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陈振明 公共管理学 选择题(完美打印版)

陈振明 公共管理学 选择题(完美打印版)

1、我国学者往往以( )的角度来区分管理和行政这两个概念.A组织实体 B经济实体 C 管理实体 D 政治实体2、传统公共行政学模式是建立在( )基础上A科层制理论 B政治---行政二分法 C委托---代理 D内部取向3、殴文.休斯在<<公共管理与行政>>一书认为( )都是对公共部门的研究A公共行政 B公共政策 C公共管理 D公共组织4、下面是公共管理物品的是( )A国防 B外交 C教育 D社会保障5、经过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孕育和进化,公共管理的( )逐渐汇合形成公共管理新模式.A P—途径 B治理 C B—途径 D善治6、在当代政策分析学科中最有影响的经济途径是()A行为主义学派 B公共选择理论 C新制度学派 D科学管理学派7、孟德斯鸠等人所提出的“三权分立”思想中“三权”是指()A 立法B 行政 C监督 D 司法1、对政府管理运行职能包括的内容提出七职能说(即POSDCORB)的学者是()。

A、法约尔B、孔茨C、奥唐奈D、古利克2、下列物品中不是准公共物品的是()。

A、能源B、通信C、国防D、教育3、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公共部门管理特别是政府管理的形成是以两本教科书为标志的,它们是()。

A、《行政之研究》和《公共行政评论》B、《公共行政学研究导论》和《公共行政原理》C、《政策科学》和《公共政策分析与管理》D、《公共行政学》和《行政科学论文集》4、立法、行政、司法的“三权分立”思想是由()提出的。

A、孟德斯鸠B、洛克C、潘恩D、杰斐逊5、第一本为“公共管理”确立基本学科框架的教科书是()。

A、《美国的公共管理研究》B、《理解和管理公共组织》C、《公共管理战略》D、《公共管理精华读物》1、对于组织高层管理者而言,权力来源的主要方面有()。

A、正式的职位B、所控制的资源C、对决策前提和信息的控制D、居于组织中心位置2、认为人一般生来厌恶工作,只要有可能就想逃避工作的理论是()。

A、X理论 D、Y理论 C、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 D、超Y理论3、自上而下的权利运行的目的包括的六个方面是()。

A、对下层单位的资源进行投入控制B、实行产出控制C、改变任务环境来进行环境控制D、控制上级4、公共组织的构成要素()。

A、组织人员B、组织目标C、职能范围D、技术和信息5、组织的共性有()。

A、某种特定的目标B、一定的结构和行为方式C、其内在的精神意识D、封闭性6、总体上,纯粹官僚模型具有以下特点()。

A、有明确的职权等级制B、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非人格化C、代理人政府D、存在“控制范围”7、组织变革的过程包括以下环节()。

A、对危机的感知B、变革方向的确定C、变革D、监督调整8、我国地方行政组织的层次划分的类型()。

A、一级制B、二级制C、三级制D、四级制9、按照现代组织理论,组织环境可分为()。

A、一般环境B、具体环境C、国际环境D、社会环境1、在制约上,指令和义务限制了自主权和灵活权的组织是()。

A私人组织B公共组织 C第三部门组织 D非政府组织2、________是保证组织角色明晰话的基本手段。

A机构设置 B职位设置 C权贵划分组织设计3、管理理论的基础是________创立的官僚理论。

A L.古力克B L.厄威克C 切斯特·I·巴纳德 D马克斯·韦伯4、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在一定规模的组织内________。

A成反比关系 B成正比关系 C毫无关系 D有时有关系,有时无关系5、美国卫生及卫生服务不与退伍军人管理局发生关系产生的冲突属()。

A目标与顾客的冲突 B目标间的冲突 C功能与领域的冲突 D以上三种都不是6、各种形式的仲裁委员会属()组织。

A B半强制型公共组织 C D7、最早致意夏季绝对服从上级的观点的是()。

A亚伯拉罕·马斯洛 B马克斯·韦伯 C尼古拉斯·亨利 D切斯特·I·巴纳德8、许多城市的政府定期出版时事通讯并对某些重要会议进行电视转播,尽可能树立政府在媒体中的良好形象,这表明________的重要性。

A政治环境 B经济环境 C文化环境 D公共舆论1、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表明美国掀起了政府改革的热潮。

A、重塑运动B、撒切尔主义C、精简政府改革D、行政体制改革的深化2、以下哪种治理不属于网络治理的实践类型()。

A 、全球治理 B、村落治理 C、民族国家的治理 D、社区治理3、1979年,英国保守党政府推行了西欧最激进的政府改革计划,这种改革的特征是()。

A、政府精简机构B、注重商业管理技术C、引入竞争机制D、顾客导向4、从1949年到2002年我国前后经历了()次较大的以机构改革为重点的行政体制改革。

A、5B、6C、7D、85、网络治理的多重困境主要表现为()。

A、可治理问题B、合法性问题C、有效性问题D、责任性问题6、政府管理途径的分析对象是()。

A、政府部门与市场力量的关系B、公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关系C、多中心的公共行政体系D、建构公共服务供给的合作网络7、下面哪种模式代表了一种私人部门管理理念和公共部门管理观念的新融合,强调公共服务的使命,但又采用私人部门“良好的实践”中的质量管理思想。

()A、小型化与分权模式B、效率驱动模式C、追求卓越模式D、公共服务取向模式8、()是引发西方各国政府改革的直接原因。

A、全球化趋势B、传统的官僚体制的失效C、商业管理模式的示范性影响D、经济衰退、财政赤字、福利国家不堪重负9、()因新公共管理的改革的深度、广度、持续时间和成效而被许多国家奉为典范。

