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在社会中成长教案20

在社会中成长教案20

1.2在社会中成长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亲近社会的情感,增进关心社会的感情。

(2)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有了解、关心、融入、服务、奉献社会的意识和愿望。

2.能力目标
(1)知道亲社会行为的表现,掌握参与社会生活的方法。

(2)学习在社会交往和实践中锻炼自己,为个人价值的实现做准备。

3.知识目标
(1)了解什么社会化,个人的成长与社会的关系,知道培养亲社会行为的意义和途径;
(2)理解社会化的含义,懂得社会是个人成长的训练场,应充分利用社会提供的条件实现个人成长。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养成亲社会行为
教学难点: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法国香槟野外女孩1731
这个女孩在野外生存达10年之久,以野生动物为食,能
独自击退狼群。

她在19岁的时候被发现,皮肤黝黑,全身
毛发,手指畸形,不会说话。

女孩跟随几个十分富有的赞助
者学会了流利的法语,甚至成为了修女。

1755年Hecquet
女士出版了她的传记。

1972年,人们在东南亚大森林找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迷失的日本士兵横井庄一。

他远离人类,像野人一样生活了28年,人的一切习惯甚至包括日本话都忘了。

可是当他获救后,人们只用了82天时间的训练,就使他完全恢复了人的习惯,适应了人类的生活。

这两个故事说明了什么?
1.2我与社会
(一)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活动1:运用你的经验暑假志愿者活动收获
设计意图: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感悟社会对个人的作用。

活动过程:
(1)展示活动内容
八年级学生小东和伙伴们利用暑假组织了“墨缘·大手拉小手”
活动,每周三和周五下午在社区活动室教小学生书法和国画。

为了
让课堂秩序更好,小学生们进步更快,他们还钻研起儿童心理学和
国画技法教学。

小东感觉自己的表达能力、交往能力和组织能力大
大提升。

(2)你是否有和小东类似的经历?与同学交流你的付出与收获!
(付出:时间、精力、金钱…;收获:增强了社会责任感、丰富了精神生活、陶冶了情操、锻炼了自己……)
(3)归纳总结
1.社会对个人成长的作用
(1)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通过父母的抚育、同伴的帮助、老师的教诲和社会的关爱等,我们的知识不断丰富,能力不断提高,规则意识不断增强,价值观念日渐养成,我们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社会化是指一个人从最初的自然的生物个体转化成为社会人的过程。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通过学习社会知识,了解和认识社会,并从中获得会经验,形成社会认可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

狼孩的故事
1920年,在印度加尔各答附近的一个山村里,人们在打死大狼后,于狼窝里发现了两个由狼抚育的女孩,其中大的年约7、8岁,被取名为卡玛拉;小的约2岁,被取名为阿玛拉。

后来她们被送到一个孤儿院去抚养。

阿玛拉于第2年死去,卡玛拉一直活到1929年。

狼孩刚被发现时,生活习性与狼一样;用四肢行走;白天睡觉,晚上出来活动,怕火、光和水;只知道饿了找吃的,吃饱了就睡;不吃素食而要吃肉(不用手拿,放在地上用牙齿撕开吃);不会讲话,每到午夜后像狼似地引颈长嚎。

卡玛拉经过7年的教育,才掌握45个词,勉强地学几句话,开始朝人的生活习性迈进。

她死时估计已有16岁左右,但其智力只相当3、4岁的孩子。

(1)“狼孩”是一个社会人吗?
只有社会化的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只有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人才能真正成长和发展起来。

(2)“狼孩”的悲剧启示我们融入社会有什么意义?
只有通过社会,我们才能真正实现由“生物的我”向“社会的我”的转变,才能真正实现我们人生的社会价值。

活动2:探究与分享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探究,让学生感悟到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2)结合上图,说明食物、学习用品、衣服等是怎样生产出来的
(3)归纳总结
(2)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要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面对“看客”现象,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
(二)养成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来的那些有利于社会和他人的行为。

1.亲社会行为的表现: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

活动3:探究与分享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活动,感悟亲社会行为及其意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亲社会的行为
活动过程
(1)活动展示
(2)思考:
①上面这两种行为属于亲社会行为吗?
②你还能举出哪些类似的行为吗?
③亲社会行为有哪些意义?
(3)归纳总结
2.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养成亲社会行为的意义?
(1)青少年正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

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2)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促进全面发展等。

(3)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3.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②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积极参加社会公盖活动
③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议一议:有同学认为,作为中学生,只要读好自己的书就行了,两耳可以不闻窗外事。

你赞同吗?为什么?
4.参与社会、融入社会
①参与社会的过程,即是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的过程。

②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