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1堂型童迨编者按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是努力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领导能力。
在此背景下,中共中国科学院党组、中国科学院人事教育局和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联合成立了“科技领导力研究”课题组,目的是系统总结领导学特别是领导力的最新研究成果,结合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实践,探讨和提出一种科学而实用的领导力模型和理论,用以指导中国科学院各级领导者的培训和领导实践。
本刊从本期起,将陆续刊登该课题的部分研究成果,期望能够给各行各业的领导者提供新的视角和启迪。
领导力五力模型研究●中国科学院“科技领导力研究”课题组领导活动是令无数人类个体着迷的现象,古今中外都涌现了大批杰出的领导者。
对此,领导学研究者从特质、模式、情境、权变、路径一目标、领导一下属交互、变革、团队和心理动力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探讨,试图寻找一种培养领导力的有效捷径。
但由于大多数领导力理论都是从特定的角度切入,首先寻找领导维度,然后把领导者划分为若干类型,再对不同类型的领导者分别进行研究,所以缺乏对领导和领导力的全面把握,致使领导者从这些理论中获得的多是不完备的领导学知识。
针对已有领导力理论的这些局限性,本着培养全面发展型领导的明确目标,中国科学院“科技领导力研究”课题组(以下简称“本课题组”)期望在综合现有领导力理论的基础上,从领导力要素解析和知识重组人手,发展新型的有利于快速培养全面发展型领导者的实用领导力理论,以丰富和完善领导学理论。
1.领导与领导力领导和领导力在英文中的对应词都是“leadership”,它们的区别很微妙,中文译者在翻译时习惯根据国外领导学学者对“leadership”的不同理解而决定译文用“领导”还是“领导力”。
1.1领导的定义与特征“领导”是领导学研究的逻辑起点,几乎所有领导和领导学的研究者都试图给出自己的“领导”定义。
1991年,美国学者Fleishman等人在一篇论文中指出,在1991年之前的50年中,大约形成了65种不同的体系,这些体系都试图对“领导”这一概念进行解释。
事实上,在各种领导学论著中出现的“领导”定义远不止65种,所有这些“领导”定义都从一个侧面或角度分析了领导现象,界定了领导的内涵和外延。
综合国内外学者的“领导”定义,领导具有如下共性特征:(1)领导是领导者对被领导者施加影响的过程。
所有的领导活动都要涉及领导者和被领导者两类个体或群体,其中,领导者通常主动地去影响被领导者的动机、态度和行为,被领导者通常是被动地接受领导者施加的影响,但有时也会采取主动,迫使领导者改变其行为和策略。
(2)领导者必须掌控足够的资源和能力才能对被领导者施加影响。
作为主动施加影响的个体或群体,领导者必须具备创造力、前瞻力、沟通力、决断力、协调力、权力等各种领导能力并能够控制和支配足够的资源。
领导者的领导力通常决定着他们的领导效果。
(3)被领导者只有在认为领导者施加的影响是必需的、合法的、合理的或有利的情况下才会接受这种影响。
被领导者拥有接受或拒绝领导者影响的权利,这种权利也直接决定着领导者的命运及其领导成效。
(4)领导是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常常是领导者确定目标或主导目标的设立,被领导者根据领导者的意图和要求实现目标。
组织目标规定了领导过程的方向。
(5)领导过程、领导活动或领导行为都是在一定情境中展开或进行的。
笼统地讲,情境是指领导过程的内外部环境,有学者把领导情境进一步细分为任务情境、组织情境和环境情境。
综上所述,“领导”可以定义为:领导者在特定的情境中吸引和影响被领导者与利益相关者并持续实现群体或组织目标的过程。
1.2领导力的定义与特征领导与领导力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定义的“属性”不同。
领导学学者一般把领导定义为“一种过程”,而把领导力定义为“一种能力或能力体系”。
其二,定义的“种差”所规定的内涵不同。
领导关注的焦点是在实现群体或组织目标的特定情境中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互动过程,而领导力关注的焦点是领导者吸引和影响被领导者从而实现群体或组织目标的能力。
就此而言,领导力是领导的一个子系统,是从领导者角度诠释领导学的理论体系。
与领导定义比较,专门的领导力定义较少。
美国学者Bennis认为,领导力是把愿景转化为现实的能力;美国学者Chapman和O’neil认为,所谓领导力,就是我们影响别人的能力,尤其是要激励别人实现那些极具挑战性的目标;美国学者Kouzes和Posner的《领导力》一书(第3版)所讨论的主要是领导力而非领导,他们认为,领导力是领导者如何激励他人自愿地在组织中作出卓越成就的能力;美国学者Maxwell认为,领导力就是影响力;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吴维库认为,领导力是关于如何成功领导的学问;我国著名软件企业东软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刘积仁在接受《世界经理人文摘》记者采访时谈到,领导力不是指某个人单独的能力,而是为了公司使命、发展战略和整体目标往前迈步的一种团队能力。
