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任务一汽车日常维护教案

任务一汽车日常维护教案

4、能与他人进行交流,获取有效信息。
5、能通过小组合作,进行有效沟通与表达。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乘员舱检查项目认知。
汽车乘员舱检查项目的解读。
发放工作页,指导学生完成工作页
小组讨论后拿出实施方案并汇报。
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分组实施汽车乘员舱检查与维护。
结合实际说明维护项目的准确操作流程。
学习活动四 车身外部检查与维护(2课时)
学习活动五 车载工具的使用(6课时)
学习活动六 总结与评价(4课时)
四、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师资:一体化教师
教学场地:多媒体教室,食堂地下室
设备:大众2000汽车,举升机等
工、量具:汽车维护常规工具等
学习资料:汽车维修手册、工作页、安全操作规程、现场管理制度
五、教学过程
5、能使用举升机完成轮胎的换位。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车载工具的认知。
汽车车载工具的类别及功用。
发放工作页,指导学生完成工作页。
小组讨论后拿出实施方案并汇报。
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分组实施汽车轮胎的更换。
轮胎更换的准确操作流程。
组织学生通过查资料小组讨论获取有效信息并指导学生完成备胎更换。
2.汽修实训的具体要求
3.安全操作规范
1.汽修手册
2.汽车维护与保养等书籍
3.汽车维修国家标准
1.安全操作规范的理解程度
2.日常维护项目的认知情况
8课时
一体化工作站
活动二
发动机舱检查与维护
操作能力
分析能力
表达能力总结能力
1.小组协商制定计划。
2.体会工具设备的使用方法
1.教师布置任务实施过程
2.组织学生讨论
2.安全操作意识
3.工作方法的规范性及正确性
2课时
食堂地下室
活动五
车载工具的使用
操作能力
分析能力
沟通能力总结能力
1.完成工作页
2.小组互评
3.完成备胎的更换
4.完成轮胎的换位
1.组织学生填写工作页
2.组织学生自评和互评
3.巡回指导
4.总体评价
1.车载工具的识别及使用
2.备胎的更换方法
3.轮胎换位的操作流程
教学条件
师资:一体化教师
教学场地:一体化工作站,食堂地下室(汽车实训室)
设备:大众2000汽车,举升机等
工、量具:汽车维护常规工具等
学习资料:汽车维修手册、工作页、安全操作规程、现场管理制度
教学组织形式
1.教师完成学生分组,发放工作页,组织学生识读任务书通过多种途径完成工作页的填写。
2.依据技术资料学生从工具库领取工具、量具。
教师总评.
汽车维护实训室安全操作规范及7S管理要求和汽车日常维护项目的认知。
点评各小组任务完成的情况。
仔细聆听并积极思考。
通过归纳总结完善所学知识,提高学生判断力、反思能力。
教学活动二 发动机舱检查与维护(2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根据发动机舱日常维护项目制定合理的维护计划。
2、能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发动机舱各项目的日常维护。
2.能自主查阅相关资料获取有效信息。
3.能描述汽车维护的目的及分类。
4.能检查所用设备功能的完好情况,按操作规程进行常用工、量具的准备。
5.能正确使用常用的工、量具。
6.能正确的识别发动机舱、乘员舱、车身外部中各个部件的名称及作用。
7.能准确运用常用的车载工具。
8.能按车间现场7S管理标准,正确布置工作环境。
3、能按照使用手册要求规范操作。
4、能具有较好的沟通表达能力,形成积极的工作态度。
5、能检查所用设备功能的完好情况,按操作规程进行常用工、量具的准备。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填写工作页。
汽车发动机舱部件的认知和维护流程。
发放工作页并指导学生填写。
小组协商制定计划。
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能与他人进行交流,获取有效信息。
5、能通过小组合作,进行有效沟通与表达。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车身外部检查项目认知。
汽车车身外部检查项目的解读。
发放工作页,指导学生完成工作页
小组讨论后拿出实施方案并汇报。
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分组实施汽车车身外部检查与维护。
结合实际说明车身外部维护项目的准确操作流程。
决策
各个小组汇报各自方案,并最终确定实际操作方案。
组织学生汇报方案,并引导学生做出决策
汇报并总结
提高学生小组协作能力,沟通及表达能力。
教学活动三 乘员舱内检查与维护(2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掌握乘员舱内检查的项目及操作流程。
2、能正确描述汽车灯光系统的组成及功用。
3、能会运用所学知识对不同车型的乘员舱进行检查与维护。
1.汽修手册
2.汽车维护与保养等书籍
3.工作页
4.汽车整车一台
5.常用车载工具
二、学习者分析
授课对象未曾学过汽车维护等相关理论,虽然有一定的汽车机械基础知识,但对汽车维护的操作技能理解甚少,可利用有限的实训设备精讲多练以达到较好教学效果。学生有较高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有很强的求知欲,但是解决工作问题的能力和与人沟通的能力有待加强。
三、学习目标
1.能按照汽修车间安全防护规定穿戴劳保用品,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牢固树立正确的安全文明操作意识。
汽车维护实训室安全操作规范及7S管理要求和汽车日常维护项目的认知。
组织学生展示工作页完成情况。
分组汇报工作页的问题。
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
小组互评。
汽车维护实训室安全操作规范及7S管理要求和汽车日常维护项目的认知。
组织学生互相 评价各个小组工作页的完成情况及汇报情况。
互相评价.
