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科综合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下列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1.用15N标记大肠杆菌的DNA,然后放到14N的培养基中培养,连续培养三代(复制了三次),在最后一代大肠杆菌中含15N的DNA分子占该代DNA分子的总数的比例为()A.1/16B.1/8C.1/2D.1/42.大肠杆菌中某蛋白质分子由m条肽链构成,共有n个氨基酸,则该蛋白质分子含有的肽键数以及控制其合成的基因至少含有的脱氧核苷酸数目依次是()A.n-m,6mB.n-m,3nC.n-1,6nD.n-1,3n3.基因型AabbCcDd和AaBbCcDd的个体杂交(遵循自由组合规律),则后代基因型和表现型数目分别为()A.27;8 B .27;16 C.54;16 D.36;164.既可以发生于无性生殖过程中,又可以发生于有性生殖过程中的是()①.基因突变②.染色体复制③.基因重组④.染色体变异A.①②④B. ①②③C. ②③④D.①②5.右下图为某家系遗传病的遗传图解,该病不.可能是()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C.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D.细胞质遗传病(线粒体中DNA上基因控制)6.如下图所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在培养有R型细菌的A、B、C、D四支试管中,一次分别加入从S型细菌中提取的DNA、DNA和DNA酶、蛋白质、多糖,经过培养,检查结果发现有R型细菌转化的是()7.如图所表示的一些物质或概念间的从属关系不正确的是()X Y ZA 干冰氧化物纯净物B 离子化合物电解质化合物C 淀粉溶液胶体分散系D 置换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8AA.常温下,1L0.1mol·L-1的 NH4NO3溶液中氮原子数为0.2N AB .1 mol 羟基中电子数为10N AC .在反应KIO 3+6HI===KI+3I 2+3H 2O 中,每生成3 molI 2转移的电子数为6N AD .常温常压下,22.4L 乙烯中C —H 键数为4N A9.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饱和氯水中Cl -、NO 3-、Na +、SO 32-B .113100.1)(--+⋅⨯=L mol H c 溶液中 C 6H 5O -、K +、SO 42-、Br - C .Na 2S 溶液中 SO 42-、K +、Cl -、Cu 2+D .pH=12的溶液中 NO 3-、I -、Na +、Al 3+10.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将Al 条投入NaOH 溶液中:Al+OH -+H 2O===AlO 2-+H 2↑B .铜溶于稀硝酸中:Cu+4H ++2NO 3-====Cu 2++2NO 2↑+2H 2OC .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HCO 3-+OH -====CO 32-+H 2OD .向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与之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稀醋酸:CO 32-+CH 3COOH====CH 3COO -+HCO 3-11.下列关于反应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若反应A====B △H<0,说明A 物质比B 物质稳定,分子内共价键键能A 比B 大B .144216)()()()(-⋅-=∆+===+mol kJ H s Cu aq ZnSO aq CuSO s Zn ,则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C .101kPa 时,2H 2(g)+O 2(g)===2H 2O(g) △H=–QkJ ·mol -1,则H 2的燃烧热为121-⋅mol QkJD .123.57)1()()(--+⋅-=∆===+mol kJ H O H aq OH aq H ,含1 mol NaOH 的氢氧化钠溶液与含0.5molH 2SO 4的浓硫酸混合后放出57.3kJ 的热量12.X 、Y 、Z 、W 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
若Y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W>Z>Y>XB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Z>W>XC .4种元素的氢化物中,一定只含有极性共价键D .4种元素的常见单质中,只有Z 的单质常温下为固体13.向某稀HNO 3和Fe(NO 3)3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铁粉,产生无色气体。
该气体遇空气变红棕色,溶液中Fe 2+浓度和加入Fe 粉的物质的最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稀溶液中HNO 3和Fe(NO 3)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A .2 : 1 B. 1 : 1C. 4 : 1D. 3 : 1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4.质量为2.0kg 的物体,以2.0m/s 的速度在光滑水平面上向左滑行,从某时刻起受到一个向右的水平力作用,经过一段时间后,滑块的速度方向变为水平向右,大小变为4.0m/s 。
