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学位申请书
双学位申请书
学工部老师:
您好,我是****学院20xx级****专业学生****(学号****),由于在20xx年6月的运动会中,始终没有参加学院要求的公共活动,学校给予警告处分。
我的行为给学校的同学和自己带来了损失,影响极坏。
在这两年里,痛定思痛,我认真作自我反省、努力学习,同学的帮助和老师的耐心教育使我终于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受益颇多,思想有了提高,学习也有巨大进步。
按学校规定,特此向学校申请取消处分。
20xx年6月的运动会,我对它没有严肃对待。
当时学院已经多次强调每个学生必须出席运动会,但我却对此充耳不闻,始终没有去参加活动。
此事虽然过了很久,但还恍如昨天发生一样。
感觉与自己平时不注意生活细节有一定关系。
平时思想懒散,没有及时纠正,终成大错,现在我深深地后悔我那时的错误表现,也很后悔没有听老师不停的警告。
但世界上没有后悔药,改正不良习惯和纠正错误才是最根本的。
后来,老师找我谈过,进行了思想交流。
我虚心接受老师的批评和建议,同学们也热心帮助我。
不参加学校要求的公共活动,违反了学校纪律,严重影响了班级和学院的集体。
我为自己做的错事感到内疚,至今后悔莫及,唯有改正错误才能弥补以往的过失。
向尊敬的老师和亲爱的同学们说对不起,为自己的错误向你们致以内心的歉意。
人无完人,都有自己做错事的时候,重要是自己犯的错主动承认错误,及时改正,以免再犯相
同的错。
从那以来,一直对自己进行反思,对这个事情认真分析,认真总结经验教训。
现在我有了很大的进步。
学校学院组织的各种活动我都很积极的参加,从不缺席,同时自已还参加各种社团活动以及社会上的公益活动。
以往做事拖拉,现在做事紧凑。
原先睡觉晚、起床晚,现在基本改掉。
同时我努力学习,经过努力的学习,我的英语已过通过了大学英语六级,我也努力地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各科学习成绩良好,也有很多科目学习成绩很优秀。
因此,我衷心希望学工部老师能根据平时的表现,恳请老师准予撤消处分。
经过老师的教育和熏陶,感化着我向品学兼优的方向发展。
此致
敬礼!
附送:
双学双比女能手典型材料
双学双比女能手典型材料
她不仅具有山区农民所特有的那份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崇高品格,更具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时代风貌。
几年的实践和探索积累下来的丰富生产经验和实际能力,让她在发展农业产业化带领群众致富的道路上,闯出了一片新天地,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敢想敢干敢闯闯出一条金光道
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的春风虽然吹暖了黄毗村这一贫瘠的土地,但村民们还是过着“半年种田半年闲,不愁柴米和油盐”的单调
贫乏的务农生活。
该年代末,黄毗村党支部、村委会为探索一条适合
山区的发展之道,通过了在村里推进有机农业的决定,村里建起了100 亩茶园。
前几年,敢闯敢干的林承凤把这100亩茶园全部承包过来。
当时,茶树稀稀散散,参差不齐,园里杂草丛生,无路可行。
一切几
乎都得从零开始,但她敏锐地感觉到这是一块大有作为的致富项目,
生态农业一定大有前途。
凭着高瞻远瞩的见识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她
辛辛苦苦地培育这通向富裕的希望之园。
月复一月、年复一年,经过
连年苦战,昔日的荒岗,如今已是青翠碧绿,她终于从黄土地里刨出
了一个金娃娃。
前年,她进一步扩大规模,到今年为止,将茶园发展
到了二百六十亩,并成立了铜鼓县茶叶有限公司。
通过几年的艰苦努力,黄毗拳头产品“春韵牌”茶叶火爆,并已打进省内外市场,优质
