少前进阻力,而且能翻覆土块,以断绝草根的生长。

这种犁出现后逐渐推广,成为当时最先进的耕具。

耕犁至此已基本定型,这是唐代劳动人民对耕犁的重大改进。

筒车:各种水车广泛用于农田灌溉,是唐朝农业生产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这是一种利用水力转动的筒车。

筒车用竹或木制成一个大型立轮,由一个横轴架起,可以自由转动。

轮的周围斜装上许多小竹筒或小木筒。

把这个转轮安置在溪流上,使它下面一部分浸入水中,受水流之冲击,自行旋转不已。

轮周斜挂的小筒,当没入水中时满盛溪水,随轮旋转上升,由于筒口上斜,筒内水不流洒。

当立轮旋转180°时,小筒已平躺在立轮的最高处,进而筒口呈下倾位置,盛水即由高处泄入淌水槽,流入岸上农田。

这对解决岸高水低、水流湍急地区的灌溉有着重大意义。

这种自转不息、终夜有声的筒车,确实是人无灌溉之劳而田有常熟之利。

三、学法指导:1.把握重点、理清线索。

本课以“开元盛世”为主题,从两个方面进行了叙述:首先介绍的是唐玄宗前期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唐朝开元年间出现了“开元之治”。

其次,主要介绍了盛世经济的繁荣,包括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三个方面的成就。

2.列表掌握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表现植位。

新工具曲辕犁、筒车。

手工业丝织业花色品种多,丝织技术高。

陶瓷业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商业大都市有长安、洛阳、扬州、成都。

长安是国际性的大都市。

3. 图文结合法。

通过图片《唐玄宗走马认姚崇》,体会唐玄宗重用人才,并且进一步认识到重用人才是其统治时期出现“开元盛世”的重要原因之一。

通过观察《曲辕犁》图片,并搜集曲辕犁如右结构图片:了解它们的结构原理,认识比以前的生产工具大大提高了。

观察图片《唐朝穿裙衫的妇女》中这位妇女的裙衫了解唐朝人喜欢穿色彩艳丽的丝绸衣服,体会当时丝织业的技术水平之高,丝织业发达。

通过课本《唐朝的青瓷和白瓷》《唐三彩》或者自己搜集有关的图片,来体会唐朝的陶瓷业发达。

学习长安城时,可利用教材中的插图,通过观察、想象,对长安城的布局有一了解,从唐都长安的城市布局和人口组成来认识长安城的先进和繁华。

这样,长安是一座国际性城市的概念就会形象、生动地映在我们的脑海中。

4.故事法。

借助图片《唐玄宗走马认姚崇》,发挥想象力,或者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进行讲故事,从而加深认识唐玄宗重用人。

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指导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也应该重用人才,进一步了解今天实施的人才战略。

5.比较法。

唐朝创制的生产工具先进,通过与旧的比较,才能得出它的进步,因此通过搜集《曲辕犁》的图片跟以前的直辕从结构原理上进行分析比较,得出曲辕犁的省力。

从而认识到他的进步。

新的灌溉工具《筒车》也可与以前灌溉工具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即可得出其先进的地方:不用人力,日夜不息。

如下图:6. 体验法。

通过曲辕犁、直辕犁实物、结构图片,自己动手制作各种模型,比较一下直辕犁和曲辕犁的不同、曲辕犁比直辕犁有了什么改进,学会从图片或动手制作实物模型中感知获取历史知识的方法。

7.分析法。

通过分析唐玄宗采取的措施,得出开元盛世出现的历史条件:①社会安定,是开元盛世出现的社会条件。

②贞观之治是其基础。

③唐玄宗前期调整政策,重用人才,发展生产。

8.归纳法。

纵向联系我国历史上的盛世局面,进行比较归纳综合掌握,通过归纳得出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

(一)下列归纳总结汉唐盛世时代:(2)通过归纳得出的认识:①出现的历史条件:借鉴前代衰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缓和社会矛盾;发展生产,放宽对人民的剥削压迫;社会局面相对安定稳定,政治清明;统治者知人善任,重视教育;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以民族团结,加强联系为主;对外开放,互通有无,互相促进;教育文化相对发达。

