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

第一章中学生物学课程1.生物学课程的性质和地位:性质:科学课程,学科课程,技术课程地位:必修课程2.生物学课程的价值一,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二,为学生终生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三,为学生步入社会,择业和确定进一步学习的专业方向提供帮助3.初高中新版课程理念初中: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可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

高中:核心素养为宗旨,内容聚焦大概念,教学过程重实践,学业评价促发展。

4.国家课程标准是由教育部颁布的带有指令性的国家重要课程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5.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主体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预期学习结果。

教学目标三维度: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教学目标四要素: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行为程度。

6.生物科学核心素养: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

第二章科学的本质与生物学素养1.科学的本质和特征:一,定量化二,观察与实验三,量化的预期四,在自我更正的过程中积累五,科学过程2.自然科学的四个维度:一,科学是一系列的思维方式二,科学是一套研究方法三,科学是一个知识体系四,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3.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参加社会活动,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包括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4.课程标准提出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是期望学生通过生物学课的学习,能够在以下四个领域得到发展:一,科学态度和科学的世界观。

科学态度是人基于对科学知识的正确理解和对科学发展的认识而形成科学的信念和科学习惯。

二,科学探究方法与技能。

三,科学、技术与社会。

四,生物学知识和操作技能。

第三章生物学教育有关的学习和教学理论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桑代克的联结注意学习理论是无学习理论对教学的启示:①按照准备率教学中要注意学习者的心理调节和心理准备。

②练习律揭示着练习经过强化才能得到巩固,否则会逐渐被遗忘。

③从效果律中可以看到,不知道结果的练习,不可能有助于学习。

④奖赏与惩罚的作用并不等同。

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奥数伯尔根据有意义学习发展出来的教学模式叫做讲解式教学和陈述式教学。

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讲解式教学分为两个阶段:一提供先行组织者二,呈现学习材料。

讲解时要遵守渐进分化原则和整合协调原则。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1.科学教育:科学教育是当代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它对培养人的生产能力和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起着关键的作用,它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国际竞争中的成败得失,科学教育改革成为新一轮教育改革的焦点。

2.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

四、概念转变理论1.概念转变理论就是试图理解和解释这些先前概念是如何转变为科学概念的理论。

2.概念要发生顺应需要满足四个条件:一对现有概念的不满二新概念的可理解性三新概念的合理性四新概念的有效性3.错误概念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以及以往的学习中形成了的那些与当前科学理论对事物的理解相违背的经验的理解。

第四章基本教学技能1.导入技能:导入技能是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兴趣,激起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的和建立知识间联系的教学活动方式。

2.语言技能的应用原则与要点:一,学科性和科学性原则二,教育性和针对性原则三,简明性和启发性原则3.变化技能:变化技能是教学过程中信息传递,师生相互作用和各种教学媒体、资料使用的转换方式。

4.演示技能:演示技能是教师进行实际表演和示范操作,运用实物样品标本,模型,图画,图表,幻灯片,影片和录像带提供直观材料以及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和归纳的方式。

5.演示技能的目的一,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二,培养观察和思维能力三,培养学生实验技能四,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凝聚注意力五,观察变化过程,收到明显的实验教学效果六,启发学生解题思路,考查学生的观察判断能力七,帮助学生领悟新知识和新概念八,开阔视野,展现真实情景九,感染打动学生6.演示技能拥有原则与要点:一,针对性和目的性,二,适用性和鲜明性。

三,示范性和可靠性四,演示与讲授统一性。

为了做好演示实验,教师需铭记下列十项要点:安全第一。

准备迅速。

装置简易。

简单明快,容易理解。

现象明显。

便于观察。

示范准确。

整洁有序。

用料经济。

7.板书的应用原则与要点一,根据生物学课程内容标准的要求并与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联系起来,设计板书。

二,设计板书要注意启发性,条理性和简洁性。

三,设计板书还要注意文字语言的示范性。

四,教师在备课时就要设计板书,并把设计好的板书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写到教案上。

8.结束技能的类型:一,系统归纳二,比较异同三,集中小结四领悟主题五,巩固练习六,竞赛活动七,悬念存疑八,拓展延伸九,激励式结课插入章节:说课1.说课:说课是教师依据课程标准,教学理论,教材和学情的分析,对具体课题的教学设计思路及其理论依据进行口头阐释或书面显示的过程。