茶叶售价800元—900元斤,最高达1500元斤,今年获利超十万余元。
香菇生产曾是铜鼓县农民增收的一个主导产业,但由于香菇生产导致阔叶树大量砍伐,水土严重流失,破坏了生态平衡,去年,党
委、政府要求严禁生产香菇,作为一名村干部,她积极响应政府号
召,多方寻找香菇替代产业。
去年,她获悉温泉镇一村民嫁到赣州通
过种桑养蚕,成为了当地名声鹤起、广为人知的富婆,于是她不远千里,自费前往赣州实地学习考察。
经过深入调查,铜鼓的地理环境和
气候非常适合桑蚕种养,于是她决定引进种苗,不到几个月,共投资
十
四、五万元,种植100余亩桑树,年产值达50多万元。
肯求肯学肯钻钻出一套真本领
桑园和蚕房建立起来了,管理技术却成了林承凤面对的一大难题。
种桑养蚕,对她来说还是“大姑娘坐轿—头一回”,林承凤虽然在茶树栽培管理上有丰富的经验,可对种桑养蚕却是个门外汉。
而要真正做好这个产业,没有技术是绝对不行,那投入的十
四、五万元,也将有可能功亏一篑。
于是,林承凤一边经营着自己的茶园,一边多渠道多途径地加强学习。
一是认真学习有关种桑养蚕的技术书籍、杂志,白天精心养蚕,仔细观察,晚上钻研种桑养蚕技术,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其次就是“走出去,请进来”。
从赣州考察回来后,林承凤便和几位基地管理人员到修水实地参观,并虚心向当地有名的蚕桑专家以及种养大户请教,此外她还把在外结识的同行专家请到铜鼓进行技术指导。
功夫不负有心人,她很快就掌握了种桑、养蚕一系列关键性技术和管理知识。
有一次,她的蚕虫突然出现异常,拉肚子,她根据所学到的知识初步诊断为白僵病,当即指导养蚕户用防僵药物对蚕房、蚕体、蚕具和地面进行彻底消毒,及时处理病蚕、蚕沙,避免发生二次传染,在蚕房内多撒新鲜石灰粉,由于诊断正确,处理果断,这一病情仅用了3—5天就得到有效控制。
由于她的创业项目多,为保证自己有足够的时间打理农活,她必须每天早上5点钟起床,一直要忙到晚上10点钟才能休息。
她深谙“青春有限,创业无限”之理,具有创业路上巾帼不让须眉的魄力与勇气。
今年,她利用自己熟悉水稻种植技术的优势,租赁近百亩土地创办有机稻种植示范基地,实现纯收入
5万元。
能教能帮能带带出一方富乡亲
林承凤常说,我是一名妇女主任,一位农村基层干部,我应将多年来学到的技术不计报酬传授给乡亲们,我富了就要带领乡亲们一道致富奔小康。
“一人红,孤单单,众人红,映满山”。
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林承凤的蚕桑基地,现在每天投劳上十人,安置了部分村民就业问题,解决了他们生活上的困难。
村民黄胜堂一家先前生活比较贫困,自从到她的基地劳动后,现经济宽松许多。
对于自己长期积累探索出来的管理经验和技术知识,她总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村民。
此外对那些生活特困户,她常常少则几百,多则
三、五千借给他们用于发展生产,在她的示范、引导和帮助下,村民们都增强了搞好有机农业这一产业的信心和决心,为稳步推进有机农业产业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林承凤,这位勤劳淳朴的普通农民,这位最基层的农村妇女干部,凭着她坚韧执着的创业精神和博大无私的情怀,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在“百姓创家业”上迎来了灿烂的春天。
去年,她的红茶、绿茶在婺源县参加评比荣获两项银奖,她的桑蚕基地也前景广阔,2006 年,她加入了市“女企业家协会”,被县妇联授予“巾帼模范”光荣称号,黄毗村妇代会也被县妇联评为“先进妇代会”,今年,她作为全市的巾帼英雄,被选派到北京参加学习。
面对这些荣誉,林承凤没有沾沾自喜,她说:“我虽然取得了一点成绩,但我一定会把它当做今后人生道路上的新起点,在‘和谐创业,富民强镇’ 的今天,我一定会尽己所能,用自己的青春和智慧为黄毗、为温泉的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