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1粘吸卡钻1

1.1粘吸卡钻1


(1)力求钻井液循环畅通;
卡钻后,一旦水眼或环空被堵,循环丧失,就失去了浸泡、爆 炸松扣的可能,并诱发井塌和砂桥,加重卡钻事故处理的难度。
(2) 尽量保持钻柱完整;
在提拉、扭转钻柱时,不能超过钻杆的允许拉伸负荷和允许扭 转圈数。
(3) 防止钻具连接螺纹扭转过紧;
联接螺纹紧扣后,将会给倒扣作业造成困难,更可 能使打捞工具损坏,延长处理时间 .
第一章


卡钻事故
卡钻:钻柱在井内某井段被卡,致使整个钻柱失去
自由(不能上下活动和转动) 叫做卡钻 按卡钻产生的原因分:
粘吸卡钻 坍塌卡钻 砂桥卡钻 缩径卡钻 键槽卡钻 泥包卡钻 干钻卡钻 落物卡钻 水泥固结卡钻
第一章
卡钻事故Biblioteka 卡钻事故处理通则:卡钻事故发生后,应首先考虑的问题是为顺利解除事故创造条件
第一章
卡钻事故
第一节
粘吸卡钻
三、粘吸卡钻的预防 1.使用优质钻井液。 油基、油包水型、高价阳离子聚合物体系钻井液; 良好的润滑性、较小的固相含量和滤失量 ;符合近平衡钻井要求 的密度等。 2.设计合理的下部钻具组合。 使用螺旋钻铤、加重钻杆、稳定器等增加钻具的支撑点,减 少接触面积;使用随钻震击器。 3.尽量减少钻具在井下的静止时间。 4.保证井身质量。
第一章 卡钻事故
第一节
粘吸卡钻
一、原因
(1) 滤饼质量差; (2) 地层孔隙压力与泥浆柱压力 形成的压差。 (3)钻柱与井径直径差值小。 (4)井斜角较大。 讨论:见图
滤饼质量越差,越易卡。 压差越大,越易卡。
预测压差卡钻危险性曲线
第一章 卡钻事故
第一节 粘吸卡钻
二、征兆 : (1)钻柱有静止过程; (2)卡点位置在钻柱部分; (3)卡钻前后钻井液循环正常; (4)卡点可随时间增长而上移.
公式使用条件:一级钻杆、大钩悬重等于卡点以上钻具重量,浅井可使 用一般手册上的 N=KH数据
第一章
卡钻事故
常用的API(国产)标准钻杆限制扭转围可查表得出。
第一章
卡钻事故
卡钻事故处理程序
一通:保持水眼畅通,恢复钻井液循环; 二动:活动钻具,上下提拉或扭转,以提拉为 主; 三泡:注入解卡剂,对卡钻部位进行浸泡; 四震:使用震击器震击(单独震击或泡后震 击); 五倒:套铣、倒扣; 六侧钻:在鱼顶以上进行侧钻
5.如果钻头在井底,无法上提和转动,将钻柱悬重的1/2~2/3压
在钻头上,以求把下部钻柱压弯,减少钻柱与井壁滤饼的接触面 积,减少总的粘附力。
第一章
卡钻事故
第一节
粘吸卡钻
6.在测斜前最好短起下钻一次。在测斜时除必要停止的几分 钟外,要使钻具一直处于活动状态中。 7.在正常钻进时,如水龙头、水龙带发生故障,绝不能将方 钻杆坐在井口进行维修。如果一旦发生卡钻,将失去下压和 转动钻柱的可能。 8.指重表、泵压表、扭矩表必须灵敏可靠,以防做出错误的 判断。 9.在钻柱中要带上随钻震击器,因为在粘卡发生的最初阶段, 震击解卡是很有效的。 10. 要详细记录与钻头或扶正器相对应的高扭矩大摩阻井段, 并分析所在地层的岩性,因为这些地层往往是容易卡钻的 地层。
(4)建立专业化的队伍。
第一章

卡钻事故
限制钻杆扭转圈数 按计算:
N 1.532 10
5
H 12 (qH / F ) 2 D
式中:N—限制扭转圈数
H—卡点深度,m D—卡点以上钻柱直径,cm 1—钢材屈服强度,Mpa q—钻柱在泥浆中的重量,N/m F—管体截面积 ,cm2

第一章
卡钻事故
第一节 粘吸卡钻
第一节 粘吸卡钻
粘吸卡钻:钻柱在钻井液液
柱压力与地层压力之差的作 用下,紧贴在井壁上造成的 卡钻,称粘吸卡钻(也称压 差卡钻或粘附卡钻)。
钻井过程中最常见的卡钻事 故。 最容易卡住的是钻铤
第一章
卡钻事故
粘吸卡钻的发展过程
图1—2 泥饼粘吸的发展过程 1—地层;2—泥饼;3—钻柱;4—钻井液;5—滞流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