2.说课的意义:提高教师的备课质量。

营造研究氛围,促进教学理论发展,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3.说课与备课的关系:相同点; 一,主要内容相同,说课与备课的教学内容是相同的。

二,主要任务相同,都是课前的准备工作。

三,主要做法相同,都要学习课标,吃透教材,了解学生,选择教法和学法设计教学过程。

4.说课与上课的关系相同点:两者都围绕着同一个教学课题,从中都可以展示教师的课堂教学操作艺术,都能反映教师语言,教态,板书等教学基本功。

第五章教学策略1.教学策略在教育心理学中是指教师教学时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学习,从而达成教学目标所采用的一切方法。

2.概念图的特征一概念图中的概念通常是按分成的形式表现的。

二,概念图中包含着交叉连接。

三,概念图中包含着许许多多的具体事例。

四,针对同一知识领域,不同的人绘制的概念图可能有明显的不同。

3.合作学习不可缺少的五个因素。

(合作学习的原则和方法。

)一,积极主动相互依赖二,面对面的促进性互动三,成员负起责任来四,人际间的社会协作技能五,评价和过程监控4.探究学习的含义:生物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科学探究通常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探究形式分为发现式探究,推理性探究,实验式探究5.自主学习的特点:能动性,独立性,相对性,有效性第六章直观教学与直观教具1.直观教学及利用教具作为感觉传递物,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向学生展示,达到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

直观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和表达能力。

2.标本是生物体或其器官组织经过加工处理而保存下来的完整的和部分的物体形态。

3.简易教具应具备的特点。

构思巧妙,设计新颖,材料易取,结构合理,种类多样,制作容易,性能可靠,操作便利,造价低廉,推广快捷。

第八章中学生物学实验1.生物学实验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学生加深理解和巩固掌握所学的基础知识和直接获取生物学基础知识。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生物学实验操作的一些基本技能。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有利于帮助学生确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五,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

六,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2.实验课教学的主要环节。

实验课一般都具有组织教学复习提问,指导性谈话,学生实验操作观察,检查实验效果,实验小结及清理结束等几个环节。

组织教学是保证教学工作正常,有序的进行的基本条件。

第九章生物学教师的备课1.备课:备课是对教学工作进行的整体安排,教师在教学前所做的一切准备工作,通称为备课。

2.备课的依据一,教学理论和方法的指导。

二,教学目标的指向。

三,教学对象的需要。

四,教材内容的规定。

五,教学经验的借鉴。

3.备教材一,从整体上分析教材的知识结构。

二,从内容上分析教材的逻辑系统。

三,从学习需要上分析教材的重难点。

四,从教学资源观上对教材进行二次加工。

五,从学生身边的问题分析教材联系实际的因素六,从学生发展上分析教材的育人因素。

知识的逻辑系统一般从三个层面进行分析:要素分析,层次分析,网络分析。

4. 检测的目的不只是给学生评等级,还包括确定学生的学业表现情况,以便查明教学的薄弱环节和疏漏之处,为教学补救提供依据。

5. 学会写教案是教师基本功之一,是教师进行全面教学设计后的提示材料,它反映出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设计能力。

6. 教学评价的功能:促进激励功能,反馈调节功能,研究预测功能,评价选拔功能第十章中学生物学教育评价1.教育评价是指一系列系统的,科学的和专业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包括鉴别,获取和提供可供教育和教学决策之用的资料、意见和价值判断。

教学过程包括:教程目标,学前起点,教学活动,教学评价。

第十二章中学生物学教师的教育研究及专业素养的发展1.教育科学的研究方法:教育观察法,教育调查法(访问调查法和问卷调查法,问卷的回收率低于70%时可信度降低。

)行动研究法,教育实验法。

2.教育科学研究的一般步骤一,选定研究课题二,查阅有关文献三,制定研究方案四,搜集整理资料五,教育研究成果的表述3.当代生物学教师角色的转变一,由知识的输入者转变为人文关怀者。

二,由知识的移植者转变为学习方法的给予者。

三,由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者。

四,由学生的领导者转变为学生的合作者。

4.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要求教师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反思。

生物教师的反思能力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自我监控二,教学监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