②盛世的实质:统治者调整政策的目的是为了巩固和维护其封建统治;盛世是建立在剥削和奴役人民基础上的,即便是在盛世中,人民所受的压迫和剥削也是很重的,盛世的创造者是人民群众;在封建社会制度下,盛世是不可能长久的。

四、中考命题分析中考关于本课命题知识点集中在唐玄宗统治前期被称为“开元盛世”;农业尤其是新式生产工具的创制、手工业、商业发展的表现。

以图片作为命题的切入点的考查已成为当今命题的一大趋势,本课的图片应特别注意《曲辕犁》《筒车》《唐朝的青瓷与白瓷》。

五、中考试题分析1.(2014年资阳市)学习隋唐史后,四位同学作了主题演讲,你认为能准确地概括这段历史的基本特征的是()A.文明初露曙光 B.分裂奔向统一C.繁荣与开放 D.封建国家陷入危机解析:课本第一单元的课题是繁荣与开放的社会,主要内容就是隋唐时期的历史。

那繁荣与开放自然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

答案:C。

2.(2014年湖北宜昌市)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史称()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唐太宗前期的治世局面。

文景之治是西汉汉文帝和汉景帝统治时期的盛世局面,光武中兴是东汉光武帝统治时期的盛世局面,贞观之治是唐朝唐太宗统治时期的盛世局面,开元盛世是唐朝唐玄宗统治时期的盛世局面。

故答案:D。

3.(2014年芜湖)某历史兴趣小组同学在探究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时提出了以下意见,其中正确的是()①都是在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时出现的②统治者都注意调整统治政策③都在思想文化上实行高压政策④都重视生产技术的改进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解析:根据题干给出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链接课本所学的基础知识,三大治世局面的出现原因都没有在思想文化上实行高压政策。

故排除了含有③的选项。

答案:D。

4.(2007年福建省龙岩市)历史上把唐朝的全盛时期称为()A.文景之治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解析:本题命题形式简单、直接。

直接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唐朝的全盛时期是“开元盛世”。

答案:C。

5.(2014年成都市)杜甫的诗句“忆昔与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是描述哪一位皇帝统治时期的社会状况?()A.唐玄宗B.唐太宗C.隋文帝D.武则天解析:本题命题形式新颖,从同学们熟悉的诗歌入题,激发了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兴趣,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

同时在本题的解决过程中,进一步认识到文学艺术是社会生活的真实反应,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开元全盛日”链接课本,可知道它当时的在为皇帝是唐玄宗。

答案:A。

6.(2014年湖北省宜昌市)杜甫的“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的诗句反映了唐朝的()A.经济繁荣 B.政治清明 C.对外开放 D.文化吕盛解析:提取题干中的关键信息,“稻米”“粟米”等,对其进行归类,进行较简单的比较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答案:C。

7.(2014年桂林市)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请你说说唐朝馈赠给我们今天最大的礼物是()A.诗 B.三省六部制 C.行省 D.筒车解析:命题考察的实质是唐朝对社会生产生活、文化。

但是本题还有一关键字是“今天最大的礼物”,意思是说此礼物今天还在发挥作用。

答案:A。

8.(2014年泰州市)从电视剧《贞观长歌》中可以看出:统治者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负担,从而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

这位统治者是()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解析:本题以电视剧作为命题的切入点。

激发了学生积极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根据题干总“贞观之治”即可判断是唐玄宗。

答案:C。

9.(2014年潍坊市正在热播的)《贞观之治》、《贞观长歌》等电视连续剧演绎了唐太宗一幕幕动人的故事。

唐太宗的主要政绩是()①虚心纳谏②轻徭薄赋③统一文字④北击匈奴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解析:虽然本题命题形式新颖,但是此题的解决的时候比较简单。

根据题干最后一句直接连接课本,来解决问题即可。

答案:A。

作者简介:高会学,山东省邹平县码头中学教师。

多次参加编写教学著作,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以及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历史学习A、B、C》《历史选择题的特点及解法》在《中学政史地》杂志发表。

《空想社会主义面面观》在《考试报》发表。

《2007年中考历史选择题命题特点》在《中学生学习报》发表。

《胡锦涛出席八国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中美第二次战略经济对话》《如何理解“绥靖政策”及英、法实行这一政策的原因》等在《中学生导报·历史快递》发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