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药分析——2015版《中国药典》一部修订情况解读

中药分析——2015版《中国药典》一部修订情况解读

根据中药材特别是中药制剂的功效,加强 控制与功效相关的药味或成分,使得质量标准 更好地体现中医药特色,从有效性方面更好地 控制药品质量。
二、进一步加强有效性质量控制
(一)根据中医药特点,控制与功效相关的药味或成分
功能与主治: 清热燥湿,杀虫止痒。 主要用于妇女湿热下 注证所致的白带增多、 阴部瘙痒。
重复收录、彼此之间方法不协调、不统一、不规 范,给药品检验实际操作带来不便的问题。
2015版《中国药典》主要变化
(四)附录(通则)、辅料独立成卷 —— 四部
在归纳、验证和 规范的基础上实 现了《中国药典》 各部共性检测方 法的协调统一。
2015版《中国药典》主要变化
(五)药用辅料品种收载数量显著增加,标准水平 明显提高
(二)重金属及有害元素检测的限量要求
新版药典暂仍不对所有中药材及饮片规定统一的重 金属限度。重金属的检查要求只列于部分中药的检查项 下,且在各品种项目下具体规定,要求更加具体化。
与2010年药典相比限度有所放宽,是经过安全风险 评估后制定的,更加科学合理。
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照铅镉砷汞铜测定法(通则2321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
一、安全性控制项目大幅提升
(三)农药残留的检测要求
1、修订前中药材农药残留检测存在以下问题: 监控的农药品种较食药标准存在较大差距; 中药基质复杂,色谱法易出现假阳性; 需扩展检测品种范围,有效发现不合理农药的使用。
2、2015版药典:气相色谱法 —— 22种有机氯类农药残留 12种有机磷类农药残留 3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
一、安全性控制项目大幅提升
(四)黄曲霉毒素的控制
食用了受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品,可能会出现急性中毒, 诱发黄疸,严重时可导致肝癌甚至死亡。
一、安全性控制项目大幅提升
(四)黄曲霉毒素的控制
2015版药典中收载的易霉变的柏子仁、莲子、使君 子、槟榔、麦芽、肉豆蔻、决明子、远志、薏苡仁、大 枣、地龙、蜈蚣、水蛭、全蝎14个品种项下增加黄曲霉 毒素的限度检查要求,均规定:
2015版《中国药典》附录检定通则里说明,除 另有规定外,中药材及饮片(矿物类除外)的二氧化 硫残留量不得超过150mg/kg(ppm)。
正文品种说明山药、牛膝、粉葛、天冬、天麻、 天花粉、白及、白芍、白术、党参10味中药材及其 饮片二氧化硫残留量不得超过400mg/kg(ppm)。
一、安全性控制项目大幅提升
2015年版《中国药典》四部新增药用辅料品种139个, 修订95个,收载总数达270个。
注射剂使用辅料:2010版 2
2015版 23
极大提升了药用辅料的质量水平,弥补了当前我国药用 辅料标准短缺的问题,保障药用辅料关联审批制度的顺 利执行,推进我国药用辅料行业快速健康发展。
2015版《中国药典》主要变化
2015版《中国药典》一部修订
201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 收载品种2598个,新增品种440个, 修订品种517个,不收载品种7个。
紫河车、河车大造丸、补肾固齿丸、 安坤赞育丸、生血丸、益血生胶囊、 小儿腹泻外敷散
2015版《中国药典》一部修订
一、安全性控制项目大幅提升 制定了二氧化硫残留量、重金属及有害元素、黄曲霉
(四)附录(通则)、辅料独立成卷 —— 四部
1、2010版以前,《药典》的每一部分别制定附录; 2、以2010版《药典》为例,一部有附录11条,二部
附录149条,三部附录149条; 3、这些附录条目中,附录标题相同内容也相同的有
51项,其中一、二、三部都相同的有17项; 4、还有29条是标题相同但内容不同的。 5、通过整合解决了长期以来药典各部共性检测方法
(六)安全性控制项目大幅提升
中药:制定了中药材及饮片中二氧化硫残留量限度标准, 推进建立和完善重金属及有害元素、黄曲霉毒素、农药残 留量等物质的检测限度标准等。 化学药:加强了杂质定性和定量测定方法的研究,实现对 已知杂质和未知杂质的区别控制,设定合理的控制限度, 整体上进一步提高有关物质项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等。 生物制品:增加相关总论的要求,增订“生物制品生产用 原辅材料质量控制通用性技术要求”,加强源头控制,最 大限度降低安全性风险等。
一、安全性控制项目大幅提升
(二)重金属及有害元素检测的限量要求
2015版药典新增品种: 1、珍珠、牡蛎、蛤壳项下均规定:铅不得过5mg/kg;镉不
得过0.3mg/kg;砷不得过2mg/kg;汞不得过0.2mg/kg;铜 不得过20mg/kg。 2、昆布、海藻项下规定:铅不得过5mg/kg;镉不得过4mg/kg; 汞不得过0.lmg/kg;铜不得过20mg/kg。 3、水蛭项下规定:铅不得过10mg/kg;镉不得过lmg/kg;砷 不得过5mg/kg;汞不得过lmg/kg。 4、海螵蛸项下规定:铅不得过5mg/kg;镉不得过5mg/kg;砷 不得过10mg/kg;汞不得过0.2mg/kg;铜不得过20mg/kg。
2015版《中国药典》主要变化
主要变化包括以下七个方面: (一)收载品种大幅增加 (二)药典标准更加系统化、规范化 (三)健全了药品标准体系 (四)附录(通则)、辅料独立成卷 —— 四部 (五)药用辅料品种收载数量显著增加,标准水平
明显提高 (六)安全性控制项目大幅提升 (七)进一步加强有效性控制

