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项目申请书模板

项目申请书模板

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立项申请书项目名称所属专项申报单位申请者联系电话组织部门起止年限填报日期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二ΟΟ七年元月制填报说明请不要修改本申请书模板中表格的结构,结构的改变可能导致申报系统拒绝受理。

1.本申请书适用于向市科委申报各类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2.立项申请书由项目的主承担单位填写,经项目组织部门或区县(自治县、市)科委审查同意(盖章)后,一般项目一式五份,重点项目一式七份,重大项目一式七份(含可行性研究报告),且重点项目以上需查新报告,并附申报软盘一张报送重庆市科委。

3.立项申请书所列内容都要据实填写,简明扼要,外文名词同时用外文和中文表达,第一次出现时,外文名词要写全称和缩写,再出现同一词时可以使用缩写。

4.立项申请书中未列但需说明的内容可加附页,相关技术文献、证明文件等材料应作为附件一同上报。

5.项目研究内容、主要技术和经济指标、成果提供方式、进度安排等内容,将成为项目任务书的主要内容,请慎重填写。

6.项目组主要研究人员应在申请书上亲自签名以示同意合作。

7.立项申请书一律要求用A4纸张打印,否则不予受理。

8.所有申报材料恕不退还,请注意留底。

9.申报单位是重庆市内注册的独立法人单位,具有为项目实施提供良好的科研条件和充足匹配经费的能力。

10.申报的科技项目应符合重庆市科委发布的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要求,并在重庆市内实施。

11.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分三个层次给予资助:重大项目(100 万元以上)、重点项目( 30-60 万元)、一般项目(10-20 万元)。

12.项目负责人具有良好的信誉和完成项目的能力,无逾期未结题的科技项目,在研科技项目不超过 1 项,且同一年度内只能申请 1 项市级科技项目。

13.项目负责人应当具备《重庆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规定的基本条件。

一、主要研究内容(限150字内)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限150字内)创新点及可能获得的成果和知识产权二、项目主要研究人员(含主要合作单位参加人员)4三、项目立项的必要性及市场需求分析1.项目技术攻关的必要性混凝土已成为应用最广、用量最大的结构工程材料,但混凝土过大的收缩一直是困扰混凝土工程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收缩引发的裂纹,不仅影响混凝土结构的美观、降低混凝土结构的刚度、影响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而且严重时对混凝土结构性能有很大的破坏作用,甚至出现工程质量事故。

近年来高性能混凝土( HPC)及高强混凝土( HSC)的大规模工程应用,又使得混凝土收缩开裂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这是因为高性能混凝土( HPC)及高强混凝土( HSC)要求高强度、高流动性和高耐久性,为了达到 HPC的这些良好性能, HPC的拌和水量减小,水泥用量增加,并且加入了具有反应活性的细掺料 ( 如硅灰和矿渣微粉等 ) 和外加剂 ( 如超塑化剂和高效减水剂等 ) ,这些措施在提高 HPC强度、抗渗性和耐久性的同时也增加了混凝土的自收缩和干燥收缩,使混凝土开裂可能性进一步加大。

另一方面,建筑节能的推进加快了轻质墙体材料,如加气混凝土、轻集料混凝土的应用,虽然这些墙体材料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生产成本低廉,但收缩则比传统采用的烧结墙体材料大,由此引起的建筑物外围护结构开裂的机率增加,围护结构开裂在影响建筑物的外观质量、耐久性和节能效果的同时,也可能引起更为严重的工程质量事故。

这些新型墙体材料易收缩开裂的特性也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这些墙体材料的推广应用。

如何减少或防止混凝土及其制品因收缩而产生的开裂,一直是国内外研究者感兴趣的课题,也是当前建筑工程界和建筑材料生产厂家急于想解决的问题。

目前采用的方法主要有两大类: 1) 通过建筑构造手段来进行解决,如设置接头的方法,让收缩变形主要发生在接头附近,以减少其他区域产生裂缝的可能性,但安装这样的接头费用昂贵,特别不适用于垂直的结构如墙、柱等。

