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传统医学中医基础理论

传统医学中医基础理论

传统医学中医基础理论1、被称为“孤脏”的是()A三焦 B肺 C心 D脾2、被称为“先天之本”的是()A肺 B肾 C肝 D心3、称为“娇脏”的是()A肺 B脾 C肝 D心4、“血汗同源”说明哪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A气与津液 B气与血 C血与精 D血与津液5、心肝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A血液的运行与贮藏B气的生成C精的藏泻D气机的调节6、具有“明显季节性”的邪气是() A寒 B风 C湿 D 暑7、被称作“气之本”的是()A心 B肾 C肺 D肝8、房劳过度,易损伤的脏腑是()A心 B脾 C肝 D肾9、被称为“阴脉之海”的是()A任脉 B督脉阳脉之海 C冲脉 D带脉10、六淫中最容易导致疼痛的邪气是()A寒邪 B湿邪 C风邪 D燥邪11、具有“通调水道”功能是()A肺 B肾 C三焦 D心12、下列因素中,易于蒙蔽心神的是()A瘀血 B痰饮 C结石 D血瘀13、下列属于正治法的是指()A通因通用 B寒因寒用 C寒者热之 D塞因塞用14、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是()A黄帝内经 B本草纲目 C神农本草经 D难经15、下列脏腑中与二便的排泄均有密切相关的是() A膀胱 B大肠 C肺 D肾16、具有化湿而恶湿特点的脏腑是()A心 B脾 C肺 D肾17、金元四大家中“滋阴派”的代表人物是()A刘完素 B张子和 C李杲 D朱震亨18、寒实证治疗应该()A热者寒之 B寒者热之 C寒因寒用 D热因热用19、脾虚可制下列哪一项血行异常的是()A出血 B血瘀 C血行加速 D血行迟缓20、人体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是()A元气 B宗气 C营气 D卫气21、脾开窍于()A目 B舌 C唇 D口, 其华在唇22、对血运和呼吸运动均有推动作用的是()A心气 B宗气 C脾气 D卫气23、易伤肺的邪气是()A暑 B热 C湿 D燥24、手的三阴三阳经交接于()A足 B手 C腹 D胸25、“用寒远寒,用热远热”属于()A因人制宜 B因地制宜 C因时制宜 D因体质制宜26、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是()A难经 B伤寒杂病论 C神农本草经 D黄帝内经27、按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与肾经相表里的经脉是() A膀胱经 B胆经 C心经 D三焦经28、发病的内部因素是()A感受邪气 B正气不足 C邪正相搏 D体质因素29、最早提出“六经辨证”的医学家是()A张机 B刘完素 C叶天士 D朱震亨30、“金元四大家”中“补土派”的代表人物是()A 刘完素B 张从正 C朱震亨 D 李杲31、被称为“华盖”的是()A心 B肝 C肺 D肾32、五行学说“土”的特性是()A 炎上B 稼穑C 润下 D曲直33、下列属于六腑又属于奇恒之腑的是()A 三焦B 脉C 胆D 女子抱34、被称为“刚脏”的是() A 肾 B 肝 C 肺 D心35、“君主之官”是指() A 心 B 肺 C 脾 D 肾36、明清时期温病学说中创建“卫气营血”辩证的体系是()A叶天士 B吴又可 C 吴瑭 D薛雪37、人体之气的运动称作()A 气机B 气化C 升降出入D 气机调畅38、下列不属于“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A 为阴邪B 重浊C 趋下D 易伤津液39、具有“宣发肃降”的功能是()A 肺B 肝C 脾D 肾40、人体生长发育迟缓,责之于气的哪项功能减弱()A 固摄B 温煦C 推动D 防御 E气化41、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是()A《神农本草经》B《神农本草经集注》C《本草拾遗》D 《新修本草》 42、下列哪部著作的成书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A《伤寒杂病论》 B《黄帝内经》 C《千金要方》 D《中藏经》 E 《诸病源候论》43、中医学中成功的运用辩证论治的第一部专著书()A《素问》B 《伤寒》C 《小儿药证直决》D 《黄帝内经》E 《难经》 44、与维持正常的血液运行有关的脏器是()A肝脏与心脏 B肝脏与肾脏 C脾脏与肺脏 D心脏与肺脏 E心脏、肝脏和脾脏45、下列属于“水谷气血之海”的是() A脾 B 大肠 C 小肠 D 胃 E 三焦46、未病先防应注意哪些原则()A精神愉快 B饮食有节 C起居有常 D法于阴阳 E以上都是47、属于阴中之阴的时间是()A上午 B 下午 C 前半夜D后半夜 E黑夜48、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其生理病理以何为中心?