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燕歌行公开课打磨版【课资内容】
燕歌行公开课打磨版【课资内容】
为后文轻敌失利埋下伏笔,形成对比。
课资分享
13
诗歌描写了怎样的边塞景象,有何作用?
山川萧条极边土,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绝域苍茫无所有
描写了辽远、开阔、萧条、荒凉的塞外自然 环境。 ①突出战士生活和作战环境的艰苦恶劣; ②也突现了战败后士气低迷,烘托了士兵凄 凉哀怨乃至愤慨的心境。
课资分享
课资分享
24
课堂小结
连年征战对广大人民和平生活的 干扰和破坏,反对统治者穷兵黩 武、拓土开边(杜甫)。如陈陶 的《陇西行》“可怜无定河边骨, 犹是春闺梦里人。”
课资分享
25
盛唐边塞诗派代表作家有高适、岑 参,还有王昌龄、李颀、王之涣、崔 颢、王翰等。
风格:雄浑壮阔苍凉之景、慷慨豪迈 悲壮之情。
边塞诗的佳作以乐府歌行和五、七言 绝句居多。
5
梳理基础 通读课文
课资分享
6
理解鉴赏
《燕歌行》全诗分为几层,分别叙述了什么
内容?
第一层1-4行八句写出师:出师时威武浩荡,
战事刻不容缓;
第二层5-8行八句写战败:敌军来势汹汹,
战士出生入死,将领骄奢淫逸;
第三层9-12行八句写被围:战士归期杳然,
思妇相思无望,将士长久战斗;
第四层13-14行四句写死斗的结局:底层战
课资分享
15
从汉到唐,悠悠千载,边塞战争, 何计其数,驱士兵如鸡犬的将帅数 不胜数,备历艰苦而埋尸异域的士 兵,更何止千千万万!可是,千百 年来,如此体恤士兵的将领只有一 个李将军,怎不教人苦苦地追念他 呢?
课资分享
16
理解鉴赏
清人宋宗元在《网狮园唐诗笺》中评述高适《燕歌行》道: “沉痛语不堪多读”。你觉得诗中有哪些“沉痛语”,诗 人因何而“沉痛”,又是如何表现“沉痛”的。
21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课资分享
22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凉州词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 ③对将领的骄奢淫逸和不顾战士的生 死的鞭挞。
课资分享
10
最能体现本诗中心情感的诗句是 哪一句?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 将军。
课资分享
11
血战之苦
悲苦的战争
感情
不平之苦
环境之苦
相思之苦
歌颂
同情
课资分享
愤 恨12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旗逶迤碣石间”渲染 了怎样的气势?有何作用?
描写这金鼓震天、大摇大摆、浩浩荡 荡(威武浩荡)前进的场面,渲染了 将领临战前不可一世的骄横(报效国 家的慷慨激昂)。
课资分享
3
序: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 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 和焉。(结合注释理解)
开元26年,张守珪[guī]攻打奚族,先是获胜,便邀 功请赏,后来又吃了败仗。张守珪在向朝廷汇报 的时候,隐瞒了失败的事情,而只报获胜的情况。 有个从边塞回来的人到高适家做客,和高适谈起 边塞的事情,并给高适看了自己写的一首《燕歌 行》,高适感触颇深,就写了这首和诗。
课资分享
23
课堂小结
描写塞外奇丽壮阔或苍凉辽远的自然景 象,从军报国,渴望建功立业的壮志豪 情;紧张急迫的战事氛围,惨烈悲壮的 交战场面; 征人久戍边关思乡念亲;对 无能骄奢将领的怨愤,对良将、胜利的 渴望;塞外戍边生活的单调艰辛、连年 征战的残酷艰辛;对戍边将士的热情歌 颂,对其战死沙场艰苦境遇的同情无奈。
燕 歌 行
课资分享
1
乐府旧题
多与燕赵边地征戍有关,多 写思妇征人(游子)相思之情。
课资分享
2
作家与作品介绍 高适,官终散骑常侍,世称“高常 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渤海”, 与岑参并称“高岑”,是唐朝著名的 边塞诗人。高适长于七言歌行和五言 古诗,风格雄浑悲壮、古朴苍劲。 《燕歌行》为其代表作。其作品集为 《高常侍集》。清代王士禛《评价高 适“高悲壮而(浑)厚”。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士兵浴血奋战,将领骄奢淫逸)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征人长期征战思乡怀归)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士兵拼死血战的惨烈)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对爱护士兵,善于征战将领的思慕)
课资分享
17
课堂总结
你认为唐军战败的原因有哪些?主要原因 是什么?