提高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总结能力、观察能力、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
1、能对学习与工作进行总结与反思。
2、能与他人进行交流获取有效信息。
3、能通过小组合作,进行有效沟通与表达。
4、能有效的自我管理与学习。
5、能发扬团队协作精神,树立集体荣誉感。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小组总结并汇报任务完成情况。
每组任务的总评。
组织学生汇报
制作PPT汇报
提高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总结能力、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指导学生选择合适工具完成对发动机舱的维护
1.常规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
2.发动机舱部件的认知
3.对活动的总结与反思
1.汽修工具
2.汽车整车一台
3.相关资料和视频
1.常用工量具使用方法的理解程度
2.表达与总结能力
2课时
食堂地下室
活动三
乘员舱内检查与维护
分析能力
表达能力
总结能力
1.完成工作页
2.小组互评
7、能独立完成汽车日常维护作业单的识读。
8、能完成对车辆相关信息数据的收集。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布置任务,发放工作页。
汽车维护实训室安全操作规范及7S管理要求和汽车日常维护项目的认知。
指导学生完成工作页的填写。
自主查阅资料填写工作页。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组汇报
教师总结。
各组学习情况的总评及不足之处的提出。
总评整体表现。
聆听并认真思考。
总结知识,增强学生的认知水平。
六、教学评价设计
见各个教学活动评价表
七、教学反思
学生通过本任务的学习,学生对于汽车车身的结构部件及发动机舱、乘员舱有了一定认识,同时也对汽车维护与保养的工作范围有了一定了解,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操作能力
分析能力
表达能力总结能力
1.完成工作页
2.小组互评
3.完成车身外部的检查与维护
4.独立展示成果
1.组织学生填写工作页
2.组织学生自评和互评
3.巡回指导
1.车身外部结构部件的识别
2.轮胎胎压的测量方法
3.轮胎的检查项目
1.汽修手册
2.汽车维护与保养等书籍
3.工作页
4.汽车整车一台
1.车身外部的整体认知
小组协作完成任务
提高学生小组协作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举升机的认知。
举升机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演示举升机的使用方法。
仔细观察并认真记录。
初步掌握举升机的使用流程。实施轮胎源自位。轮胎换位的目的及方法。
发放工作页,指导学生完成工作页。
小组讨论后拿出实施方案并汇报。
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活动六 总结与评价(4课时)
教学活动一 汽车日常维护项目单识读(8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理解并牢记汽车维护实训室的安全操作规范要求。
2、能准确理解7S管理规范要求。
3、能独立查阅资料获取有效信息。
4、能利用已懂知识掌握新知识。
5、能查阅维修手册和熟练运用汽车使用手册,列举汽车日常维护项目和描述作业流程。
6、能描述汽车日常维护所使用工量具及仪器的名称、种类、用途及其使用方法,并正确使用。
任务一 汽车日常维护
汽车日常维护学习任务设计方案
专业名称
汽车装配
一体化课程名称
汽车维护
学习任务
汽车日常维护
学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