()A五脏 B 精 C 经络 D 气海 E六腑49、“先安未受邪之地”是指()A急则护标 B缓则护本 C 未病先防 D既病防变E辨证施治50、下列何项不属于中医饮食养生所提倡的()A药膳保健 B注意饮食卫生 C提倡饮食有节 D克服饮食偏嗜 E 强调高营养饮食51、下列属于母子关系的是()A水与火 B木与土 C 火与金 D 金与木 E水与木52、“大实有赢状”的病机属()A虚中夹实 B真虚假实 C真实假虚 D虚实夹杂 E实中夹虚53、“证”的概念是()A疾病的名称B疾病过程中出现的症状C疾病过程中出现的体征D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病理的概括 E以上都不对54、《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为四时调摄的基本原则,其中春季养生应()A自曝于日 B夜卧早起 C春阳护阴 D早睡早起 E晚睡晚起55、气能生血的含义是()A 生血的动力B 生血的原料 C生血的动力和原料 D气能生津 E气能补血中药学1、属于十九畏的配伍药对是()A川乌与草乌 B巴豆与牵牛子 C三棱与莪术 D甘草与甘遂2、辛味药的基本作用是()A能和能缓 B能燥能泻 C能下能软 D能行能散3、具有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功效的药物是()A麻黄 B桂枝 C 生姜 D香薷4、既能解表、升阳,又能清热解毒的药物是()A.升麻B菊花 C柴胡 D葛根5、既能清热解毒又能疏散风热的药物是()A牛蒡子B薄荷C紫花地丁D蒲公英6、延胡索不具有的功效是()A活血 B止痛 C行气 D祛风7、下列药物能温通经脉、引火归原的药物是()A附子 B干姜 C肉桂 D吴茱萸8、两药合用,一种药物为主,另一种药物为辅,辅药能提高主药的疗效,这种配伍关系属于()A相须 B相使 C相畏 D相恶9、麦芽具有的功效是()A消食化积、行气散瘀 B消食健胃、回乳消胀 C消食除胀、降气化痰 D消食健胃、涩精止遗10、能清热熄风,又通络、平喘、利尿的药物是()A石决明 B天麻 C全虫 D地龙11.具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的功效是()A杜仲 B紫河车 C蛤蚧 D冬虫夏草12.丹参不具有的功效是()A活血化瘀B凉血清心C利水消肿D养血安神13.对“中药”正确的描述应该是()A 汤药 B草药 C中国生物的药物 D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以防病治病的药物14、下列除哪项外,均具有健脾功效的是()A山药 B苍术 C薏苡仁 D麦冬15、苦味药的基本作用是()A能和能缓 B能燥能泻 C能下能软 D能行能散16、不具备止咳作用的是()A紫菀 B海藻 C款冬花 D百部17、我国现存最早的官修本草是()A《开宝本草》 B《炮灸论》 C《神农本草经》 D《新修本草》18、下列哪味药物不是止血药()A茜草 B地榆 C芦根 D白茅根19、既可以祛湿,又能退虚热的药物是()A独活 B秦艽 C威灵仙 D桑寄生20、苍术的功效是()A化湿、止呕、解暑 B燥湿、健脾、祛风 C燥湿、下气、除螨 D 燥湿、温中、安胎21、生用泻下力强,炮制之后泻下力缓的药物是() A大黄 B芒硝 C番泻叶 D芦荟22、车前子入煎剂宜()A后下 B先煎 C另煎 D.包煎23、为了增强药物的活血作用,宜采用()A蜜炙 B酒炙 C醋炙 D姜炙24、下列药物能上助心阳、中温脾阳、下补肾阳的药物是()A附子 B干姜 C肉桂 D吴茱萸25、旋覆花入煎宜()A冲服 B包煎 C另煎 D烊化26、薄荷入煎剂应()A后下 B先煎 C另煎 D包煎27、下列除哪项外均具有凉血的作用是()A牡丹皮 B丹参 C郁金 D肉桂28、益母草具有的功效是()A活血通经、利水消肿 B活血调经、除烦安神 C活血通经、引火下行 D活血通经、下乳消痈29、临床应用活血化瘀药最常和哪类药物配伍()A行气药 B补阴药 C消食药 D安神药30、郁金不具有的功效是()A活血止痛 B行气解郁 C利胆退黄 D利尿通淋31、莱菔子具有的功效是()A消食化积、行气散瘀 B消食健胃、回乳消胀 C消食除胀、降气化痰 D消食健胃、涩精止遗32、具有燥湿化痰、祛风解痉的功效是()A半夏 B旋覆花 C天南星 D白芥子33、既能泻火解毒,又能清利湿热的药物是()A黄连 B栀子 C黄芩 D黄柏34、功能清热解毒、善于治疗肠痈的药物是()A金银花 B蒲公英 C败酱草 D鱼腥草35、酒炙活血作用好,炒炭多用于出血症的药物是()A大黄 B芒硝 C火麻仁 D芦荟36、肝风内动、惊痫抽搐、寒热虚实皆可配用的药物是()A钩藤 B天麻 C蜈蚣 D地龙37、厚朴的功效是()A化湿、止呕、解暑 B燥湿、健脾、祛风 C燥湿、下气、除螨 D 燥湿、温中、安胎38、即可祛风、又能解表的药物是()A独活 B秦艽 C威灵仙 D鱼腥草39、功能利湿去浊,善治膏淋的药物是()A萆薢 B石韦 C茯苓 D茵陈40、有杀虫作用,又能行气、利水的药物是()A使君子 B苦楝皮 C槟榔 D雷丸中医内科第四部分中医内科学1、感冒是感受触冒风邪,邪犯( )导致的常见外感疾病。

