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复习送别诗鉴赏ppt

高考复习送别诗鉴赏ppt


福 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友人乘船而去,诗人依依不舍,望着大江南北两
归 岸,春满人间,春光荡漾,桃红柳绿,芳草萋萋。 这时,诗人感觉到自己心中的无限依恋惜别之情,
江 就象眼前春色的无边无际。诗人忽发奇想:让我 心中的相思之情也象这无处不在的春色,从江南
东 王
江北,一齐扑向你,跟随着你归去吧?多么美丽
宋丹丹说:“你要问我爱你有多深,月亮代表我的心。”就是此道理
送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渡头是送客之地,杨柳是渡头现成之景。唐人有
沈 折柳送行的习俗。这里写杨柳,不仅写现成之景, 更是烘托送别气氛。行客已稀,见境地的凄清,
子 反衬出送别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第一句点明送 别之地。第二句醒出“归江东”题意。
许浑《谢亭送别》
三、唐人离别诗中的意象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柳、酒
三、唐人离别诗中的意象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孤帆、水
三、唐人离别诗中的意象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 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秦观)
* 只恐双溪舴艨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 * 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 如何载得起?(王实甫)
参考答案: 都是写愁的高手.化虚为实,将抽象的感情化为具 体的物象,都饶有新意,各具特色.
李煜将愁变成了水 秦观又将愁变成随水而流的东西 李清照又进一步将愁搬上了船 王实甫则将愁装到了车上 都很自然贴切,不着痕迹,且意境均完整。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意象:杨花、明月
三、唐人离别诗中的意象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春草
送别诗常用的意象:
1、长亭、谢亭、灞陵亭、南浦 2、孤舟、孤帆、马,酒,水 3、杨柳、柳絮、扬花、春色、春草、秋、

的想象,多么蕴藉而深厚的感情!藉难写之景以
抒无形之情。
此诗以杨柳起兴,关合送别情事。又以春色比 喻相思之情,言其如影随形,无处不到。且以 春色之清丽和暖喻人间友情,亦颇宜人。
融情于景,借景抒情.
一、理解分析:
1、诗歌前两句的“杨柳”烘托了 的气氛,
“行客稀”,可见渡头之冷清, 反衬

2、后二句 "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
青山红叶的鲜艳明丽反衬离别。 景色越美,越显出欢聚的可恋,别离 的难堪。 春草碧色,春水绿波,送君南浦,伤 如之何!——江淹《别赋》 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 哀乐——王夫之(《姜斋诗话》)
日暮酒醒人已远, 满天风雨下西楼。
风雨凄其的黯淡景色正衬离情。
不接着直抒离愁,而是宕开写景。 这样借景寓情,以景结情,比起直 抒别情的难堪来,不但更富含蕴, 更有感染力,而且使结尾别具一种 不言而神伤的情韵。
谢亭:又叫谢公亭,宣城北面,南齐诗人谢朓任宣城太 守时所建。他曾在这里送别朋友范云,后来谢亭就成为 宣城著名的送别之地。
李白《谢公亭》诗说:“谢亭离别处,风景每生愁。客 散青天月,山空碧水流。”
劳歌一曲解行舟, 红叶青山水急流。
•古代有唱歌送 行的习俗。“劳 歌”,本指在劳 劳亭(旧址在今 南京市南面,也 是一个著名的送 别之地)送客时 唱的歌,后来遂 成为送别歌的代 称。
江北送春归”写
之情。
3、概括诗歌的主旨:
这首诗写

表达了Leabharlann 。参考答案:一、
1、烘托了送行之时的气氛;反衬出离别的伤感。
2、写友人走后诗人的思念之情。
3这首诗写送别友人之场景,表达了对友人依依惜别之情。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 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 满天风雨下西楼。
明月、夕阳
四、唐人送别诗的情怀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别后的怅惘、孤寂、落寞之情
四、唐人送别诗的情怀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表现诗人志节
四、唐人送别诗的情怀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对友人的劝勉、鼓励、安慰
四、唐人送别诗的情怀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旷达洒脱,表达一种美好的愿望
送别诗鉴赏
广东广雅中学 陈艳军 2008-03-31
送沈子福归江东
杨柳渡头行客稀, 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 江南江北送君归。
思考探究: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有什么独特的表达效果? 春色换成春水、春草等行不行?
化虚为实,将抽象的感情化为可观可感的 春色。
时值春光明媚、桃红柳绿之际, 诗人觉得心中对友人无限的惜 别之情,就像眼前的春色一样 无边无际,弥漫于大江南北, 随友人一同归去。
诗人巧设比喻,以有形可感的春色来比喻无 形的相思,且境界辽阔,这是以景喻情,情 与景妙合无间,极其自然。
延伸拓展: 分析下面诗歌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异同?
*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 流。(李煜)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李白《菩萨蛮》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柳永《雨霖铃》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李叔同《送别》
“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江淹《别赋》
“谢亭离别处,风景每生愁 ” 李白《谢公亭》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李白《劳劳亭》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西楼即指 送别的谢 亭,古代 诗词中 “南浦”、 “西楼” 都常指送 别之处。
唐代的离别诗歌
一、独特的送别方式 1、折柳送别 2、饮酒饯别 3、唱歌送别 4、写
诗赠别 二、唐人离别诗中的时空背景 1、多出现傍晚和月夜等时间意象。 2、多出现长亭、渡口、南浦等空间意象。
中国古典诗歌中有许多地方表示送 别,此后就成为专有的送别之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