14
全诗以“李将军”作结,有什么深刻含义?
• 李广勇猛善战,善待部伍,与士卒同 甘苦,士卒亦乐为之用,从而博得了 广泛的敬重,与李将军相对比,只知 寻欢作乐、骄奢淫逸的将帅,就愈显 出其面目之可鄙了,以见才德之高下。
• 此诗以历史上的李广终篇,既紧扣全 篇主旨,意境更为雄浑而深远,令人 回味无穷。
战的士兵寄予深切同情。
㈡艺术特色:
⒈善于描写边塞风光,渲染战争气氛
⒉运用对比手法,深化作品组主题(6、9、10)
⒊七言歌行,掺用律句,形成音调之美(4、12)
(三)本诗的风格:雄浑悲壮,风骨凛然
课资分享
19
课资分享
20
课堂小结
结合《燕歌行》和读过的 边塞诗,简单归纳边塞诗 中常见的内容思想。
课资分享
写作缘由:幽州节度使张守珪,初有战功,加官晋爵,后 败,虚报战功。
(对将帅骄奢淫逸、好大喜功导致士兵惨烈牺牲的鞭挞)
课资分享
4
学习目标:
1、在理解诗歌,把握《燕歌行》 的基本内容和思想情感的基础上, 阅读诗歌,进一步体会“沉痛语” 的内涵;
2、结合所学边塞诗歌,简单总结
回顾边塞诗的多重主题。
课资分享
士决然血战,对良将的期盼。
课资分享
7
理解鉴赏
结合各层次内容,谈谈全诗在情调上有何变 化?
第一层 出师:战前气氛紧急,Fra bibliotek调慷慨激扬;
第二层 战败:战事激烈,战士出生入死,
将领骄奢淫逸,情调悲凉愤慨;
第三层 被围:戍卒归期无望,战士作战不
息,情调哀怨绝望;
第四层 死斗的结局:战士决然突围,情调
悲壮惨烈。
课资分享
26
拓展训练
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
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
为斩楼兰。
塞下曲 许浑
夜战桑乾北,秦兵半不归。朝来有乡信,犹
自寄寒衣。
两首诗均为边塞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否
相同?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课资分享
27
不同。李诗表达边塞将士 的爱国激情,抒发了作者 保家卫国建功立业的思想 感情。许诗揭示了战争的 残酷,给人民带来的深重 灾难,表达了对战争中牺 牲的战士的深课资分切享 同情。 28
自然环境恶劣,敌人的凶悍是唐军 失利的外在原因,但主要原因还在 于将领骄奢淫逸,无勇无谋,只想 邀功求赏却不体恤士兵。
课资分享
18
本文特色
㈠思想内容:本诗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概括了
开元年间唐军将士戍边生活的多个方面(沙场死
战、两地相思等)。重点在于揭露军中官兵苦乐
悬殊,抨击将帅腐败无能且不恤士卒,对浴血苦
课资分享
8
本诗分别描写了将帅战士怎样的精神 面貌?
• 战士慷慨激昂,报效国家,英勇顽强, 视死如归,也有哀怨愤慨的情绪。
• 将帅好大喜功,骄横轻敌,骄奢淫逸, 不体恤士卒。
课资分享
9
从中体现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①对战士的爱国情怀,奋勇拼杀、视 死如归大无畏精神的赞扬。
• ②对战争给战士以及战士的家庭造成 的痛苦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