A、卫表B、肝脏C、肾脏D、心脏2、咳嗽的病变主脏在()A、肝B、肺C、心D、脾3、哮喘的病理因素以()为主。

A、瘀B、痰C、风D、燥4、肺痈病情顺逆的转折点是()。

A、表证期B、成痈期C、溃脓期D、恢复期5、肺痨病因中属于外因的是()。

A、感染痨虫B、禀赋不足C、酒色劳倦D、病后失调6、下列不属于肺胀病理因素的是()。

A、痰浊B、水饮C、血瘀D、痨虫7、由邪气实导致的胃痛属于()。

A、不荣则痛B、失养致痛C、虚痛D、不通则痛8、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胸痹原因中性质属实的()。

A、寒邪内侵B、肝郁气滞C、过食肥甘D、年迈体虚9、不寐心脾两虚证用()治疗。

A、归脾汤B、龙胆泻肝汤C、黄连温胆汤D、银翘散10、不属于厥症实证的治疗原则的是()。

A、开窍B、益气C、化痰D、避秽11、惊悸和怔忡皆属于()。

A、胸痹B、心悸C、癫狂D、厥症12、痞满的基本病位在()。

A、胃B、肝C、肾D、心13、泄泻基本病机为脾病与()。

A、湿盛B、血瘀C、痰浊D、气滞14、腹痛拘急,疼痛暴作,痛无间断,坚满急痛,遇冷痛剧,得热则减,为()腹痛。

A、热性B、寒性C、气滞D、血瘀15、脾胃虚寒,胃中无火,难以腐熟食入之谷物,朝食暮吐,暮食朝吐,是谓()。

A、呕吐B、噎膈C、反胃D、痞满16、不属于鼓胀临床主要表现的是()A、腹大胀满B、绷急如鼓C、皮色苍黄D、小便淋漓涩痛17、内伤头痛之病机多与()脾、肾、相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