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经典海商法课件完美版~~海商法介绍
经典海商法课件完美版~~海商法介绍
(1) (2) (3) (4) (5) (6) 商法的一部分 民法的特别法 经济法的一部分 海法的一部分 国际经济法的一个分支 独立的法律部门
2、Characters of Maritime Law
(一)涉外性强 (二)技术性强 避碰、救助、货运、船舶结构、船员配备„ (三)风险大,法律制度特殊。
•
中世纪的海商法有两个明显的特点:
① 它与当时欧洲城市经济发展相适应,只适用于某一地 区的若干城市,尚未形成国家统一的法律; ② 当时通行的海事法集,都是私人对航海贸易惯例和海 事判例编纂的汇集。
3、海商法的历史发展概况
(1)历史发展
C.近代——国家制定海商法时期 a.进入近代,欧洲的海商法有了重大发展,主要表现在世
关于《海商法》中的船舶
1.《海商法》第3条的船舶概念 2.除《海商法》第3条外的“船舶”概念
– 如Chapter 8“船舶碰撞”中的船舶,如一方是《海商 法》第3条所指的船舶,另一方只要不是用于军事的或 政府公务的任何船艇,包括内河船或20总吨以下的小 船,应属其例。 – 如Chapter 9“海难救助”中作为救助标的的船舶,可 以是沉船、漂浮船或失控船。
2、Subject matter of maritime law
(1)海上运输中发生的特定社会关系
(2)与船舶有关的特定社会关系
狭义海商法:
是指调整海上运输关系和船舶关系的平等主体 之间的特定法律规范的总称。
(1) 海上运输中发生的特定社会关系
• 1.有关海上运输的合同关系 • 2.海上侵权关系 • 3.海上特殊风险产生的社会关系
2、International Shipping Conventions or treaties 国际海运公约、条约 3、International Shipping Customs
(International Practice)国际航运惯例
4、Other Resources of Maritime Law
我国《海商法》第5条规定:“船舶经依法登 记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有权悬挂中华人民 共和国国旗航行。船舶非法悬挂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旗航行的,由有关机关予以制止,处以罚款。”
Chapter 1
Introduction
• Section B
Sources of Maritime Law
表现形式
1、National Legislations
c. 维斯比法(Laws of Visby)。这是15世纪在瑞典果
特兰岛维斯比城编纂的,它继承了《奥列隆惯例集》 的传统,在波罗的海和北海沿岸广为流行。
d. 此外,英国的海事黑皮书(Black Book of the
Admiralty)汇集了英国法院的判例和所适用的习惯, 对欧洲各国都有一定影响。
Art.4 of CMC
沿海运输权
•
“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之间的海上运输 和拖航,由悬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船 舶经营。但是,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 的除外。 非经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批准,外国籍 船舶不得经营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之间的 海上运输和拖航。”
•
船舶航行权
《海洋法公约》第92条规定:“船舶航行应 仅悬挂一国的旗帜。”该公约第91条同时规定: “每个国家应确定对船舶给予国籍、船舶在其领 土内登记及船舶悬挂该国旗帜的权利的条件。”
(2)与船舶有关的特定社会关系
• 1.船舶物权 • 2.船舶租用 • 3.船舶的法律地位 • 4.船舶安全 • 5.船舶管理
•也有学者认为,海商法的调整对象主要有三大方面:
•1.海上运输当事人。
(船舶所有人)和(货主)之间的关系: 船舶所有人会涉及船舶所有人和其雇佣人员或船舶所 有人和承租人; 货主会涉及托运人和收货人。
中国海商法的制定
•1992年11月7日,由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
十八次会议通过,1993年7月1日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 法》,是新中国诞生以来,历时40多年,经过几代人的努力, 吸收“众法之长”而形成的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
海商法 Maritime Law
参考书目:
• 司玉琢主编,海商法学案例教程,知识产
权出版社2003 1. 郭萍、韩立新等《航运业务与海商法》大 连海事大学出版社; 2. 张动亮编,《海商法新论》台北五南图书 出版公司 3. 吴焕宁主编《海商法》 4. 张湘兰等主编《海商法论》武汉大学出版 社 5. 郭瑜著《海商法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Art.2(1) of CMC
• “Maritime transport” as referred
to in this Code means the carriage of goods and passengers by sea,
including the sea-river and riversea transport.
