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推拿配合心理辅导治疗失眠体会

推拿配合心理辅导治疗失眠体会

推拿配合心理辅导治疗失眠体会
发表时间:2010-05-28T15:01:30.39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2期供稿作者:陈建平[导读] 导致失眠的原因有生理因素和(或)心理因素。

生理因素是指由于躯体不适、疾病或创伤的疼痛而导致的失眠
陈建平(南京五十五研究所职工医院推拿科江苏南京 210016)
【中图分类号】R24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02-0253-02 【关键词】失眠推拿心理辅导
失眠,是指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症。

多年来本人采用推拿加心理辅导治疗失眠,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1 病因病机
导致失眠的原因有生理因素和(或)心理因素。

生理因素是指由于躯体不适、疾病或创伤的疼痛而导致的失眠。

失眠病位在心,由于心神失养或心神不安所致。

失眠患者最初阶段是因为生理因素而失眠,这是很正常的反应,一般在导致失眠的生理因素去除后就会缓解。

但如果这时由于人们对睡眠知识的不了解或采取了一些错误的心理应对方法,那么失眠将进一步严重,增加了心理因素:要是自己再睡不着怎么办?此时患者会因为担心失眠本身而非常焦虑、烦躁,并因此加重了失眠。

2 诊断标准
2.1 失眠的主观标准为:主诉睡眠生理功能障碍;白天疲乏力、头胀、头昏等症状系由睡眠障碍干拢所致;仅有睡眠量减少而无白日不适(短睡眠者)不视为失眠。

2.2 失眠的客观标准是根据多导睡眠图结果来判断:睡眠潜伏期延长(长于30分钟);实际睡眠时间减少(每夜不足6小时半);觉醒时间增多(每夜超过30分钟)。

根据以上标准,且经各系统实验室检查,未发现有影响睡眠的其他器质性病变即可诊断。

3 治疗
3.1 推拿治疗
3.1.1 头颈部操作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医者用一指禅推法或揉法,自印堂开始向上至神庭,往返5~6 次; 再从印堂向两侧沿眉弓至太阳穴,往返5~6 次; 然后用一指禅推法沿眼眶周围推成“∞”字,往返3~5次。

治疗时以印堂、攒竹、神庭、睛明、太阳为重点。

在印堂至神庭、印堂沿眉弓至太阳的部位用双手抹法,往返5~6 次,抹时配合按揉睛明、鱼腰等。

自前额发际至后颈部用扫散法扫散头部两侧胆经,同时按揉角孙; 再自头顶至后颈部用五指拿法,同时配合拿肩井、风池等。

3.1.2 腹部操作患者取仰卧位,医者用手掌先顺时针方向摩腹,再逆时针方向摩腹,同时配合按揉中脘、气海、关元等穴,时间约6分钟,最后掌振腹部。

3.1.3 腰背部操作患者取俯卧位,医者在患者背腰部督脉循行部位用滚法施术,并同时滚揉背腰部膀胱经,重点在肺俞、心俞、肝俞、脾俞、胃俞、肾俞、命门、腰阳关等穴位。

按揉以上穴位,得气为宜。

用掌根推法从肩部沿脊柱从上而下推至腰骶部,反复5~6次。

3.1.4 辨证加减肝郁化火主症: 急躁易怒,不寐多梦,甚则彻夜难寐,伴有目赤耳鸣,口苦而干,舌红苔黄,脉弦而数。

加按揉太冲、章门、期门、行间、肝俞、胆俞、风池,并配以搓摩两胁。

痰热内扰主症:胸闷,心烦不寐,泛恶,嗳气,伴有头重目眩,口苦,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加按揉内关、丰隆、足三里、公孙、神门等穴;横擦左侧背部脾胃区( T7~12) 及八髎穴,均以透热为度。

阴虚火旺主症:心悸不安,心烦不寐,腰酸足软,伴有头晕耳鸣,健忘,遗精,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加推桥弓穴,先推一侧桥弓穴20~30 次,再推另一侧桥弓穴20~缓岵辽鲇帷 乓幌撸 酝溉任 龋辉僦辈亮讲嘤咳 砸 鸸樵 P钠⒘叫橹髦? 多梦易醒,心悸健忘,疲食少,头晕目眩,伴有四肢倦怠,面色少华,舌淡苔薄,脉细无力。

加按揉心俞、脾俞、胃俞、足三里、三阴交等,每穴约一分钟; 横擦左侧背部脾胃区,再直擦督脉,均以透热为度。

3.2心理辅导
在推拿过程中,采用晤谈法了解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给其讲解疾病的发生原因、发展过程、精神因素等对疾病的影响,使其正确认识疾病,告之患者如果放弃对睡眠的不合理信念,就可能出现新的睡眠现象。

运用森田疗法“顺应自然、为所当为”的原则,首先要求患者不要紧张,可以抱着“即使睡不着,躺着也是休息”的心理,听任睡意自然来临;其次,要求患者给自己订一个作息时间表,坚持正常的日常活动;再次,要求患者主动培养自己不惧怕失眠的积极态度,多参加一些活动。

4 体会
中医药治疗失眠历史悠久,推拿治疗更是因为其具有疗效显著、经济而无毒副作用、患者易于接受等特点,成为目前治疗失眠的中医特色疗法。

现代医学也证实,推拿可以有效改善睡眠状况。

但推拿治疗解决的主要是患者的生理因素,对一些早期的或轻度的患者有较好的疗效,而对那些病程较长、病情较重的患者则疗效欠佳。

故本人想到在推拿治疗过程中配合心理辅导,运用森田疗法 “顺应自然、为所当为”的原则,可以让患者把一直指向内心的精神能量引向外部世界,而不再固着在症状上,也就解决了失眠的心理因素并使症状得到改善。

有些病人在掌握了“顺应自然、为所当为”的精髓后,不仅短期就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而且对其处理其他日常事件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推拿配合心理辅导治疗失眠,既可以标本兼治,又能取长补短,可以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黄翌,赵长鹰.浅述失眠症的心理治疗方法[J].陕西中医,2005,5:48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