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膜分离技术
(1)根据它们物理性质的不同 (2)根据混合物的不同化学性质
(1)根据它们物理性质的不同
主要是质量、体积大小和几何形态差异, 用过筛的办法将其分离。微滤膜分离过程 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将水溶液中孔径大于 50nm的固体杂质去掉的。
图 1—1 各种膜的截留区段
(2)根据混合物的不同化学性质
膜分离技术概论
主要章节和学时: 32学时 第1章 导 论 第2章 膜材料和膜制备 第3章 反渗透 第4章 超滤和纳滤 第5章 微滤 第6章 气体膜分离 第7章 其它膜过程 第8章 膜分离过程强化 第9章 21世纪膜分离技术的发展
第1章 导 论
1.1 分离技术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1.2 分离和分离 1.3 膜分离的基本原理 1.4 膜分离技术的特点 1.5 膜分离技术的发展史 1.6 膜分离的应用及市场 1.7 发展中的膜科学
1.1 分离技术在人类生产和生 活中的重要作用
地球上的物质,绝大多数是与其他物质混 在一起的(称为混合物)。天然存在的单纯物质 少之又少。生产实践证明,将地球上的各种各 样混合物进行分离和提纯是提高生产和改善生 活水平的一种重要途径。 冶炼术的发明 放射性铀的同位素分离成功 水和空气中微量杂质除去的分离技术 深冷分离技术 蒸馏、吸附、萃取等分离技术
表1-1 主要膜分离过程的推动力
推动力
膜过程
压力差 电位差 浓度差 浓度差(分压差) 浓度差加化学反应
反渗透、超滤、微滤、气体分离 电渗析 透析、控制释放 渗透气化 液膜、膜传感器
膜,是指在一种流体相内或是在两种流体相 之间有一层薄的凝聚相,它把流体相分隔为 互不相通的两部分,并能使这两部分之间产 生传质作用。 膜的厚度在0.5mm以下,否则,就不称为膜。 膜的特性: 不管膜多薄, 它必须有两个界面。这两个界 面分别与两侧的流体相接触。 膜传质有选择性,它可以使流体相中的一种 或几种物质透过,而不允许其它物质透过。
的物理或化学性质有所差异。我们就是利用这 些差异将其分开的。性质完全相同的物质称为 元素和化合物,元素和化合物是不能被分离的。 性质愈相近,分离就愈困难,反之亦然。
例如水与油比较容易分开,水与酒精就 不易分开。这是因为水与酒精都具有较 强的极性(分子上都具有羟基),而油的分 子上只有无极性的C-C键和C-H键。
又如氮与氢较易分离,而氮与氧则较难分开, 这是因为氮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氢的相对 分子质量为2,二者相差悬殊,而氧的相对 分子质量为32,与氮很接近的缘故。
分离技术的发展与人类的生产实践密切 相关。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
步,分离的方法也从简到繁、技术从低级到 高级、工艺从一种方法到多种联用……,不 断地改进、创新,提高质量,降低成本,以
主要是溶解和扩散
物质通过分离膜的溶解速度完全取决于被分离 物与膜材料之间化学性质的差异,扩散速度除 化学性质外还与物质的分子量有关。混合物质 透过的总速度相差愈大,则分离效率愈高,反 之,若总速度相等,则无分离效率可言。
物质通过分离膜的速度取决于以下两个步骤的 速度,首先是从膜表面接触的混合物中进入膜 内的速度(称溶解速度),其次是进入膜内后从 膜的表面扩散到膜的另一表面的速度。二者之 和为总速度。总速度愈大,透过膜所需的时间 愈短;总速度愈小,透过时间愈久。
膜的定义
自然界中存在着这样的物质体系,即在一 种流体相(fluid phase)内或两种流体相之间, 有一薄层凝聚相(condensed phase)物质把流 体相分隔成两部分。这一薄层物质就是所谓的 “薄膜”[或简称膜(membrane)]。
膜可以是固态的或液态的。被膜分隔开的 流体相物质可以是液态的或气态的。膜本身可 以是均匀的一相,也可以是由两相以上的凝聚 态物质所构成的复合体。
如果所有物质不按比例均可通过, 那就失去了分离的意义了。膜截留分 子的方式有多种,例如,
按分子孔径大小截留, 按不同渗透系数截留, 按电荷截留,
按不同的溶解度截留,等等。
物质透过分离膜的能力可以分为两类:
一种借助外界能量,物质发生由低位向高位 的流动;
另一种是以化学位差为推动力,物质发生由 高位向低位的流动。
膜必定有两个界面,并由这两个界面分别 与被其分隔于两侧的流体相物质相接触。
膜的定义
膜不是普通的塑料膜或皂泡膜,而是那 些具有一定特殊性能(例如,半透、电学、 光学、识别及反应等特性)的膜。对分离膜 来说,可将它看作是两相之间的一个半渗透 的隔层,该隔层按一定的方式截留分子。因 此,两相间的膜必须起到隔层的作用,以阻 止两相的直接接触。该隔层可以是固体、液 体,甚至是气体的,半渗透性质主要是为了 保证分离效果。
反渗透膜装置
膜器 膜分离装置
管式膜
平板膜、卷式膜支撑材料
管式膜过滤设备
小型实验室平板超滤膜装置
1.3 膜分离的基本原理
分离膜具有选择透过特性,所以它可以使混 合物质有的通过、有的留下。但是,不同的 膜分离过程,它们使物质留下、通过的原理 有的类似,有的完全不一样。
总的说来,分离膜之所以能使混在一起的物 质分开,不外乎两种手段。
满足人类对生活改善日新月异的需求。例如:
从简单的蒸馏发展到减压蒸馏、多级闪蒸、
压汽蒸馏;从简单的吸附发展到变压吸附、
气相色谱、高压液相色谱;从筛网发展到精 密过滤、膜分离等。
膜分离
膜分离是在20世纪初出现,20世纪60年代 后迅速崛起的一门分离新技术。顾名思义,膜 分离是利用一张特殊制造的、具有选择透过性 能的薄膜,在外力推动下对混合物进行分离、 提纯、浓缩的一种分离新方法。这种薄膜必须 具有使有的物质可以通过、有的物质不能通过 的特性。膜可以是固相、液相或气相。目前使 用的分离膜绝大多数是固相膜。
当代工业的三大支柱是材料、能源 和信息。这三大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新 的分离技术。人类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 高也有赖于新的分离技术。在21世纪,
分离技术必将日新月异,再创辉煌。
1.2 分离和膜分离
将自然界的混合物分开可以采取各种方法。 例如:
蒸馏 吸附方法 变压吸附方法 混合物之所以能被分离,是由于它们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