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教学设计部编版二下识字1《神州谣》第二课时教案宁夏银川市兴庆区第三小学刘静教学目标:1.认识15个生字,会写2个字“民、族”。
2.在语言环境中初步感受奔涌、长、耸的表达效果。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全文。
读记课后的八个四字词语。
教学重难点:1.在语言环境中初步感受奔涌、长、耸的表达效果。
2.会写2个字“民、族”。
教具准备:多媒体、学生准备图片、地图。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音乐欣赏:《大中国》2.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3.学习“州”字。
(1)猜字谜“州”,“细雨分落一川里”。
(2)播放自制视频“州字的演变过程”。
让学生感受它象形字的特点和中国汉字的魅力。
(“州”原指河流或水中间的小块陆地,仔细观察“州”的甲骨文,你发现了什么?让学生发现它象形字的特点,既激发了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又培养了他们认真观察和联想的能力。
)(3)联系生活经验给“州”字扩词。
指名学生说说你知道中国有哪些带州字的城市名?复习检查。
开火车认读,复习上节课会认的生字。
1.带拼音读。
zhōu yáo yǒng fēng sǒng wān神州谣长江涌珠峰耸台湾长城长géxiáyǔlùyìnóng qífán róng隔海峡与大陆情谊浓齐奋发繁荣2.去拼音开火车读。
3.读韵文,巩固生字。
(设计意图:把生字藏在一首新编的韵文里,看学生是否还认识?)神州大地,山川壮丽。
黄河长江,奔涌不息。
宝岛台湾,隔海相望。
中华民族,奋发图强。
学习课文一、学习第一小节。
1.男生读。
2.全班自由读。
思考:这一小节讲了什么?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3.指名回答,练习读。
4、分组读。
二、学习第二小节。
(一)齐读第二节。
黄河奔,长江涌,长城长,珠峰耸。
(二)屏幕出示要求。
思考、回答:这一小节写了哪些壮美的山川?请你用-------在书上画出来。
它们各有什么特点?用△画出来。
(三)请一名学生同时在白板上演示、回答。
(生:分别写了黄河、长江、长城和珠峰这4种景物,它们的特点分别是奔、涌、长、耸。
)(四)在教师指导下,分别用三种方法感受“奔、涌、长、耸”在句中的表达效果。
1、先回顾理解句中的关键字的几种常见方法,接着指导学生用查字典、扩词、看图片这三种方法分别感受“奔”在句中的意思,(设计意图:教师先“扶”后“放”,为下一环节学生在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感受的基础上进行高效的小组合做学习打基础。
)(1)A指名学生初次用句式说:你从“黄河奔”的“奔”字感受到黄河----------------------------------------。
师:你是用什么方法学习的?生:查字典。
师:除了查字典,理解句中的关键字还有什么方法?指名生说。
(2)屏幕出示学法指导:理解句子中关键字的方法有:A查字典理解B扩词C通过插图或图片来理解(3)师指导学生运用第2种组词和第3种看图片这两种方法来体会“黄河奔”在句中的表达效果。
①指名学生先用“奔”组词,然后把词语放入用句式中试着用组词的方法说一说,第二次感受“黄河奔”中“奔”字在句中的表达效果。
生:奔(飞奔、奔腾、狂奔、奔流入海、奔腾不息等)生:我从“奔”字感受到黄河----------------------------------------。
②师出示黄河的图片,请学生用句式说话。
生:我从图片感受到“奔”黄河--------------------------------------。
(设计意图:先组词,再用句式说话,有梯度,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
把看图片说感受安排在前2种方法之后,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避免了“先入为主”的现象,提高了学习效果。
)2、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感受第2节中剩下的3个关键字“涌、长、耸”在句中的表达效果。
(1)大屏幕出示合作要求,读一读。
学生四人为一小组,先独立思考,然后在本组内交流。
(设计意图:大屏幕出示合作要求并读一读的目的是强化学习的目标和要求,避免合作学习的无序;先让学生确定本小组选择用哪一种方法进行学习,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达到合作提效的目的。
教师根据分组情况发头饰,激发低年级学生的学生兴趣。
)(3)小组充分交流。