甲苯
二、进一步加强有效性质量控制
注重质量控制指标的专属性、有效性; 注重中药质量控制的整体性和可控性。
增加了符合中药特点的专属性鉴别和含量 测定项,采用指纹图谱和特征图谱技术等,保 证了质量标准的有效性和可控性,为更为有效 地控制药品质量提供了技术保障。
二、进一步加强有效性质量控制
(一)根据中医药特点,控制与功效相关的药味 或成分
二、进一步加强有效性质量控制
(一)根据中医药特点,控制与功效相关的药味或成分
功能与主治: 健脾益肾,润肠通便。 用于脾肾不足,肠腑 气滞所致的便秘。
二、进一步加强有效性质量控制
(一)根据中医药特点,控制与功效相关的药味或成分
含量测定: (1)芦荟 照高效液相
色谱法测定。 本品每粒含芦荟以芦荟苷(C21H22O9)计,不得少于8.0mg。 (2)肉苁蓉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本品每粒含肉苁蓉以松果菊苷(C35H46O20)计,不得少于0.13mg。
2015版《中国药典》概况
《中国药典》的沿革:建国后我国先后出版了 十版药典,分别是 1953, 1963, 1977, 1985, 1990, 1995, 2000, 2005, 2010, 2015年版。 ➢ 1953年版:共一部,收载药品531种。 ➢ 1963~2000年版:分为一、二两部。
一、安全性控制项目大幅提升
(一)二氧化硫残留检测和限度规定 中药材反复熏蒸很容易导致二氧化硫超标,
而且在性状和颜色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不符合 中药标准的要求。
新版药典锐意加强科学监管,防止中药材 加工过程中滥用或过度使用硫磺熏蒸,从而提 升及发展绿色中药材。
一、安全性控制项目大幅提升
(一)二氧化硫残留检测和限度规定
毒素、农药残留量等物质的检测,进一步提升药品安全性。 二、进一步加强有效性质量控制
增加了符合中药特点的专属性鉴别和含量测定项,采 用指纹图谱和特征图谱技术等,保证了质量标准的有效性 和可控性,为更为有效地控制药品质量提供了技术保障。 三、新方法、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注重强化检测手段,提高检测技术的专属性,扩大先 进的、成熟的现代分析技术以及新方法的推广和应用。
二、进一步加强有效性质量控制
(二)注重中药质量控制的整体性 沉香: 特征图谱
供试品特征图谱中应呈现6个特征峰,并应与对照葯材参照 物色谱峰中的6个特征峰相对应,其中峰1应与对照品参照 物峰保留时间相一致。
二、进一步加强有效性质量控制
(二)注重中药质量控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整体性
本品每1000g含黄曲霉毒素不得过5μg,黄曲霉毒 素G2、黄曲霉毒素G1、黄曲霉毒素B2和黄曲霉毒素B1 总量不得过10μg。
一、安全性控制项目大幅提升
(五)操作人员安全控制 主要针对中药鉴别展开剂中含苯的修订
为建立绿色标准,对67个中成药标准鉴别项薄层 色谱检测中使用的展开剂进行了研究,主要涉及展开 剂中含有苯的品种。
2015版《中国药典》主要变化
(七)进一步加强有效性控制
中药:加强了专属性鉴别和含量测定项设定。 化学药:适当增加了控制制剂有效性的指标,研究建立 科学合理的检查方法。 生物制品:进一步提高效力测定检测方法的规范性,加 强体外法替代体内法效力测定方法的研究与应用,保证 效力测定方法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
2015年版的药典总体目标是进一步完善《中国 药典》结构,令药品安全保障和质量控制水平进 一步提高。以中药标准主导国际发展,以化学药 和生物制品标准接近或达到国际水平。从而令国 家药品标准体系更加健全完善,在引导我国医药 产业技术进步及优化升级中发挥更大作用。
2015版《中国药典》主要变化
(二)药典标准更加系统化、规范化 通过药典凡例、通则、总论的全面增修订,从整
2015版《中国药典》主要变化
(一)收载品种大幅增加 2015年版药典收载品种5924个,与2010版药典
相比新增品种1125个,修订品种1201个。 新版药典收录药品数量达5608个,比2010年版
药典新增1082个,覆盖基本药物目录和医疗保险 目录的大部分品种,更加适应临床用药。
2015版《中国药典》主要变化
2015版《中国药典》一部 修订情况解读
主讲人:朱晓静(山东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2015版《中国药典》概况
国家法典 质量准绳 技术标准 行业必备
《中国药典》由国家药品监 督管理部门颁布,是国家为保 证药品质量、确保民众用药安 全有效、质量可控而制定的药 品法典。可以说是药企药品研制、 生产、经营、使用和管理 都必须严格遵守的法定依据, 是国家药品标准的核心组成部 分,是最具严肃性和权威性的 药品标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