在这段时间内该水平力对物体做功为 ( )A .4JB .8JC .12JD .16J15.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以a=2g的加速度竖直向下加速运动,则在此物体下降h高度的过程中,物体的()A.重力势能减少了2mgh B.动能增加了mghC.机械能保持不变 D.机械能增加了mgh16. 水平放置的两金属板,分别用电池的两极相连接,当平行金属板间距为d时,极板间的一带电微粒恰好处于静止状态,如图3所示,现如果使上板在图中所示间作上下周期性运动,则该带电微粒运动情况是()A. 仍处于静止状态B. 向上加速运动C. 向下加速运动D. 上下往复的周期性运动17. 如图4所示,A、B是点电荷-Q的电场中的两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A点的电场强度比B点的大,电荷q在A处受到的电场力总比在B点处大B. 在电场力的作用下,电荷总由A向B运动C. +q从A移向B,需克服电场力做功D. 把-q先后放在A、B两点,则在B点时电势能较大18.美国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简称GPS)由24颗卫星组成,卫星分布在等分地球的6个轨道平面上,每个轨道上又分布有4颗卫星,这些卫星距地面的高度均为20 000 km。
我国自行建立的“北斗一号”卫星定位系统由三颗卫星组成,三颗卫星都定位在距地面36 000 km的地球同步轨道上。
比较这些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北斗一号”系统中的三颗卫星质量必须相同,否则它们不能定位在同一轨道上B.GPS的卫星较“北斗一号”的卫星周期更长C.GPS的卫星较“北斗一号”的卫星有更大的加速度D.GPS的卫星较“北斗一号”的卫星有较小的运行速度19.圆形光滑轨道位于竖直平面内,其半径为R,质量为m的金属小环套在轨道上,并能自由滑动,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要使小环能通过轨道的最高点,小环通过最高点时的速度必须大于gR5B.要使小环能通过轨道的最高点,小环通过最高时的速度必须大于gR2C.如果小圆环在轨道最高点时的速度等于gR2,则小环挤压轨道外侧D.如果小圆环在轨道最高点时的速度小于gR,则小环挤压轨道外侧20.一条河宽度为d ,河水流速为v 1,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v 2,要使小船在渡河过程中所 行路程s 最短,则 ( )A .当1v <2v 时,s = dB .当1v >2v 时,s =22221v v v dC .当1v >2v 时,s = 21v v dD .当1v >2v 时,s = 12v v d 21.质量相等的A 、B 两物体放在同一水平面上,分别受到水平拉力F 1、F 2的作用而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
经过一段时间后,先后撤去F 1和F 2,物体继续做匀减速运动直至停止。
A 、B 的速度图象分别如图中M 、N 所示。
有以下结论:①加速阶段A 、B 加速度大小之比是6∶1;②拉力F 1、F 2的大小之比是6∶1;③拉力F 1、F 2对A 、B 两物体做功之比是1∶1;④A 、B 两物体各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之比是1∶1。
以上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只有①③B .只有②④C .只有①②D .只有③④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74分)三、实验题(共15分)22.(6分)如图为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现有的器材为:带铁夹的铁架台、电磁打点计时器、纸带、带铁夹的重锤、天平,回答下列问题:(1)为完成此实验,除了所给的器材,还需要的器材有__________。
(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A 、米尺B 、秒表C 、0—6V 的直流电源D 、0—6V 的交流电源(2)实验中误差产生的原因有____________。
(写出两个原因)23.(9分)某同学在“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频率为50 Hz ,即每0.02 s 打一个点)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A 、B 、C 、D 、E 、F 、G 共7个计数点.其相邻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
其中x 1=7.05 cm 、x 2=7.67 cm 、x 3=8.29 cm 、x 4=8.91 cm 、x 5=9.53 cm 、x 6=10.15 cm ,(1)关于接通电源和释放纸带的次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③A .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B .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C .释放纸带同时接通电源D .先接通电源或先释放纸带都可以(2)各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 = ④s/s(3)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 _⑤__ m/s 2,在F 时刻的瞬时速度为 ⑥ m/s .(保留2位有效数字)四、计算题(共47分。
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明数值和单位。
)24.(14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 =4kg 的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现用F =10N 与水平方向成θ=37°角的恒力拉物体,使物体由静止开始加速运动,当t =5s 时撤去力F ,求:(1)物体做加速运动时加速度a 的大小?(2)撤去F 后,物体还能滑行多长时间?(sin37°=0.6 cos37°=0.8 g=10 m/s 2)25.(15分)水平放置两块足够长的平行金属板A 、B ,两板间的距离为0.02m ,两板间接入电压为182V 的稳压电源,一电子以的速度水平紧靠A 板射入电场,如图所示,试求(1)电子在电场中的最大水平位移。
(2)如果板长为0.4m ,那么为了使电子能飞出两板间电场,至少把B 向下移动的距离。
(电子质量为)26.(18分)如图所示,固定的光滑水平轴上挂着一个质量可以忽略的半径为r =0.50m 的薄圆盘,盘的圆心O 在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