(4)幻灯出示,分小组汇报。
①查字典小组汇报。
先指名大致说出字典里“涌、耸”的意思。
再按照句式汇报。
我从“涌”字感受到长江。
我从“长”字感受到长城。
我从“耸”字感受到珠峰。
(设计意图:查字典和组词小组汇报时先说说自己查到的字典解释和组的词,再谈感受,使本环节的学习有层次、深入、扎实,更值得其他小组的同学互相学习和借鉴。
涌:水从下向上冒出。
耸:高大、笔直地挺立。
)长江涌:汹涌澎湃奔涌向前珠峰:耸高耸、耸立、挺拔耸立高耸入云)②扩词小组汇报。
先指名为“涌、耸”扩词,再汇报说感受,其他同学补充交流。
3.指导朗读第二小节。
(1)想一想,这个小节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指名说。
(激动、自豪、赞美)(2)第一、第二小节连起来指名读、示范读、自由练习读、分角色读,再次指名读,检查朗读效果。
(设计意图:多种形式的读,加上教师的指导范读,使读的方式多样,在指导和学习中提高学生读的效果。
)4、拓展,深化学习内容,进行课堂多媒体游戏《小鱼找朋友》。
(1)大屏幕出示要求:你能仿照课文第二节,在()里选择一个字,概括出祖国这些著名山川的特点,帮小鱼找到好朋友吗?(2)指名一学生在白板上演示后,其他同学做课堂练习的连线题。
看谁能给小鱼找到好朋友。
黄山(奇),泰山(雄),青城(幽)。
西湖(美),漓江(静、清、绿),怒江(险)。
作者兴庆三小(设计意图:用游戏的方式声音、形象并茂,加上学生的白板操作,间接复习了四种景物及其特点,强化了学习目标,突出了教学重点,同时为后面环节的理解、背诵打下了基础。
)三、学习第三小节。
1、出示句子指名读、齐读。
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是一家。
2、大致知道大陆与台湾、台湾海峡的位置。
(请学生上台在白板的地图中指明。
看图大致理解“海峡”的意思。
3、鼓励学生质疑:你对这一小节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提出来?(学生提出的问题有:“海峡”指什么?台湾与大陆之间隔着哪个海峡?为什么台湾离大陆那么远,还说它们是一家人?为什么台湾一直到现在还没有回到祖国的怀抱?)4、同学和老师共同答疑。
5、认识“峡”字。
引导学生发现“峡”左形右声,形声字的特点。
利用换偏旁的办法引出“峡”的形声字,比如“侠”“狭”。
(设计意图:本篇课文是识字,本节课认识了象形字、形声字,激发了学生认识、学习汉字的兴趣,通过组词、换偏旁,让学生加深了对生字的理解,并借助汉字的特点认识更多的生字。
)6、指导朗读。
(1)这一小节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有点遗憾、主要是饱含期盼的语气来读)。
(2)指名读、示范读、自由练读、齐读。
四、学习第四小节。
1.白板出示相关图片,让学生猜与画面内容相对应的是课文哪个小节?为什么?相机理解“繁荣”和56个民族团结一心,才把祖国建设得这样繁荣昌盛。
2.相机出示第四小节,指导朗读。
用有精神、激动、自豪的语气。
3..指名读、分组读、自由读。
4、学写生字“民”“族”。
(1)生先观察、指名说书写要点。
(书写要点:“民“上窄下宽,竖提要直,第五笔的斜钩要呈弓形,写得舒展有力;“族”左窄右宽,“方”的笔顺是点、横、横折勾、撇。
右边的三个横长短不同。
)(2)师在黑板上范写,学生观察,在田字格里练习写字。
(3)生书写,师指导。
五、朗读并背诵全文。
1. 划句断,学生练读,师在白板上一边划全文的句读,,一边请学生自由练习读,感受与三字经形式原文的不同。
2.指名读。
我神州,称中华,山川美,可入画。
黄河奔,长江涌,长城长,珠峰耸。
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是一家。
各民族,情谊浓,齐奋发,共繁荣。
3.分组读。
4.齐读全文。
5.试着选择自己喜欢的句读形式背诵全文,指名、分组、全班背诵。
六、读一读、记一记课后的四字词语。
A 华夏儿女炎黄子孙B、神州大地巍巍中华C、民族团结世界大同D、奋发图强繁荣昌盛1.试着鼓励学生找出每组词语内容上的规律和联系,帮助记忆?2.自由读,试着背诵。
3.同桌对读,练习背诵。
(设计意图:发现规律再进行记忆,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联想能力,促进读和记忆的效果。
但学生能发现几点就说几点,一点都没发现也没关系,不做硬性要求。
)4、试集体背诵。
七、小结全文。
今天,我们欣赏了黄河、长江、长城、珠峰这四种祖国最具有代表性的美丽山川,了解了宝岛台湾与大陆不可分割的血脉亲情,感受了56个民族亲如一家,共同建设祖国的豪迈精神。
我们,真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感到骄傲!2018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