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3章 动物细胞工程制药(二)
第3章 动物细胞工程制药(二)
巨 载 体 反 应 系 统
比 欧 P 型 中 试 生 物 反 应 器
第七节 动物细胞生物反应器
二、动物细胞生物反应器的检测控制系统
•
检测参数的全面性和控制系统的精确性反映了生物反应器 的水平。
1. 培养过程中需检测的物化参数 可直接在线经传感器检出的:温度、pH、搅拌速 度、溶氧等; 需要取样离线检测的:活细胞数、氨基酸浓度分 析、葡萄糖、乳酸和氨离子的测定; 检测后需计算才能获得的:细胞的群体倍增时间、 细胞的比增长率、葡萄糖消耗率、乳酸产率、生 物反应器生产率等。
︵细 贴胞 壁转 培瓶 养 培 ︶ 养器
3.
贴壁—悬浮培养(假悬浮培养) 将悬浮培养和贴壁培养二者结合起来,优势互补, 形成的一种更理想、更适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的培养方 法。
(1)微载体培养(microcarier culture) (2)包埋和微囊培养 (3)结团培养
(1)微载体培养
• 微载体培养是以细小的颗粒作为细胞载体,通过 搅拌悬浮在培养液内,使细胞在载体表面繁殖成 单层的一种细胞培养技术。 • 优点:兼具悬浮培养和贴壁培养的一切优点,放 大容易,应用广泛。 • 微载体是指直径在60-250μ m,能适用于贴壁细胞 生长的微珠。一般是由天然葡聚糖或者各种合成 的聚合物组成。目前国际市场上出售的微载体商 品类型已达十几种以上。例如液体微载体、大孔 明胶微载体、聚苯乙烯微载体、PHEMA微载体、甲 壳质微载体、聚氨酯泡沫微载体、藻酸盐凝胶微 载体以及磁性微载体 。常用的微载体基质包括葡 聚糖类、聚苯乙烯类、胶原类等等。
2.半连续式操作
• 半连续培养又称为反复分批式培养或换液培养。 • 是指在分批式操作的基础上,每间隔一段时间,不 全部取出反应系,而只取出部分培养物(或单纯条 件培养基,或连同细胞、载体),剩余部分重新补 充新的营养成分,或另加新鲜载体,再继续培养, 这是反应器内培养液的总体积保持不变的操作方式。 • 该法应用广泛,优点是操作简便,生产效率高,可 长时期进行生产,重复收获产品,而且可使细胞密 度和产品产量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2. 主要参数的检测和控制方法
(1)温度(电阻温度计) (2)pH(复合式参比电极) (3)溶氧(极谱式或电流式覆膜电极) 为保持所需的溶氧,目前常采用的措施(P115) (4)搅拌(电磁感应的转速计) (5)进出液流量(泵速的控制) (6)其他
温度传感器
pt-100温度传感器探头
DO电极
pH电极
膜生物反应器
膜 生 物 反 பைடு நூலகம் 器 膜 片
中空纤维膜细胞培养系统
5.固定床或流化床式生物反应器
• 结构比较简单,装填的材料可以是一切对细胞无毒、又有 利于细胞贴附的材料,如不锈钢、玻璃环、玻璃球、光面 陶瓷、塑料等实心的载体;也可以是有孔的陶瓷、有孔的 玻璃、有孔的聚氨酰酯塑料等。
• 以上所述的只是许多生物反应器中的一部分,其他如蜂窝 状陶质制备的生物反应器, Bellco公司生产的可同时制 备巨载体的生物反应器等也都各有其特点。
气升式生物反应器
3.中空纤维生物反应器
• 该反应器模拟了机体内毛细血管系统,是由数百乃至数千 根中空纤维集束组成。 • 一般来说,中空纤维是用聚矾或丙烯的聚合物制成。管壁 的厚度约50~75μ m,直径为200μ m,呈多孔性,内层为 起滤膜。 • 中空纤维细胞培养反应器既可培养悬浮生长的细胞,又可 培养贴壁依赖性细胞,细胞密度高达108个/cm2。如果能 控制系统不受污染,则能长期运转,细胞可保持较高的存 活性、健康的形态和核型,具有很高的工业应用价值。
第八节 动物细胞产品的纯化方法和 质量要求
• 细胞培养物的纯化工作难度大,因为:
①工程细胞表达的产品,常常细胞内容物、培养基成分混 杂在一起,而这些成分的物化性质又常常和目的产物非常 相似,难以将它们分离开。
②由于产品多数用于人体,为防杂质对人体的有害作用,
因此对产品的纯度要求很高(98%以上)。 ③大多数动物细胞表达的产物产量低、生物活性很不稳定, 因此要求纯化过程中所有操作都应该非常温和、精细,这 就需要相当精密的设备和检测仪器,增加了纯化难度。 ④由于细胞产品多种多样,因此分离纯化技术的通用性差。
1. 悬浮培养(suspension culture):让细胞自由地 悬浮于培养基内生长增殖。
它适用于一切种类的非贴壁依赖性细胞(悬浮细胞),也 适用于兼性贴壁细胞。 ◆优点:操作简便,培养条件比较均一,传质和传氧较好, 容易扩大培养规模,可借鉴许多有关细菌发酵的经验。 ◆不足:较难采用灌流培养,细胞密度一般较低。 目前在生产中用于悬浮培养的设备主要是通气搅拌罐生物 反应器和气升式生物反应器。
(2)包埋和微囊培养
