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七课 第1课时 关爱他人

第七课 第1课时 关爱他人

第七课积极奉献社会
第1课时关爱他人
一、比较与选择
▲单项选择(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2019年3月16日,河南某集团组织全体员工进行了义务献血活动,献血者不仅用自己的热血拯救了同胞的生命,也用自己的博大情怀倡导了一种助人为乐的社会风尚,用自己的行动传递着人间大爱。

下列对材料的解读错误的是()
A.关爱使人们在交往过程中互谅互让、与人为善
B.关爱传递着美好情感,给人带来温暖和希望
C.关爱他人,要讲究策略
D.关爱他人,收获幸福
2.小张今天感觉棒极了,因为乘公交车回家时,她为一个没带零钱的孕妇刷卡并给她让了座。

这表明()
A.关爱他人,收获幸福
B.传递爱心必然会有所回报
C.传递爱心一定会被别人所理解和接受
D.关爱他人是一种不必要的负担
3.有人说:“我们中学生年龄还太小,没有经济来源,缺乏帮助他人的能力。

关爱他人只能等我们长大后再说。

”对此,你的观点是()
A.正确。

因为中学生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B.错误。

因为关爱不分大小,贵在有爱心
C.正确。

因为中学生现在还是未成年人,缺乏自我保护能力
D.错误。

因为关爱他人,只需要道义上的帮助,与物质无关
4.每个人都希望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世界里。

下列能体现关爱他人的正确方式是()
A.好朋友违纪,我替他承担错误
B.下雨天绕道送没有带伞的同学回家
C.同学去出黑板报,我替他做作业
D.考试中同桌遇到难题不会做,我主动告诉他答案
▲多项选择(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
5.2019年3月29日下午,一位老人路过河南消防总队附近时不慎摔倒。

消防总队警勤中队两名哨兵发现后迅速跑向前,扶起老人,细心询问情况,并帮忙联系其家人并现场监护直到其女儿赶到。

这种做法()
A.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氛围,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B.能够赢得他人的尊重,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C.传递着美好情感,给人带来温暖和希望
D.是志愿者的职责,与社会文明程度无关
6.“感动山东”人物王明殿,10年来共捐助总价值达百万元以上的钱物,修路、植树、资助贫困学子……而他一家三口却住着用集装箱改造的简易房。

面对记者采访,他说:“能给别人一点点帮助,我很高兴,我精神上是富有的。

”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有()
A.社会有关爱,就会消灭贫穷
B.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C.点滴善行汇聚起来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文明进步
D.关心、爱护他人会收获幸福
7.2019年11月5日,宁乡县玉潭街道八一路口,一辆水泥搅拌车不慎挂到道路上方的光缆。

大捆光缆坠地后,瞬间阻断了交通通行。

湖南省宁乡县交警大队紫金中队中队长宋日红接到报警后立即带队赶赴现场,他高举双手托起光缆,让车辆通行。

过路车主用手机拍下这一幕,把照片发到朋友圈,众人纷纷点赞。

宋日红的行为说明()
A.当他人生命遭遇困境需要帮助时,要尽己所能伸出援助之手
B.关爱不分大小,贵在有爱心
C.他履行了见义勇为的法定义务
D.他具有与人为善、关爱他人的美德
8.当我们关爱他人、帮助他人时,要做到心怀善意、讲究策略。

下列符合这些要求的有()
A.尊重他人的隐私
B.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牢记关爱他人时不要高高在上
C.根据自己的心情和想法去做,无须顾及他人的内心感受
D.从道义上、物质上、精神上帮助他人渡过难关
9.某商人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铅笔推销员,顿生怜悯之情,把一元钱放进推销员的手中后转身离开,随后他又觉得不妥,连忙返回,从推销员那里取出几支铅笔说:“你和我都是商人,都有东西要卖,而且上面有标价。

