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开发区一中2013届高三12月月考试题物理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 (选择题 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如图所示,电源内阻不能忽略,开关闭合后,灯泡A 、B 均发光。
现将滑动触头向右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 灯变亮、B 灯变暗(B )A 灯变暗、B 灯变亮(C )电源路端电压一定增大(D )电源的输出功率一定增大2.某物体的位移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叙述正确 ( )A .物体运动的轨迹是抛物线B .物体一直向正方向运动C .8s 内物体运动所能达到的最大位移为80mD .在t=4s 时刻,物体的瞬时速度为零3.如下图所示,一滑块从弧形轨道上的A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
由于轨道不光滑,它仅能滑到B 点,而返回后又仅能滑到C 点,若AB 两点高度差为1h ,BC 两点间高度差为2h ,必有( )A .21h h =B .21h h <C .21h h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4.如图所示,不计重力的正电粒子以一定的水平初速度射入平行金属板间竖直的匀强电场中,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以下各情况,粒子均能穿过电场)(A )增大初速度大小,其他条件不变,粒子穿过电场的偏转位移变大(B )滑动触头向上移动,其他条件不变,粒子穿过电场的偏转位移变大(C )适当增大两板间距离,其他条件不变,粒子穿过电场的偏转位移变大(D )适当增大两板间距离,其他条件不变,粒子穿过电场的时间变大5. 2007年11月5日,“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沿地月转移轨道到达月球,在距月球表面200km 的P 点进行第一次“刹车制动”后被月球捕获,进入椭圆轨道Ⅰ绕月飞行,如图所示。
之后,卫星在P 点又经过两次“刹车制动”,最终在距月球表面200km 的圆形轨道Ⅲ上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卫星在轨道Ⅲ上运动的周期将比沿轨道Ⅰ运动的周期长;B .卫星在轨道Ⅲ上运动的周期还是比沿轨道Ⅰ运动的周期短;C .卫星在轨道Ⅲ上运动的加速度小于 沿轨道Ⅰ运动到P 点(尚未制动)时的加速度;D .卫星在轨道Ⅲ上运动的加速度等于沿轨道Ⅰ运动到P 点(尚未制动)时的加速度。
6. 如图所示,一物体恰能在一个斜面体上沿斜面匀速下滑,可以证明出此时斜面体不受地面的摩擦力作用,若沿斜面方向用力F 向下推此物体,使物体加速下滑,斜面体依然和地面保持相对静止,则斜面体受地面的摩擦力( )A .大小为零;B .方向水平向右;C .方向水平向左;D .大小和方向无法判断。
7.构建和谐型、节约型社会深得民心,遍布于生活的方方面面.自动充电式电动车就是很好的一例. 将电动车的前轮装有发电机,发电机与蓄电池连接,当电动车自动滑行时,就可以向蓄电池充电,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储存起来.现有某人骑车以500J 的初动能在粗糙的水平路面上滑行,第一次关闭充电装置,让车自由滑行,其动能随位移变化关系如图线①所示;第二次启动充电装置,其动能随位移变化关系如图线②所示,则第二次向蓄电池所充的电能是 ( )A .200JB .250JC .300JD .500J8:如图所示,a 、b 是一对平行金属板,分别接到直流电源两极上,右边有一档板,正中间开有一小孔d ,在较大空间范围内存在着匀强磁场,磁感强度大小为B ,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在a 、b 两板间还存在着匀强电场E. 从两板左侧中点C 处射入一束正离子(不计重力),这些正离子都沿直线运动到右侧,从d 孔射出后分成3束.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这三束正离子的速度一定不相同B. 这三束正离子的比荷一定不相同C. a 、b 两板间的匀强电场方向一定由a 指向bD. 若这三束粒子改为带负电而其它条件不变则仍能从d 孔射出500 250 610 E k /JO x /m ① ②a b c d 20 V 25V 图2 B M E N+q +q 9 a 、b 、c 、d 是匀强电场中的四个点,它们正好是一个矩形的四个顶点。
电场线与矩形所在平面平行。
已知a 点的电势为20V ,b 点的电势为25V ,d 点的电势、c 点的电势可能为为( ) A .4V 、9VB .8V 、12VC .12V 、15VD .24V 、29V10.如图在x 轴上方存在垂直纸面向里的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x 轴下方存在垂直纸面向外的磁感应强度为B /2的匀强磁场.一带负电的粒子从原点0以与x 轴成30角斜向上射人磁场,且在上方运动半径为R 则A .粒子经偏转一定能回到原点0B .粒子在x 轴上方和下方两磁场中运动的半径之比为1:2C .粒子完在成一次周期性运动的时间为2/3m qB πD .粒子第二次射人x 轴上方磁场时,沿x 轴前进3R11.如图所示,两个半径相同的半圆形光滑轨道置于竖直平面内,左右两端点等高,分别处于沿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和 匀强磁场中.两个相同的带正电小球同时从两轨道左端最高点由静止释放.M 、N 为轨道的最低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两个小球到达轨道最低点的速度v M <v NB .两个小球第一次经过轨道最低点时对轨道的压力F M >F NC .小球第一次到达M 点的时间大于小球第一次到达N 点的时间D .在磁场中小球能到达轨道的另一端最高处,在电场中小球不能到达轨道另一端最高处12.