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5年国库集中支付情况分析

2015年国库集中支付情况分析

2015年国库集中支付情况分析2015年,市国库支付中心在财政局党组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践行“三严三实”要求,紧紧围绕财政中心工作,以新修订的《淮北市本级国库集中支付业务处理暂行办法》为契机,以强化业务受理为抓手,集中支付管理更规范、流程更简化、支付更高效、服务更优质,充分发挥了关口管控和窗口服务作用,为打造精致淮北提供了安全高效的资金支付保障。

一、国库集中支付基本情况2015年,淮北市市级国库集中支付资金总额441000万元,比上年度增加121285万元,增长37.9%。

全年共受理预算单位支付申请148751笔,比上年度增加34658笔,增长30.4%。

其中,集中支付公共预算支出409185万元,占市本级公共预算支出的75.3%。

截止2015年底,纳入市直工资统发的人员为1.1万余人,全年累计统发工资63530万元,比上年度增加15577万元,增长32.5%。

其中,代扣统发人员个人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失业保险金、个人所得税、养老金共计16073万元,比上年度增加7620万元,增长90%。

从资金支付方式看:全年财政直接支付资金375256万元,比上年度增加100394万元,增长36.5%,占集中支付资金的85.1%。

其中:政府采购支出比上年度增加8627万元,增长93.5%。

财政授权支付资金65744万元,比上年度增加20891万元,增长46.6%。

从支付资金性质看:全年纳入国库管理的资金支出426457万元,比上年度增加156710万元,增长58.1%;纳入专户管理的资金支出14543万元,比上年度减少35425万元,下降70.9%。

具体如下表:2015年集中支付资金构成表(按资金性质分类)单位:万元从资金支付结算方式看:全年集中支付各类资金中,现金结算1710万元,比上年度减少1418万元,下降45.3%;转账结算433894万元,比上年度增加121052万元,增长38.7%;公务卡结算5396万元,比上年度增加1651万元,增长44.1%。

同时,提现占总支出比例为0.4%,比上年度下降0.6个百分点。

从集中支付支出进度看:2015年7月支出金额最大,达14亿元以上,6月、12月单月支出均超过5亿元,这三个月支出占全年总支出约58%,其余各月的支出均在1-3亿元区间。

从下面的2015年集中支付月度支出比较图可以看出,由于直接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较大,直接支付与总支出趋势相符,授权支付月度支出比较均衡。

2015年集中支付月度支出比较图从资金支付方向看:全年集中支付各项资金中,一般公共服务、公共安全、教育、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城乡社区和交通运输等支出增长额较大,公共安全、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城乡社区、交通运输、住房保障和一般公共服务支出等占比较高,公共安全、社会保障和就业、农林水、住房保障等支出占比比上年度有较大提高。

具体情况如下:2015年集中支付资金构成表(按功能科目分类) (表一)单位:万元2015年集中支付资金构成(按功能科目分类) (表二)单位:万元二、2015年国库集中支付情况分析(一)集中支付总额大幅增长。

2015年集中支付总额比上年度增长37.9%,集中支付公共预算支出占市本级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比上年度提高20.9个百分点。

这些可喜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支付渠道的改变,依据《预算法》的有关规定,2015年转往淮北市建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金、新增地方政府一般债券用于在建、续建项目资金、符加线扩能工程符离集至新河段征地拆迁补偿资金等支出,转往淮北市交通投资有限公司的车辆购置税交通专项资金、国省干线公路建设资金等支出,不再通过国库直拨,而是通过财政一体化管理信息系统支付,全年涉及金额近16亿元,比上年增加约12亿元,从而使国库集中支付总量大幅增长。

此外,工资支出因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而增长显著,也导致了集中支付总量的增长。

(二)纳入专户管理资金支出大幅减少。

2015年纳入专户管理资金支出14543万元,比上年度减少35425万元,下降70.9%。

主要原因:一是取消了“代收代办”资金管理方式。

2015年,财政部门不断加强对财政存量资金和结转结余资金的管理,将原有代收代办结余资金都纳入公共财政预算管理,新发生的代收代办资金,将资金的支出渠道改为“指标调剂”方式,这项创新性举措,既避免了虚增收入和支出情况的发生,又遏制了新增存量资金的形成。

二是财政专户资金支出大幅减少。

结合《预算法》及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要求,市财政局进一步规范财政专户资金管理,除盘活专户存量资金上缴国库外,更严格控制财政资金转入财政专户,除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务院、财政部的规定纳入财政专户管理的资金外,预算安排的资金原则上均通过国库集中支付支出,真正实现了财政资金的库款直达。

三是纳入专户管理的非税安排支出大幅减少。

2015年起,根据有关政策精神,市财政局将原纳入专户管理的教育部门非税安排支出全部纳入国库管理,涉及资金约1.8亿元。

(三)财政直接支付比重保持较高水平。

2015年财政直接支付比重为85.1%,保持在较高水平。

主要是财政部门落实《淮北市市本级公共财政预算管理办法》中“项目资金原则上均要通过直接支付方式办理”、“授权支付的比重原则上控制在30%以内”等明确要求,与预算单位密切配合、共同努力的结果。

