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库集中支付背景下预算执行审计分析

国库集中支付背景下预算执行审计分析

国库集中支付背景下预算执行审计分析摘要:市场经济国家大多采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因此,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国库集中支付环境的逐步确立,进行国家的预算执行审计改革势在必行。

本文主要对国库集中支付背景下的预算执行审计特点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必须加快审计手段、审计方式与审计对象的转变,从而保证对零余额账户与非税收入的审查力度。

关键词:国库集中支付;预算执行审计;对象;手段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于2001年三月颁布实施《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方案》,明确规定采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代替原有的分散支付制度,各单位与各部门的银行收支账户被取消,停止财政部门定期对各单位与各部门拨款的作法,国库的管理部门在进行资金支付的过程中,对单位与部门的支出情况实行直接监督。

因此,在这种背景下,预算执行审计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

一、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方式与效果
1.支付方式的划分
根据不同的主体单位,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主要有以下两种支付方式:
首先为直接支付方式,主要为国家财政部门批准相关支付令,通过中国人民银行与各级代理银行将国库资金直接支付到用款单
位(即需要申请或使用财政资金的单位)账户与收款人(即服务、工程与商品的供应商和国家统一支付工资的个人)的账户。

此类支付方式的支出,主要包括对用款单位及其下级单位的资金转移,例如企业补贴支出、下级单位财政的一般性资金转移等。

其次为授权支付方式,主要是预算单位得到相关支付令,通过国库账户将资金支付资金。

此类支付方式的支出,主要包括零星支出或购买支出等。

2.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效果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避免了国家财政资金的多户头存放、多环节拨款与多头管理现象。

从而使国家财政资金运行成本得到有效降低,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得到提高,财政预算执行得到强化,并推动了部门预算环节的改革,最终有利于保障收支过程的透明与资金财产的有序运行。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实行,虽然各单位、各部门的支出权限在根本上没有改变,但其实施作用在于预算过程中监督管理机制的建立。

国家审计署定期对各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计,其实质在于监督与制约政府部门的行使权力。

同时,由于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审计部门特别是预算执行审计部门必须作出相应的改变。

二、转变预算执行审计手段
高度系统化、信息化的财政业务处理能力与国库管理能力是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建立的基础,财政改革通常以国库集中支付系统作
为技术平台,具有十分强大的功能,并在实践过程中得到不断的完善与发展。

现阶段各预算部门与财政部门基本上实现了网上办公,纸质单据被逐步取消,资金也直接在网上进行拨付,减少财会人员来回奔走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该系统还可以实现多方的对账功能,主要包括明细账和总分类账、预算单位和财政部门、预算单位和代理银行、劳务者、商品和预算单位等。

三、转变预算执行审计重点与审计方式
在国库集中支付背景下,部门的财政资金纳入到国库账户进行统一核算管理,撤销并合并部门各自开立的账户,因此财政预算资金在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部门中不再真正拥有,传统的预算执行审计重点发生了变化,对本级部门财务账户的审计工作量大幅度下降,并且过去在预算审计过程中经常出现的资金挪用与资金滞留现象也明显减少。

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各级部门可以将资金通过国家账户支付到具体使用单位以后再进行资金的挪用与转移,因此,预算执行审计的重点也必须产生变化,从原有的拨付资金单位转移到使用资金单位。

因此,在预算执行审计的过程中,如何保证其真实性与完整性,并最大程度的完成审计覆盖成为关键所在,笔者建议采取以下两种方式:
首先为加大延伸的审计力度与审计量。

根据调查现实,在当前国库集中支付的背景下,采取支票或现金为最终支付方式的占到
90%以上,资金转移到具体使用单位以后,是否出现违法违规使用,延伸审计力度与审计量是有效的方法。

其次,进行“上下联合”的审计。

由于人力资源与时间地域的限制,延伸审计量的作法必然有难以覆盖的地方,因此,必须配合“上下联合”的审计方式,协调上级资金分配与单位资金使用的审计方式,从而形成上下贯通的审计方式。

四、加大零余额账户的审查力度
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实施以后,部分单位仍然坚持将零余额账户的资金转移到单位的基本户里。

这种作法一方面违反了零余额账户的相关规定,另一方面,如果出现预算资金的结余情况,其数值只会在基本户中有所反映,零余额账户的资金数值仍然为零,从而产生了虚列支出的决算情况。

此外,还有单位将资金拨付于其他单位的账户再转移到本单位账户,通过这种方式来避免受到零余额账户的审查,不仅容易造成资金的转移与挪用,还会引起违法犯罪问题,值得审计部门加以关注。

五、加大非税收入的审查力度
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实施以后,仍有非税收入通过层层拨款的方式进行管理,这种现象在行政事业性收费上尤为严重。

因此,预算执行审计必须将非税收入的执行情况作为重点审计对象,在具体的审计过程中,可以查阅非税收入的收取标准与收缴依据。

此外,还应该对与非税收入有关的款项缴拨情况和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严
格的规定,审计部门通过检查核对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报表、会计账簿与收费票据来确定是否存在遗漏情况。

同时,对于需要采取信息化管理的收费项目,可以通过计算机审核的方式,确保非税收入上交与支出的完整性、及时性。

总结:
本文主要阐述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有直接支付与授权支付两种支付方式,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可以改善原有的弊端,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并分析了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背景下,预算执行审计必须根据环境的变化,转变审计手段、审计重点与审计方式,同时加大对零余额账户与非税收入的检查力度,保证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

(作者单位:濮阳市清丰县审计局)
参考文献:
[1] 王宁.浅析国库集中支付对军工企业项目经费管理的影响[j].航天工业管理.2011(10)
[2] 杨梅.国库集中支付下分账核算的利弊及措施分析[j].中
国管理信息化.2010(1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