A、英国B、美国C、新西兰D、澳大利亚10、公私合伙网络常见的方式有()。

A、财政补助B、特许经营权C、公私合营企业D、志愿服务1、步入阶级社会后,国家和政府成了管理公共事务的主要组织形式,其主要职能有()A 政治统治职能B 社会管理职能C 经济控制职能D 生活事务职能2、詹姆斯.N.罗西瑙的“没有政府的管理”是指()A 全球治理B 国际治理C 社区治理D 世界秩序政府治理3、网络管理者必须具备的能力有()A 应对不确定环境B 处理社会关系C 制定和调整网络管理条例D 培育网络共同价值与信念4、被人们视为新公共管理改革最为迅速、系统、全面和激进的国家有()A 新西兰B 澳大利亚C 英国 D美国5、在公共人事管理改革方面,西方发达国家采取的主要措施有()A 放松管制、增加灵活性B 公共管理者的非职业化C 绩效评估以及灵活的付酬制度D 进行绩效评估和反馈1、下面那一项是促使美国由“分层蛋糕”式的联邦主义朝“分块层蛋糕”式联邦主义转变()A 政府间关系由分权向集权的调整B 政府间关系由集权向分权的强化C 政府间关系由集权向分权的调整D 政府间关系由分权向集权的强化2、最早在文献中使用IGR这一术语的是()。

A 克莱德·F·施耐德B 格雷夫C 拉焦尔D 赖特3、在中国迄今为止研究政府间关系最为系统、最为全面的译本专著是()。

A 《中国政府的府际关系的研究》B 《国内政府间的关系》C 《中国国家能力报告》D 《理解政府间关系》4、网络模式作为政府间关系的新型模式,那么网络关系的最本质的特征是()。

A 行动者的平等B 行动者的独立C 行动者的合作D 行动者的相互依赖5、我国目前的政府体制主要以()为主A 省---县(县级市)---乡三级制B 省---市---县(县级市)---乡四级制C 中央---省(自制区、直辖市)---市---县---乡(镇)五级制D中央---省(自制区、直辖市)---基层政府(县、市、城镇和特别区)6、西方学者将不同时期的政府间关系概括成若干类型的模式:其中着重于中央与地方的依存的模式,如图所示:中央对地方的依存度地方对中央的依存度该模式属于()。

A、罗茨模式B、松村岐夫模式C、罗斯构想D、赖特模式7、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在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上实行全面改革,改革使政府间关系在权力分配上趋向于()。

A、集权主义B、地方分权主义C、均权主义D、财政联邦主义8、我国为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

采取了对若干中心城市实行单列,并在此基础上确立了副省级市。

目前,我国共有副省级市()。

A、15B、16C、17D、189、在中国,政府间关系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课题,其概念的提出始于()年。

A、1990B、1995C、1996D、199810、从整体上看,西方政府中央和地方关系的历史进程大致经历了()阶段。

A、由集权到分权B、由集权到分权,再由分权到集权C、由集权到分权,再由分权到集权,再由集权走向分权D、由分权到集权。

再由集权到分权, 再由分权到集权1.现代市场经济是以()为基础,以政府调节为补充的经济体制。

A.宏观调控B.市场调控C.自由贸易D.计划调控2.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经济危机的特征是()A.低经济增长B.通货膨胀C.财政赤字D.高失业率3.以()和公共选择学派等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反对凯恩斯主义的全面干预论,主张限制或政府干预,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A.现代货币主义学派B.新制度学派C.合理预期学派D.新制度学派4.()等手段,现代市场经济国家的政府对经济生活加以宏观干预。

A.财政政策B.货币政策C.产业政策D.经济计划5.造成政府失败的主要原因是()A所有的政府行为都不能享受自利动机的影响B在不受市场制约时由自利动机驱使的行为必然导致寻租及腐败C不当的干预会瓦解市场D干预妨碍自由6.下列政府政策是对政府过度干预的反应的是()A美国政府1980-1984年的政策B法国1972-1976年的政策C英国1979-1983年的政策 D联邦德国1983-1987年的政策7.我国两种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国家经济只能或政府干预行为模式是()A.市场自发调节B.政府辅助干预C.无干预D.政府主导干预8.公共物品的最显著特征是()A.大家共同占有B.消费的非排他性C.消费的排他性D.国家拥有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政府作用的是()。

A、制订《证券法》B、建立社会失业、医疗保险C、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D、市委为其公务员分配住房2.政府充当(),为时常公平竞争创造和维护必要的制度环境。

A.教练B、裁判 C、队员 D、观众3.市场的缺陷以及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A、宏观经济总量的平衡B、难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C、解决财富和收入的公平分配问题D、防止垄断4.公共选择理论的最高目标是()A、克服政府干预行为的局限B、克服非市场缺陷现象C、分析政府行为的效率并寻找最高效率工作的规则制约体系D、纠正和防范政府失败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强政府”的观点的()A、政府是能够提供合法的政治秩序基础和有效的政治参与基础B、迫使参与政治的人们接受政府社会化以作为其参与政治的代价C、公共利益与政府特殊利益的冲突使得政府既可能促进经济发展,也可能造成经济衰退D、处于向现代化过渡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大量复杂的问题和矛盾,只有靠强大的集权政府才能克服1根据政策对社会和有关人们之间关系的影响,可将公共政策划分为()等类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