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常平中学高一年级12月月考化学试题本试卷满分为10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2010-12-23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4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铝合金在日常生活、建筑装潢、航空航天和汽车制造等方面均有着广泛的用途。
下列关于铝合金具有广泛用途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铝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高,储量丰富B.铝容易形成致密的氧化膜,抗腐蚀性能好C.铝化学性质稳定,常温下不与任何酸碱反应D.铝的冶炼技术基本成熟,可以大量生产2.硅被誉为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下列物品用到硅单质的是A.陶瓷餐具B.石英钟表C.计算机芯片D.光导纤维3.下列变化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活性炭使红墨水褪色B.雷雨天氮气与氧气化合C.氨气溶于水D.酸雨侵蚀建筑物4.下列情况会对人体健康造成较大危害的是A.用小苏打(NaHCO3)发酵面团制作馒头B.用食醋清洗热水瓶胆内壁附着的水垢C.用Al(OH)3治疗胃酸过多D.用SO2加工食品使食品增白5.黑火药是由硫黄粉、硝酸钾和木炭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爆炸时的反应是:S+2KNO3+3C =K222,该反应的还原剂是()A.C B.S C.KNO3D.S和KNO36.汽车排放尾气中含有氮的氧化物而污染大气,产生氮的氧化物的主要原因是A.燃烧含氮化合物燃料引起的B.燃烧含铅化合物引起的C.由于燃烧不充分引起的D.在气缸中氮气被氧化生成的7.铁和铁合金是生活中常见的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铁与盐酸反应,铁合金不与盐酸反应B.一定条件下,铁粉可与水蒸气反应C.不锈钢是铁合金,只含金属元素D.纯铁的硬度和熔点均高于铁合金8.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类型反应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则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区域3的是A.4Fe(0H)2+O2+2H2O 4Fe(OH)3B.2NaHCO3Na2CO3+H2 O+CO2↑C.4NH3+5O24NO+6H2OD.Zn+H 2SO4ZnSO4+H2↑9、类推思维是化学解题中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下列有关离子方程式的类推正确的是( )10.将0.4gNaOH 和1.06g Na 2CO 3混合并配成溶液,向溶液中滴加0.1mol·L -1稀盐酸。
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加入盐酸的体积和生成CO 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的是:(提示:相对原子质量Na:23 C:12 O:16 H :1 )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每小题有2个选项符合题意。
若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11、自来水可用氯气消毒,某学生用这种自来水去配制下列物质溶液,会产生明显的药品变质问题的是 A .NaNO 3 B .FeCl 2 C .NaHSO 3 D .AlCl 3 12、下列关于物质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SO 2的水溶液具有酸性、氧化性、还原性和漂白性 B 、石灰石、高岭石、石英和水晶的主要成份都是硅酸盐C 、过量铁粉加入CuCl 2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溶液中的阳离子主要是Fe 2+D 、硅是应用广泛的半导体材料,常温下易与氧气、氯气、硫酸等物质反应 13.对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A .将NaOH 溶液加到FeSO 4溶液中,生成的沉淀颜色变化:白色→灰绿色→红褐色B.金属Na投入水中,得到的溶液颜色变化:无色→红色C.SO2通入品红溶液一段时间后再加热,溶液颜色变化:红色→无色→红色D.Cu加到稀HCl中,生成无色气体14、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烧碱溶液与足量SO2反应:2OH-+SO2 == H2O+SO32-B.铝粉与烧碱溶液反应:2Al+2OH-+2H2O == 2AlO2-+3H2↑C.向氯化铁溶液中加入少量铜粉:2Fe3++Cu==2Fe2++Cu2+D.氯气通入水中:Cl2+H2O== Cl-+ClO-+2H+15、下列除杂方案正确的是16、向含0.2molAlCl3的溶液中加入了一定量的1mol/L的NaOH溶液后,生成了7.8克的沉淀,则加入的NaOH溶液的体积为:( ) 提示:相对原子质量Al: 27 O :16 H :1A .100mlB 200mlC 300mlD 400ml三、非选择题(包括17~20题,共46分)17.(共21分)(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6分)①Fe与水在高温下反应:②Fe(OH)2被氧气氧化为Fe(OH)3:③SiO2与C在高温下反应制取Si:(2)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6分)①Al(SO4)3溶液与足量的NH3.H2O:2②Si与NaOH溶液反应:③Cl2与Ca(OH)2溶液反应:(3)请用实验方法检验明矾溶液中所含有的主要离子,要求写出检验每种离子的基本操作方法、实验现象及结论。