如图所示,比荷为e/m 的电子,以速度0v 从A 点沿AB 边射入边长为a 的等边三角形的匀强磁场区域中,欲使电子能从BC 边穿出,磁感应强度B 的取值为( ) A .ae mv B 03= B .aemv B 02=C .ae mv B 02<D .ae mv B 03<二、实验(14分)13. (4分)在《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实验中,如图所示,使b弹簧秤从图示位置开始缓慢转动,在这过程中,保持0点的位置和a弹簧秤的拉伸方向不变,则在整个过程中,关于a、b两弹簧秤示数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A.a示数增大,b示数减小B.a示数减小,b示数增大C.a示数减小,b示数先增大后减小D.a示数减小,b示数先减小后增大14.(10分)有一个小灯泡上标有“4 V,2 W”的字样,现要描绘这个灯泡的伏安特性图线.有下列器材供选用:A. 电压表(0~5 V,内阻约为10 kΩ)B. 电压表(0~10 V,内阻约为20 kΩ)C. 电流表(0~0.3 A,内阻约为1 Ω)D. 电流表(0~0.6 A,内阻约为0.4 Ω)E. 滑动变阻器(10 Ω,2 A)F. 学生电源(直流6 V),还有电键、导线若干(1) 实验中所用电压表应选用,电流表应选用(用字母表示).(2) 实验时要求尽量减小实验误差,测量电压从零开始多取几组数据,请将下图中实物连接成满足实验要求的测量电路.(3) 某同学根据实验得到的数据画出了该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所示),若用电动势为3 V、内阻为2.5 Ω的电源给该小灯泡供电,则该小灯泡的实际功率是W.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38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5.(12分)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2 kg的物块(可视为质点)从光滑四分之一圆弧轨道顶端由静止滑下,圆弧轨道半径R=0.8 m ,到达底端时恰好进入与圆弧轨道底端相切的水平传送带,传送带由一电动机驱动着匀速向左转动,速度大小为V=3 m/s ,已知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1,两皮带轮之间的距离为L=6m ,重力加速度g=10m/s 2。
求:(1)物块滑到圆弧轨道底端时对轨道的压力;(2)物块将从传送带的哪一端离开传送带?16 (12分)一质量m =0.5 kg 的滑块以一定的初速度冲上一倾角θ=37°足够长的斜面,某同学利用传感器测出了滑块冲上斜面过程中多个时刻的瞬时速度,并用计算机做出了小物块上滑过程的vt 图象,如图所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sin37°=0.6,cos37°=0.8,g =10 m/s 2)求:(1) 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2) 判断滑块最后能否返回斜面底端?若能返回,求出返回 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大小;若不能返回,求出滑块停在什么位置.17.(14分)如图所示,MN 、PQ 是平行金属板,板长为L ,两板间距离为2L ,PQ 板带正电,MN 板带负电,在PQ 板的上方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一个电荷量为q 、质量为m 的带负电粒子以速度v。
从MN板边缘沿平行于板的方向射入两板间,结果粒子恰好从PQ板左边缘飞进磁场,然后又恰好从PQ板的右边缘飞进电场.不计粒子重力.求:(1)两金属板间所加电场的场强大小(2)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高三第二次月检测物理答题纸二、实验(14分)13.(4分)_____________14. (10分(1) 实验中所用电压表应选用,电流表应选用(用字母表示).(2)(3) W.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38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5、(12分)16、(12分)17、(14分)高三第二次月检测物理试题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答案BC CD C C BD A A BCD AD BD ACD D13.D(4分)16. (1) A;D(各1分) (2) 如图所示(4分) (3) 0.80(0.78~0.82)(2分)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38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6.(12分)解:(1)物块滑到圆弧轨道底端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2021mv mgR = (2分) 解得420==gR v m/s (1分)在圆弧轨道底端,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Rv m mg F 20=- (2分) 解得物块所受支持力 F =60N (2分)由牛顿第三定律得,物块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60N ,方向竖直向下。
(1分)(2)物块滑上传送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设加速度大小为a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a mg =μ (1分)解得 a=1m/s 2 (1分)物块匀减速到速度为零时运动的距离为 82200==av s m > L=6m (2分) 可见,物块将从传送带的右端离开传送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