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五脏六腑)
惠州市安泰推拿养生会所 培训课件
1
脏象, 古作“藏象” 藏——指隐藏于人体内的脏腑器官,内脏。 脏腑器官的形态结构, 如“心象尖圆,形如
莲花”
象 脏腑的生理功能活动和病理变化 表现于外的现象。 藏象是人体内脏腑的生理功能活动和病理变化 反映于外的征象
2
藏象学说是研究人体脏腑组织 器官的形态结构、生理活动规律及 其相互关系的学说。
肺 使水液向下向内输布 使大部分被机体代谢利用后的 气 以充养和滋润体内的 废水和剩余的水液不断的下输 肃 脏腑组织器官 于肾,经肾和膀胱的气化作用 降 ,生成尿液而排出体外
16
“鼻为肺窍”
过忧伤肺
17
解剖形态: 脾位于腹腔上部,横膈下面,在左 季胁的深部,附于胃的背侧左上方,“脾与胃以 膜相连” 。
3
五脏:肝、心、脾、肺、肾 “藏精气”, “藏而不泻”,“满而不能实” 六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 “传 化物”, “泻而不藏”,“实而不能满” 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形态 似腑,多为中空;功能类脏,多主藏精气
4
形态 五脏 肝心脾肺肾
功能
特点
多为实腔 藏精气 藏而不泻 满而不能实
6
解剖结构:位于胸中,居横隔之上 心的外形呈尖圆形,似未开倒垂的莲 花;色红,中有孔窍。
7
1.心主血脉 (1)含义:指心具有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的作用。 (2)心主血脉的生理作用
A 行血以输送营养物质。 B 生血,使血液不断地得到补充。
(3)心主血脉的生理表现: A 面色红润光泽 B 舌质淡红而滋润光泽, C 脉象和缓有力 D 胸部舒畅。
8
(1)神的含义
是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表现。 一般称之为广 义的神。即 “形征”,包括面色表情,目光眼神, 言语应答,意识思维,肢体活动等。 是指人的精神活动,包括意识、思维和情志活 动,即心所主之神。一般称之为狭义的神。
(2)心藏神的生理作用
主宰全身生命活动: “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
神之所舍也”
六腑 多为中空 传化物 泻而不藏 实而不能满 胆小肠胃大肠膀胱 三焦 奇恒之腑 似腑 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类脏 藏而不泻
5
心、肺、脾、肝、肾合称为五脏。
五脏具有化生和贮藏精气的共同生理功能 ,但又 各有其专司,且与六腑及形体官窍有着特殊的联系, 形成了五个特殊的功能系统。 其中,心的生理功能起着主宰作用。
22
1.肝藏血
(1)含义: 是指肝具有贮藏血液、防止出血和调节血量的作用。 (2)生理作用 ① 濡养自身,制约肝阳 维持肝的阴阳平衡,使肝气冲和条达,肝的疏泄功能正常。 ② 防止出血 对于全身来讲,有助于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防止血溢脉外。属固摄力。 ③ 调节血量 肝藏血能根据机体各部分组织器官活动量变化而调节循环血量,保证正常 生理活动的需要。 “肝为血海” 肝藏血失常:肝血不足——血虚失养;肝不藏血——出血
11
解剖形态: 肺位于 胸腔,居横膈之上, 上连气道,与喉相 通。肺在五脏六腑 中居位最高,覆盖 于心,故称“华盖”。
12
1.肺主气 (1)肺主呼吸之气 含义:又称肺“司呼吸” 是指肺通过呼吸运动,吸入自然界的清 气 , 呼出体内的浊气,实现体内外气体交换的 功能。 (2)肺主一身之气 肺朝百脉 肺通过心脉使气布散的生理功能正常,则精神振奋,神志清 晰,思维敏捷,对外界信息反应灵敏。
9
中医学把神分成五个方面,并分属于五脏,即 “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 志” 。 主要归属于心主神志。“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 而总统魂魄,并该意志,
10
3.主汗液 汗是津液所化生,“血汗同源” “汗为心之液” 4.开窍于舌 ,其华在面,其志在喜 “心开窍于舌” “舌为心之苗” 心气盛衰~面部的色泽;过喜伤心
18
1、脾主运化
(1)运化水谷 :脾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对水谷精微的转输作 用。 其一是通过脾气的气化和脾阳的温煦作用,使饮食物化为水谷精微。 这一过程称之为“化”。 其二是将水谷精微吸收并向全身转输,这一过程称之为“运”—— 将水谷精微向上输送至心肺;“散精”至全身。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脾的运化功能正常,称为“脾气健运”。 (2)运化水湿 是指脾对水液具有吸收和转输作用,防止其在体内停滞。 上输水液于肺;下输水液于肾
脾气下陷(中气下陷)——久泄脱肛,或胃、子宫等内脏下垂等。
20
① 含义:脾具有统摄血液,控制其在脉内运行而 防止逸于脉外的作用。 ② 作用机制:是通过气摄血而实现的。 脾不统血:以下部出血多见
4.主肌肉、四肢 与清阳之气有关 5.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在志为思
“思则伤脾”
21
解剖形态:肝位于腹部,横膈之下,右胁下而稍 偏左,右肾之前。肝为分叶脏器,左右分叶,其 色紫赤。
13
(1)含义:
宣发指肺气向上升宣和向外布散的功能。其气机运动表现 形式为升和出。 肃降指肺气清肃和向下通降的功能。其气机运动表现形式 为降和入。 (2)肺主宣发肃降的生理作用
肺主宣发 肺主肃降
A
B C
排出浊气
输布精微和津液 宣发卫气
吸入清气
输布精微和津液 清肃异物
宣发与肃降是肺气升降出入运动的具体表现形式——相反相成的矛盾运动。 在生理上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14
(1)含义: 又称肺主通调水道。 是指肺具有疏通和调节水液运行的通道从而 推动水液的输布和排泄的作用。 “肺为水之上源” (2)机制——通过肺气的宣发和肃降作用来实 现
15
肺 气 宣 发
使水液向上向外布散 到全身,外达皮毛, 若“雾露之溉”以充 养,润泽和护卫各种 组织器官;
使一部分被机体代谢利用后的 废水和剩余的水液,通过呼气 水汽的形式,通过皮肤汗孔以 蒸发和排汗的形式而排出体外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19
(1)含义一:升清 是指脾具有将其运化和吸收的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 向上输送至心、肺、头目,通过心肺的气化作用化生 气血,以营养全身。——“脾气主升”。 (2)含义二;升举脏器 协调平衡又是维持人体内脏器官位置相对恒定的重 要因素。脾气之升举作用可以维持腹腔内脏位置的恒 定而防止其下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