(6分)(4)(3分)指出(不必改正)下面3个实验中各存在的一个错误:A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18.(8分)甲、乙两同学进行化学研究性学习:测定某次雨水的pH并判断某次雨水是否为酸雨。
甲同学取pH试纸用蒸馏水湿润后置于表面皿中,取雨水少量并滴几滴雨水到pH试纸上,稍许,与标准比色卡对照,测得pH为6。
由此,甲同学得出这次雨水不是酸雨的结论。
乙同学用烧杯取雨水少许,用pH试纸正确测定该雨水的pH,测得pH为5。
露置于教室中一段时间后,再测得pH为4 ;请回答下列问题:⑴甲、乙两同学上述化学研究性学习思路的可取之处是。
⑵你认为甲同学的结论是否合理并说明你的理由。
⑶请你解释乙同学的实验中先测得pH为5,露置于教室中一段时间后,再测得pH为4的原因(用化学方式式并结合文字说明)(4)酸雨形成的原因与下列那些气体有关(填代号)()A:CO2B:SO2C:CO D:NO219.(8分)有两个实验小组的同学为探究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硫的反应,都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将带余烬的木条插入试管D中,木条复燃。
请回答下列问题:⑴写出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⑵第1小组同学通过类比思维,认为C装置中发生了如下反应:2Na2O2+2SO2=2Na2SO3+O2。
该小组同学类比思维的类比理由方程式是。
实验中,若去掉B装置,将SO2直接和Na2O2反应,则不能证明实验中产生的O2是由SO2和Na2O2反应所得,原因是。
(3)第2小组同学认为Na2O2与SO2反应除了生成Na2SO3和O2外,还有Na2SO4生成。
第2小组同学的理由是。
20.(9分)某科研小组用MnO2和浓盐酸制备Cl2时,利用刚吸收过少量SO2的NaOH溶液对其尾气进行吸收处理。
(1)请完成SO2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2)已知尾气吸收的反应为Cl2+Na2SO3+2NaOH===2NaCl+Na2SO4+H2O,该反应的还原剂为_________.(3)吸收尾气一段时间后,吸收液(强碱性)中肯定存在Cl-、OH-和SO42-.请设计实验,探究该吸收液中可能存在的其他阴离子(不考虑空气的CO2的影响).①提出合理假设.假设1:只存在SO32-;假设2:既不存在SO32-也不存在ClO-;假设3:_____________;假设4:_____________②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请在答题卡上写出下表格中预期现象和结论。
本题提示:KMnO 4溶液为紫色,有强氧化性,其稀溶液还原产物为无色。
12月月考化学试题参考答案: 一、二选择题1C三.非选择题 17.(1)(2)略(每小问2分) (3)(每小点2分)①用洁净的铂丝(或铁丝)蘸取待测明矾溶液于酒精灯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若有紫色的焰色,则说明有K +②取少量的待测明矾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盐酸酸化,再加入BaCl 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则说明有SO 42- ③取少量的待测明矾溶液于试管中,滴加NaOH 溶液至过量,若先生成白色沉淀后又逐渐溶解,则说明有Al 3+(4)(每空1分)A 滴管伸入到试管内;B 加热的试管口向上倾斜;C 进气管没有伸入液面下,出气管瓶内伸入液面下18.(8分,每空2分)⑴ 通过实验的方法来解决化学问题⑵ 结论不合理。
甲同学测定雨水的pH 前将pH 试纸用蒸馏水湿润,相当于将雨水进行稀释⑶2H2SO3+ O2 ==2H2SO4 , 生成H2SO4是强酸使酸性增强⑷B D19.(8分,每空2分)(1)Na2SO3 +H2SO4 == Na2SO4 + SO2↑+ H2O(2)2Na2O2+2CO2=2Na2CO3+O2;若不用浓硫酸干燥,H2O气与Na2O2也能反应生产O2(3)Na2O2有强氧化性,可把Na2SO3氧化生产Na2SO420.(9分)(1)2NaOH + SO2 == Na2SO3 + H2O(2分)(2) Na2SO3(或SO32-)(1分)(3)①只存在ClO-;SO32-、ClO-都存在;(各1分)②(步骤2)若先变红后褪色,证明有ClO-,否则无(2分,现象和结论各1分)(步骤3)若紫红色褪去,证明有SO32-,否则无(2分,现象和结论各1分)常平中学高一年级12月月考化学试题答题卷17.(共21分)(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6分)①Fe与水在高温下反应:②Fe(OH)2被氧气氧化为Fe(OH)3:③SiO2与C在高温下反应制取Si:(2)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6分)①Al(SO4)3溶液与足量的NH3.H2O:2②Si与NaOH溶液反应:③Cl2与Ca(OH)2溶液反应:(3)请用实验方法检验明矾溶液中所含有的主要离子,要求写出检验每种离子的基本操作方法、实验现象及结论。
(6分)(注:明矾为KAl(SO4)2.12H2O )①②③(4)(3分)指出(不必改正)3个实验中各存在的一个错误:A__________ _________B ______________,C 。
18.⑴。
⑵。
⑶(用化学方式式并结合文字说明)(4)19.(8分)⑴写出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⑵类比理由方程式是原因是(3)第2小组同学的理由是20.(9分)(1)离子方程式:;(2)还原剂为_________.(3)提出合理假设.假设3:____ ;假设4:③预期现象和结论步骤2:步骤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