而且这种方法仅仅是使收缩变形的区域相对集中,而不是减少产生收缩。

2) 改善材料性能,目前采用的方法有改变混凝土或制品的组成、生产方法,由于混凝土结构的开裂危害性非常大,目前从材料性能改善角度降低混凝土收缩开裂的技术相对较多,如改变混凝土中水泥用量和集料类型以及加强养护,但目前使用较多的是在混凝土搅拌时加入膨胀剂、纤维和加强养护方式。

在混凝土中掺加膨胀剂已成为解决混凝土干缩的重要途径,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补偿收缩混凝土、自应力混凝土及无收缩自流型灌浆材料等;在混凝土中添加纤维,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减少干燥收缩造成的裂缝量,但是纤维价格昂贵,而且存在与混凝土的相容性问题,制约了纤维混凝土的大量推广;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和浇水等养护施工措施仅仅能推迟收缩变形的产生,但不能真正减小最终收缩值,最近有人提出“内部养护”概念,即在混凝土中掺入水饱和轻质集料替代普通集料,这种集料空隙率比较高,内部有储蓄水,在水泥水化过程中可以释放并供应所需水量以避免或减少自干燥的发生。

这些方法虽然一定程度上可控制混凝土及其制品裂纹的产生量和时间,但存在成本显著增加,或混凝土施工和质量控制难度增加,或存在使用受限等不足,因此减少混凝土及其制品收缩的新技术、新材料和新方法为大家广泛关注。

液体。

在人们开始关注混凝土收缩危害时就开始有人研究减缩剂及其类似外加剂,通过降低混凝土孔隙水表面张力的外加剂使用,使得因水化或因干燥而使混凝土中水总量减少时,毛细孔收缩压力引起的收缩应力显著降低,从而降低混凝土收缩而起到减少开裂的作用,国内外都将这类外加剂称为减缩剂,相比于其他改善混凝土及其制品开裂的方式,使用减缩剂具有很多优点,可像普通混凝土外加剂一样方便掺入混凝土中,其掺量比膨胀剂小,在 2~ 3%之间,通常碱含量比较低;由于减缩剂是水溶性液体,能在混凝土中均匀分散,克服了纤维与混凝土相容性问题;特别是相比于其他方法的减缩防裂效果还存在争议的情况下,减缩剂使用可降低混凝土及其制品收缩 30%以上,这足以防止绝大部分因收缩引起的开裂现象出现。

正是由于减缩剂这些特殊效果,已成为国内外混凝土辅助材料研究的新热点,特别在我国工程建设规模如此宏大的现阶段,我国也有较多研究单位甚至企业开展减缩剂的研究开发,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个别厂家已进行试生产。

但减缩剂的研究与应用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 1) 国内目前还无厂家进行减缩剂规模化生产,甚至国外一些大的混凝土外加剂公司也只是在宣传资料上介绍其减缩剂产品,通常连样品也无法提供,因此减缩剂生产技术与工艺的实用化是减缩剂研究与应用首先应解决的问题; 2) 国内能提供的减缩剂价格每吨高达 2 万元,国外产品价格更高,低成本减缩剂生产技术是减缩剂推广应用的关键问题之一; 3) 目前国内外减缩剂生产多采用高挥发性组分,不论是生产和使用过程中高挥发组分的控制是使得减缩剂成为绿色建材产品的难点之一; 4) 目前所有开发的减缩剂,包括本项目申请单位开发的在内,都存在与其他混凝土外加剂相容性的问题,即使用了减缩剂将会影响其他混凝土外加剂的使用效果,如影响减水剂减水效果,因此改善或避免减缩剂和其他混凝土外加剂存在的相容性问题,是减缩剂应用必须解决的问题。

