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麻方法
不稳定,光、久贮、热、高压减效 酯类短效局麻药,假性胆碱酯酶水解 无刺激,作用快、短、弱 局麻用于神经阻滞、硬膜外、脊髓麻
醉。穿透力弱,不适用于表面麻醉 有镇静、镇痛作用,用于全身麻醉和
急性疼痛。可与静脉全麻药、吸入全 麻药或镇痛药合用,施行普鲁卡因复 合全麻 较易过敏,皮试! 成人一次限量为1 g
能可逆地阻断神经冲动的产生和 传导,在意识清醒的条件下引起 有关神经支配的部位出现暂时性、 可逆性感觉丧失的药物。
局麻药 作用特点
阻断所有神经 阻断顺序:痛(感觉)→植物→
运动 仅影响动作电位 抑制心肌→平滑肌→骨骼肌 可逆 活动依赖性(使用依赖性,use
dependence)
理想条件 Ideal condition
毒性反应 高敏反应 特异质反应 变态反应 局部组织损伤
毒性反应的原因
1.单位时间内用药量、容积过大 2. 误入血管 3. 注射部位血管丰富或有炎症反
应 4. 病人体弱,病情严重 5. 其他:未用肾上腺素、pH影
响、肝药酶诱导药影响等
毒性反应的预防
酯类长效局麻药 耐高压,久贮变混 作用慢、强、久,麻醉效价为普鲁卡
因10倍。穿透力强,表麻好。 用于表麻、神经阻滞、硬膜外和脊髓
麻醉。 毒性大!不单用于浸润麻醉 成人一次限量表面麻醉为40mg,神经
阻滞为80mg
利多卡因 (lidocaine)
酰胺类,稳定,肝酰胺酶水解 起效快,中效,穿透力强,弥散广,
感,出现“脱抑制现象”。 若处于全麻状态或合用中枢抑制药,
抑制表现易被隐藏。
临床应用:
表面麻醉、 浸润麻醉、 神经传导阻滞、 硬膜外阻滞、 蛛网膜下隙阻滞(腰麻)
局麻药的吸收、分布
1.吸收与分布:局麻药吸收的量和 速度决定于血药浓度,它受下列因素 影响:
药物剂量:血药峰值浓度与一次注药的剂 量成正比。
局麻药的理化性质和麻醉效能
1、离解常数(pKa) pKa愈大,起效时间愈长,弥散性能 愈差
2、脂溶性 脂溶性愈高,局麻药的麻醉效能
愈强 3、蛋白结合率
蛋白结合率愈高,作用时间愈长
(一)局部麻醉作用
阻滞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与神经类别、剂量、浓度、刺激强度 有关)
神经阻滞特点: ❖ 无髓神经阻滞早于有髓神经 ❖ 与直径粗细有关
极小量局麻药引起严重毒性反应。 极少见,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表现为:惊厥、喘息、惊恐感、 循环虚脱
有此反应不应再用(包括同类局 麻药)
4、变态反应(过敏反应):
酯类多见。 ❖ 表现:轻者皮肤斑疹、水肿; 重者支气管痉挛、肺水肿、循环 衰竭 ❖治疗:①停药;②心肺复苏;③ 维持循环。 ❖皮试假阳性达40%,要询问过敏 史。酯类过敏可改用酰胺类。
DA20-40mg或间羟胺0.5-5mg; 抗心律失常 严重者进行心、肺、脑复苏
2.高敏反应:
病人接受小剂量(<1/3、2/3)局 麻药,可突然出现晕厥、呼吸抑 制甚至循环衰竭等毒性反应先兆。 是一种个体差异。同一病人不同 病理状态也有差异。
诱因:脱水、酸碱平衡失调、 感染、室温过高等。
3.特异质反应:
❖ (钝性感觉 — 锐性感觉 — 植物神经 — 运动神经 ) ❖ 痛觉---冷热---触觉---深部感觉---运动 神经 ❖ 可逆性
(二)吸收作用
中枢神经系统:
❖ 低浓度——有镇静、抗惊厥作用 ❖ 高浓度——中毒时先兴奋后抑制 眩晕、烦躁、震颤→神志错乱、惊厥→
昏迷、呼吸麻痹 由于中枢抑制性神经元对局麻药更敏
局麻药的作用机制
主要影响动作电位,对静息电位无影响 在钠通道内口阻止钠离子的内流 在钠通道内侧的作用点是位于α亚单位的
第Ⅳ区的S6节段上的氨基酸残基 具有使用依赖性(use dependence) (频率依赖性)即神经组织受到的刺激频
率越高,开放的通道数目越多,受阻滞 越明显,局麻作用越强。
局部麻醉
大纲要求
局麻药的分类(掌握) 局麻药理化性质和药理特性(理解) 各种常用局麻药的特点和用法(掌
握) 局麻药毒性反应的原因(掌握) 局麻药毒性反应的预防和治疗(掌
握) 各种局部麻醉方法的特点(熟悉)
局部麻醉药
局麻药 (local anesthetic)
是局部应用于神经末梢或神经干,
5、局部组织损伤——神经毒性
❖ 临床常用的局麻药对正常神经组织没 有刺激和毒性。
❖ 但实用浓度比理论上最低麻醉浓度大 7倍,若在神经或神经束内直接注射, 浓度过高或与神经接触时间过长,可 引起功能和结构的改变
❖ 诱因:原有神经系统疾病,神经细胞 对麻醉药敏感,脊髓外伤、炎症等。
普鲁卡因(奴佛卡因,procain)
水溶液稳定 局部刺激性小 作用快、强、时效适当 穿透力强(可用于表面麻醉) 不易被吸收,低毒 不易过敏、无快速耐受性 只阻滞感觉神经
局麻药的分类
根据中间链不同分类: ❖ 酯类:普鲁卡因、氯普鲁卡因、丁卡因 ❖ 酰胺类: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甲哌卡因
丙胺卡因、依替卡因
根据作用时效分类: ❖ 短效:普鲁卡因、氯普鲁卡因 ❖ 中效:利多卡因、甲哌卡因、丙胺卡因 ❖ 长效:丁卡因、布比卡因、依替卡因、 罗哌卡因
作用部位:与该处血供是否丰富有直接关 系,血供越丰富,局麻药吸收越快。
麻药性能:酯类局麻药能使注射区血管明 显扩张,故能加速局麻药吸收。
血管收缩药:在局麻药中添加少量肾上腺素 (1:20万)可使血管收缩,延缓麻药吸收, 延长局麻药作用时间并减少毒性作用。
局麻药的生物转化和清除
生物转化和清除:
局麻药的不良反应
增强机体耐受性
使用安全剂量(浓度、容积)
加入血管收缩药
注药时回抽 ,避免血管内意外给药
警惕中毒先兆:突然入睡、多语、惊恐、 抽搐
麻醉前纠正病人病理状态:高热、心衰贫 血、酸中毒。
术中避免缺氧和CO2蓄积
毒性反应的治疗
停药、给氧、维持呼吸; 烦躁、惊厥——iv. 地西泮;吸氧;
人工呼吸;肌松药+气管插管+人工 通气 监测循环、体温(惊厥可致中枢性 高热)——防止脑缺氧; 低血压——iv.麻黄碱10-30mg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