• 包埋培养是将细胞包埋或包裹在凝胶载体内或微 囊内进行培养的一种技术,有时又称之为巨载体 (macrocarrier)培养. • 微囊培养由包埋培养衍生而来,即将包埋的颗粒 经液化处理而成为微囊。 • 可用于包埋细胞的载体材料大致有3类: ①人工合成的高分子聚全物; ②糖类,如纤维素、琼脂、琼脂糖、K-卡拉胶、 海藻酸钙、脱乙酰几丁质等; ③蛋白质,如胶原、明胶、纤维蛋白等。 • 微囊膜的制备则通常采用海藻酸钠—聚赖氨酸系 统。
显 微 镜 下 的 微 载 体
• 第二代微载体——多孔微载体/多孔微球 • 材粒:蛋白类(明胶、胶原)、纤维素、高分子塑料、特 种橡胶、玻璃、陶瓷…… • 优点:极大地增大了供细胞贴附的比表面积 • 缺点:培养条件不易均一,传质和传氧条件要求更高,清 洗较困难。
•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 动物细胞生物反应器,是给动物细胞的生长代谢 提供一个最优化的环境,从而使其在生长代谢过 程中产生出最大量、最优质的所需产物。 • 理想的动物细胞生物反应器必须具备的基本要求 (P107)。 • 各种动物细胞生物反应器,按其规模大小,一般 将其分为实验室规模, 中试规模和生产规模。
第七节 动物细胞生物反应器
(3)结团培养
用细胞本身作为基质,相互贴附后,再用悬浮的 方法进行培养的一种细胞贴附—悬浮培养技术。 在实际使用中,为了加速细胞的结团,可先在培 养基内加入一些直径较小的微粒(20μ m)。此法 与微载体培养的不同是:用量小,细胞不能在载 体上伸展,细胞呈球形。 该培养方法的优点:操作简便,节省了用于微载 体的成本。
理想的微载体需具备的一些条件:
微载体表面性质与细胞有良好的相容性,适于细胞附着、伸 展和增殖。 微载体的材料无毒性。 微载体的材料是惰性的。 微载体的比重为1.030~1.045g/ml,在低速搅拌下就可悬浮, 而在静止时又可很快沉降,便于换液和收获。 粒径在60 ~250μm之间,并要尽可能地均一,有利于细胞 均匀地分布于其表面。 具有良好的光学透明性,适于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 基质的性质最好是软性的,避免在搅拌中由于载体互相摩擦 而损伤细胞 可耐120℃高温,便于采用高压蒸汽灭菌 经简单的适当处理后,可反复使用。 原料充分,制作简便,价廉。
• 此类反应器的特点是气体通过装在罐底的喷管进入反应器 的导流管,致使该部液体的密度小于导流管外部的液体密 度,而使液体形成循环流。一般有两种构型,内循环式和 外循环式。 • 优点:剪切力小,混合均一,氧和营养的传递好,有利于 设备的密封,降低了造价。 • 该反应器主要用于悬浮细胞的分批式培养,近来也被开发 用于贴壁细胞的微载体培养,并进行半连续、连续和灌流 培养。
• 灌流式操作在某些生物反应器是唯一可行的操作 方式,如中空纤维生物反应器、固定床或流化床 反应器、膜式生物反应器等。 • 但在微载体培养、悬浮培养和结团培养中进行灌 流式操作,就存在一个使条件培养基和细胞、载 体分离的问题。——滤网、中空纤维分离、超声 波分离器、排液柱、专用离心机等
第七节 动物细胞生物反应器
一、动物细胞生物反应器的类型及基本
结构
• 随着动物细胞大量培养技术的发展,新型的生 物反应器正在不断出现。 搅拌罐式生物反应器 气升式生物反应器 中空纤维式生物反应器 透析袋或膜式生物反应器 固定床或流化床式生物反应器 其它新开发的生物反应器。
1. 2. 3. 4. 5. 6.
1.搅拌罐式生物反应器
3.灌流式操作
• 灌注式操作是指细胞接种后进行培养,一方面新 鲜培养基不断加入反应器。一方面又将反应液连 续不断地取出,但细胞留在反应器内,使细胞处 于一种不断的营养状态。 • 优点: ①细胞可处在较稳定的良好环境中,营养条件较 好,有害代谢浓度较低。 ②可极大地提高细胞密度,一般都可达107~108 个/ml,从而极大地提高了产品产量。 ③产品在罐内停留时间缩短,可及时收留在低温 下保存,有利于产品质量的提高。 ④培养基的比消耗率较低,加之产量质量的提高, 生产成本明显降低。
• 搅拌罐式生物反应器是最经典的和最早被采用的一种动物 细胞反应器,为改造成更适于动物细胞的培养——搅拌器 转动时产生的剪切力小、混合性能好,主要进行了几方面 改造(P108)。 • 搅拌罐式生物反应器主要用于悬浮细胞的培养、微载体培 养、微囊和巨载体培养以及结团培养。
搅拌式细胞培养反应器
2.气升式生物反应器
中空 纤维 管
• •
优点:占地空间小,产品产量、质量高,生产 成本低。 不足: ①不能重复使用。 ②不能耐高压蒸汽灭菌,需用环氧乙烷或其他 消毒剂灭菌。 ③难以取样检测。 平床式中空纤维生物反应器的核心是中空纤维 反应室。
•
4.透析袋或膜式生物反应器
• 透析袋或膜式生物反应器,可将动物细胞培养过 程中所产生的代谢产物透析或过滤掉,从而使细 胞生长至更高密度,同时可根据需要选用不同相 对分子质量的膜,使产物保留在膜内或与细胞分 离开。 • 此类反应器既可用以培养贴壁细胞,也可培养悬 浮细胞。 • 优点是:既可使细胞达到很高密度(细胞室内达 108个/ml),又可随意组合进行操作,达到保留 和浓缩产品或及时分离提纯产品的目的。
悬浮 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