项目申请单位重庆市江北特种建材有限公司和重庆大学较早就开始关注混凝土及其制品收缩开裂问题。

重庆市江北特种建材有限公司是我国混凝土膨胀剂最大生产厂家之一,多年来围绕改善混凝土收缩开裂,开发了多种规格和不同性能的膨胀剂,减缩剂也是最近考虑开发的产品。

重庆大学一直与重庆市江北特种建材有限公司有广泛的合作,特别在混凝土外加剂方面的合作非常紧密,重庆大学近年来在减缩剂的研究开发上获得比较大的突破,“聚丙烯酸盐类减缩剂及其制备方法” 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本申请项目正是发挥重庆市江北特种建材有限公司在混凝土外加剂生产和应用上的优势,以重庆大学的专利技术为核心,通过关键技术的研究实现减缩剂的工业化生产;同时以聚丙烯酸盐类减缩剂可使用低挥发性组分甚至水溶液组分的优点,开发出低或无挥发性组分的减缩剂;通过复合和应用技术研究,达到减缩剂的低成本高效利用技术。

本项目因具有专利技术将会促进我市外加剂行业的减缩剂产品在国内领先地位,新型减缩剂的开发应用为我市重要工程结构质量控制和建筑节能推进提供了一条新的简便有效途径,也有利于促进项目申请单位成为国内外加剂品种最为齐全的生产厂家之一,提升我市新材料产业在国内同行中的地位。

2.项目的市场需求分析减缩剂最初开发目标是用于混凝土结构,但可开拓的市场是水泥基建筑材料制品和压蒸硅酸盐建筑材料制品,现采用的为内掺形式,项目研究还将开发涂刷使用形式。

按 06 年重庆预拌混凝土 1500 万立方米中的 1/10 用于较重要混凝土结构,一般情况下混凝土用水量为150—200kg/m3,减缩剂掺量为混凝土拌和水的2%左右,则减缩剂年用量将达到 4500 吨,如果以本项目开发的减缩剂用量降低为每立方米混凝土 1.5kg ,则年需求2250 吨。

重庆市每年各类墙体材料制品超过 2000 万立方米,也按 10%可使用减缩剂外涂,用量按每立方米 0.5kg 计算,则年需求 1000 吨,仅重庆近期就存在 3000 吨以上的市场,按每吨1.5 万元计算,可形成年产值近 5000 万元的产业。

全国减缩剂的近期市场容量在 6 万吨以上。

随着对建筑工程质量和建筑节能要求的提高,减缩剂的用量将呈快速增长趋势,如使用比例上升至 20%,重庆市就有上亿元的市场需求。

减缩剂另一巨大的市场需求是建筑再装修工程,目前已建建筑5-10 年就需要进行再装修,再装修引起的墙体开裂也是很多情况下难以克服的问题。

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重庆市场都有较大的市场需求,而且将呈逐渐增长趋势。

减缩剂在结构工程中的使用虽然要增加成本,但考虑到减缩防裂效果,相比其他方法仍有一定的竞争力。

以本项目开发的减缩剂,每立方米混凝土减缩防裂成本为45 元计算,目前减缩防裂成本相对比较低的膨胀剂,按膨胀剂每立方米混凝土掺量40kg,每吨膨胀剂1200 元计算,则每立方米减缩防裂成本为 48 元,但膨胀剂使用还需要加强养护,总成本比减缩剂的高;但如果以成本比较高的纤维减缩防裂技术进行对比,减缩剂的经济优势则比较明显,按每立方米纤维掺量 0.9kg (有机纤维),每吨纤维 6 万元,则每立方米混凝土减缩防裂成本达到 54 元。

减缩剂由于使用方便,施工控制要求低,此外减缩剂还可以用于已生产的建材制品和已建混凝土结构,这是其他减缩防裂技术所无法相比的。

因此减缩剂将会被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单位和建筑材料制品生产厂家快速接受。

四、相关领域国内外技术现状、发展趋势及申报单位现有工作基础(重点、重大项目还需提供查新报告)1.国内外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减缩剂的作用原理是其有效组分存在于混凝土中孔隙水内,在因水泥水化和干燥以及其他原因使得混凝土中水分减少时,通过降低混凝土孔隙,特别是毛细孔水的表面张力,从而降低因收缩引起的收缩应力,避免因过大收缩引起混凝土的开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