综合上述概念,可以归纳出领导力的几个特征:(1)领导力与领导密切相关,领导力是领导过程中形成、发展并服务于领导过程的能力的总称;(2)领导力不同于领导,领导是指一个过程或一种行为,而领导力是指实现这个过程或胜任这种行为的能力;(3)领导力不仅仅是指领导者的能力,领导力逻辑上也包含被领导者的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讲,领导力是领导者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与被领导者的选择力和反作用力互动形成的合力;(4)领导力是最重要的组织资源和核心竞争力之一,领导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组织目标能否实现以及组织目标实现的程度。
透析领导力的定义和特征,可以认为,领导力是领导的派生概念,领导力的内涵是由领导的内涵决定的。
为此,本课题组直接从前述领导定义导出了领导力定义:领导力是领导者在特定的情境中吸引和影响被领导者与利益相关者并持续实现群体或组织目标的能力。
领导力与领导的主要区别在于:领导涉及领导过程、领导行为、领导能力等各个层面的活动和知识,领导力则聚焦在领导能力层面,主要研究领导者的能力和能力结构。
1.3领导力概念链领导力概念与领导过程、领导行为、领导能力、领导知识和领导情境等密切相关,它们共同构成了领导力概念链,并诠释了领导力诸要素的关系:处于核心层(第一圈层)的是领导过程,领导过程是由具体的领导行为构成的,领导过程通常也代表着领导实践;第二圈层的领导行为、领导能力和领导知识都是领导过程的直接或间接产物,其中,领导能力是关键,领导能力决定着领导行为的质量与效果,领导行为是领导知识的主要来源之一,领导知识又是领导能力的元素和基础;第三圈层的领导情境是指确保领导过程正常运行的环境因素的总和,是领导行为、领导能力和领导知识等要素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见图1)。
在领导力概念链的逻辑关系中,作为领导能力总称的领导力起着承上启下的核心作用,领导者一方面需要整合各种领导知识并通过领导实践使这些知识升华为领导力,另一方面还需要通过领导行为应用这些能力从而影响群体或组织的目标及其实现过程。
领导力的特殊重要性预示着领导学研究将由领导行为研究范式转向领导力研究范式。
图1领导力概念链2.领导力的构成要素研究综述领导力是决定领导者领导行为的内在力量,是实现群体或组织目标、确保领导过程顺畅运行的动力。
从领导力的角度分析,早期特质理论的核心是领导力问题而非领导问题。
美国领导学学者Stogdill曾于1948年和1974年两次对领导特质理论进行调查研究。
他在1974年得出的结论表明,领导者必须具备十个方面的能力或素质。
即成就、韧性、洞察力、主动性、自信心、责任感、协调能力、宽容、影响力和社交能力。
学者Northouse则在总结多种特质领导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归纳了领导力的主要特性:才智、自信、决策力、正直和社交能力。
特质领导理论经过20世纪中期的进化,到20世纪70年代发展为魅力型领导理论。
魅力型领导理论的代表入物Horse认为,魅力型领导力主要包括支配欲、强烈的影响欲、自信心和强烈的道德价值观等。
除特质领导理论外,其他领导和领导力理论也都或多或少地涉及领导力的构成。
英国领导学学者Adair认为领导者在履行职责时需要展现以下品质或特性:群体影响力、指挥行动、冷静、判断力、专注和责任心。
美国学者Rosen认为领导者必须具备八项要素,即前瞻性、信任、参与意识、求知精神、多样性、创造性、笃实精神和集体意识。
美国领导学学者Cashman从领导能力开发的角度讨论了领导力。
他认为,领导是由内向外的,领导不是一个人所做的事情,它源自个体内部的某个地方。
一个人可以通过七种路径实现由内至外的领导,这七种路径分别是目标控制、变化控制、人际控制、本质控制、平衡控制、行动控制和个人控制。
事实上,Cashman提出的七条路径也就是领导者必须具备的七种能力。
Hughes,Ginnett和Cuephy在《领导学》中进一步区分了基本领导技能和高级领导技能。
基本领导技能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从经验中学习,沟通,倾听,果断,提供建设性反馈,对有效的压力管理的指导;构建技术方面的任职能力,与上级构建良好的关系,与同事构建良好的关系,设置目标,惩罚,召开会议。
高级领导技能主要包括如下内容:授权,调解冲突,谈判,解决问题,提高创造力,诊断个人、群体及组织层面的绩效问题,工作团队的塑造,排除团队塑造障碍,高层团队的塑造,(领导力)开发计划,可信度,辅导。
Chapman和0’neil在《发现,然后培育你的领导力》中提出了一个经典的领导力形成模式,该模式包括六个要素,即充满理想色彩的使命感、果断而正确的决策、共享报酬、高效沟通、足够影响他人的能力和积极的态度。
需要注意,领导力深深扎根于其赖以生存的土壤——被赋予力量的被领导者,领导者的力量来源于被领导者而不是他们的上级。
他们还给出了领导力公式,领导力是前五个要素的和与第六个要素的乘积(见图2)。
/充满理想色彩的使命感、I果断而正确的决策J领导力=∑.<共享报酬>×积极的态度《蹇蓍鎏磊他人的能力J、足够影响他人的能力7图2Chapman和O’neil的领导力形成模型事实上,每一个领导学学者都会在他们的论著中以某种形式或多或少地涉及领导者的能力或领导力问题,这是由领导力在领导学中的核心地位决定的。
譬如,Howell和Costley在《有效领导力》中论述的五种领导行为就是五种领导能力,即支持能力、指导能力、参与能力、奖惩能力和领导魅力。
对照上述领导力研究文献,可以发现,虽然绝大多数领导学学者都认同领导力,并认为领导力是由各种领导能力或领导知识构成的,但他们对领导力构成要素的认识存在很大分歧。
究其原因,一是因为不同领导学学者选择不同的侧面(主要是从领导行为出发)来研究领导和领导力,二是因为他们采用简单的经验归纳方法,致使领导力研究结论或成果不够全面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