虽然财政直接支付比重保持在较高水平,但比上年度下降了0.9个百分点,主要原因:一是为了配合单位社保费的缴纳要求。

2015年起,社保管理部门要求社会保障缴费必须以单位为主体申报,作为配合部门,经过多方会商和技术改造,市财政局改变了工资统发代扣代缴业务流程,将数据通过系统自动分配到单位的授权支付额度,方便单位申报缴纳,同时单位补贴部分的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公务员医疗补助、基本医疗保险等社保费也从财政授权支付额度申报,相应减少了财政直接支付资金额。

二是为了充分满足单位公务卡支出的用款需要。

由于公务卡结算业务所用的是财政授权支付额度,随着公务卡结算金额的增加,也相应减少了财政直接支付资金额。

(四)政府采购支出大幅增长。

2015年政府采购支出比上年度增加8627万元,增长93.5%。

主要原因:一是软硬件更加完备。

随着机构改革的完成,政府采购监督管理办公室人员到位,政府采购业务实行了“采购电子化”程序管理,通过政府采购内外网的联网,实现了政府采购支出的全程监控,使政府采购管理更加有效。

二是市财政局更加重视政府采购管理。

随着《中国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淮北市财政局关于印发淮北市市级2015—2016年度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及采购限额标准的通知》等政策的出台,市财政局更加重视政府采购管理,财政局各科室之间、财政局与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等部门团结协作,在预算编制、政府采购、资金支付等各环节,积极宣传、从严把关,使政府采购支出提前计划、应采尽采、流程规范。

(五)提现与公务卡支付额此消彼长。

2015年,提现和公务卡业务占比合计下降了0.6个百分点,其中,提现支付总额下降45.3%,公务卡支付总额增长44.1%。

主要原因:一是加强了现金管理。

随着《淮北市本级国库集中支付业务处理暂行办法》的修订,市财政改变了现金管理方式,对单位提现总额由以往按财政授权支付额度的10%改为按公务费综合定额项目年初预算数的一定比例控制全年日常提现总量,实现了提现业务在市直单位间的均衡控制。

另外,针对单位为开展有关活动发生的非日常现金支出,如监考费、评审费、慰问费、救济费、助学金等,设置了特殊提现项目签批程序。

一年来,提现管理成效明显,全年日常提现额只使用了设定额度的57.1%,特殊提现实际提取额也控制在年初设定额度范围以内。

二是继续使用现金上卡功能。

针对目前消费环境下出差期间发生的车票、出差补助、过路过桥费等继续使用现金上卡支付功能,全年现金上卡额为1689万元,既减少了单位差旅活动期间用现量,又避免了以差旅费名义大量提现而规避刷卡消费。

三是多环节促进公务卡消费。

2015年,市国库支付中心积极宣传公务卡强制结算目录,努力提升公务人员的刷卡意识;严控向个人账户转账业务,凡现金报销业务原则上不得转入个人账户,倒逼公务人员刷卡消费;主动对接代理银行,解决公务卡支付业务流程中的细节问题,优化刷卡用卡环境,等等。

这些举措,进一步促进了公务卡的刷卡消费。

(六)集中支付资金结构更加优化。

从资金支付方式看:工资支出比上年度大幅增长,其中,全年统发工资比上年度增长32.5%。

政府采购支出比上年度大幅增长93.5%。

从资金支付方向看:公共安全、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城乡社区、交通运输、住房保障和一般公共服务等八大类占比较高的支出共计约40亿元,占集中支付总额的90.7%。

其中,涉及民生领域的主要是:教育支出8.2亿元,占集中支付总额的18.6%,主要用于教育基建、教育发展和教育系统正常运转等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亿元,占集中支付总额的6.9%,主要用于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金、公益性岗位补助等支出;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1.9亿元,占集中支付总额的4.4%,主要用于基本医疗保险及补助、公立医院补助、老干部医疗费、疫苗试剂检测成本等支出;城乡社区支出8.7亿元,占集中支付总额的19.7%,主要用于符加线扩能工程符离集至新河段征地拆迁补偿资金、污水处理厂运转经费、路灯泵站运行费及文明创建经费等支出;交通运输支出8.8亿元,占集中支付总额的20.1%,主要是新增地方政府一般债券用于在建、续建项目、车辆购置税用于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成品油价格改革补贴、国省干线公路建设等支出;住房保障支出1.8亿元,占集中支付总额的4.1%,主要用于城市棚户区改造、公租房项目等支出。

工资支出、政府采购支出大幅增长,重点项目保障有力、民生支出保持高位,这些都体现了我市财政部门不断加强资金管理、强化资金调度,奋力保基本、保运转、保民生、保重点,突出优化支出结构的思路,有力地支持了我市经济平稳发展,促进了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七)资金支付流程更加优化。

2015年,资金支付流程更加优化,主要包括:一是优化了工资统发流程。

将代扣数据的维护权限放在单位,减少了单位来往财政报送数据的奔波。

通过改造财政一体化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将维护后的代扣数据自动分配为单位的授权支付额度,减少了单位申请计划、下达额度的环节,为代扣数据的申报缴纳节省了时间。

二是优化了政府采购支出流程。

资金支付以审批的采购计划为准,取消了支付中心对政府采购业务纸质单据的审核环节,避免了重复审核。

实行了“政府采购电子化”管理,实现了政府采购业务的全程监督。

三是优化了提现支出流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