The term “ship” as referred to in the preceding paragraph shall also include ship’s apparel.
Art. 3 of CMC
“本法所称船舶,是指海船和其他海上移 动式装置,但是用于军事的、政府公务的船 舶和20总吨以下的小型船艇除外。 前款所称船舶,包括船舶属具。”
b. 该委员会成立后,为海商法在国际上的统一先后制定了 《1910年碰撞公约》,《1910年救助公约》,《1924年海牙 规则》,《1924年约克—安特卫普规则》(后经1950年、 1974年、1990年及2004年四次修改)以及《1968年维斯比规 则》等。
c. 1948年联合国国际海运会议上决定成立政府间海事协商组织 (IMCO),现称国际海事组织(IMO)
between the port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shall be undertaken by ships flying the national fla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except as otherwise provided for by laws or administrative rules and regulations.
界海运发达国家为了适应航海贸易的需要,根据较为通行 的习惯法,相继制定了本国的海商法。
b.随着航海贸易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在19世纪后半叶,由
于机动船舶的普遍使用,使得海上运输越来越国际化,而 随着各国航运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海事立法却越来越国内 化,从而导致了各国海商法在形式上和内容上的不统一, 并形成了不同的海商法体系
3、海商法的历史发展概况
(1)历史发展
• D.现代——海商法国际统一化时期
a. 随着海商法成为独立的法律部门,促使国际海商法从国际法 中分立出来。鉴于海商法的特殊性和国际统一的要求,1897 年在国际法学会中成立了国际海事委员会(Comité Maritime InternationalCMI)
Ship’s Apparels,指附属于船舶的各种用具或 机械,如锚链、罗经、救生艇、起货机等。船舶属 具的范围,以每条船舶属具清单为准。
《海商法》中的“海上运输”适用情况:
1.Chapter 4 “海上货物运输合同”,既不适用于 内河货物运输,也不适用于沿海货物运输;《国内 水路货物运输规则》 2. Chapter 5 “海上旅客运输合同”,不适用于 内河旅客运输,但对沿海旅客运输并没有排除适用, 只是承运人的赔偿责任限额的规定不适用沿海旅客 运输,适用交通部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间 海上旅客运输赔偿责任限额规定》。
Art.1 of CMC “This Code is enacted with a view to regulating the relations arising from maritime transport and those pertaining to ships, to securing and protecting the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maritime transport, economy and trade.”
参考书目:
6. 张丽英《海商法-原理、规则、案例》清华
大学出版社 7. 《中国海商法年刊》,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 8. 《中国海事审判年刊》,人民交通出版社 9. 《海商法研究》,法律出版社 10.杨良宜系列航运实务丛书 11.William Tetley, International Maritime a.2 of CMC
• “本法所称海上运输,是指海上货物运输和
海上旅客运输,包括海江之间、江海之间 的直达运输。 本法第四章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的规定, 不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之间的海上 货物运输。”
Art.4(1) of CMC
沿海运输权
• Maritime transport and towage service
Chapter 1
Introduction
• Section A
Definition and Subject Matter of
Maritime Law 调整对象
1 、 Definition of maritime law/law of admiralty
调整特定的海上运输关系和船舶关系的法律规 范的总称。
•2.海上运输的船舶和货物。-CMC所调整的客体 •3.船舶可航水域。
主要指公海、沿海、港湾、内河和内湖等。
Scope of Application 适用范围
• 1.适用主体 • 2.适用客体:船舶、货物 • 3.适用水域 • 4.适用内容:
(1)海上运输法 (2)海上保险法 (3)海上侵权法 (4)损害赔偿法
Art. 3 of CMC
“Ship” as referred to in this Code means seagoing ships and other mobile units, but does not include ships or craft to be used for military or public service purpose, nor small ships of less than 20 tons gross tonn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