”这件事告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关爱他人要做到()
A.真诚,考虑有没有回报
B.注意帮助他人的方式
C.注意维护受帮助人的自尊
D.注意受帮助者的心理感受
10.洛阳中考模拟据媒体报道,某市部分环卫工人收到一份节日福利——无论男女,人手一双女式鞋,其中不少是红色高跟鞋。

事后,对于这项“奇葩福利”,相关部门回应称,因为发放时没有开箱查看这批捐赠鞋,所以出现了尴尬的局面,并承诺对于不合适的鞋进行统一回收调换。

对上述材料认识正确的是()
A.“奇葩福利”影响政府公信力
B.关爱他人应善于为他人着想
C.部门工作应努力杜绝形式主义
D.员工应该宽以待人,体谅他人
二、辨别与分析
11.有一位这样的老师,她心地善良,性格有点“直”。

她想资助班里的一名贫困学生。

平时她会把自己儿子的衣物送给这名学生穿,但是,有几次她都当着全班学生的面问这位学生衣服合不合身,需不需要改,这名学生很尴尬。

三、观察与思考
12.
观察漫画,运用相关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1)当你看到上述情境时,你会对主张让座的男士说些什么?
(2)请你从关爱他人和承担责任的角度给这位小同学讲讲道理。

13.八年级(1)班的晓林同学,父母下岗,仅靠打零工维持生活,最近他的父亲又不幸遭遇车祸而受重伤住院,这让贫寒的家庭雪上加霜,为此晓林决定退学去打工。

班长得知这一情况后,决定在班内开展“献爱心”捐款活动。

有同学建议:帮助他人是我们的责任,捐多捐少没关系,关键在奉献爱心。

还有同学建议:捐款要悄悄地进行,不能伤害晓林的自尊心。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相关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1)八年级(1)班的同学们在为晓林捐款时要注意什么?
(2)如果你是八年级(1)班的学生,在晓林遇到困难的时候,你会从哪些方面帮助晓林?
(3)假如你是晓林,生活在这样一个充满友爱的班集体,你会怎么做?
1.C
2.A[解析] 本题考查关爱他人。

题干中小张感觉棒极了是因为她帮助了他人,这充分体现了关爱他人,收获幸福,所以A符合题意;B、C说法过于绝对,D说法错误,故选A。

3.B[解析] 本题考查关爱他人要尽己所能这个知识点。

中学生虽未成年,但也应学会关爱他人,因为关爱不分大小,贵在有爱心。

故选B。

4.B[解析] 本题考查关爱他人的方式。

在集体中生活,不仅要有关爱之心,更要有具体的行动和得当的方法。

A替朋友“背黑锅”的做法不是关爱同学的做法,是对他人错误行为的纵容,排除;C、D不利于同学学习成绩的提高,是不可取的;B是真正关爱同学的做法,有利于增进双方的友谊。

答案选B。

5.ABC
6.BCD[解析] 王明殿的行为是关爱他人的表现,他付出了时间和金钱等代价,收获了快乐和幸福,以及精神上的富有和他人的尊重、社会的认可。

这说明关爱他人是一种幸福,BCD说法正确,A“消灭贫穷”说法绝对,不选。

7.ABD[解析] 本题考查关爱他人的知识点。

材料中宋日红见义勇为,救护他人,体现了他关爱他人生命、与人为善的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A、B、D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C说法错误,见义勇为不是法定义务,属于道德义务。

8.ABD
9.BCD[解析] 本题考查关爱他人的知识点。

材料中商人的言行,体现了对铅笔推销
员的尊重,这启示我们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要注意方式方法,注意尊重对方,维护他人的自尊,A中“考虑有没有回报”的说法是错误的,B、C、D说法都正确,符合题意。

10.ABC
11.①关爱传递着美好情感,给人带来温暖和希望,是维系友好关系的桥梁。

关爱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氛围,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关爱他人,收获幸福。

这位老师心怀善意,尽己所能,关爱学生的做法值得点赞。

②关爱他人,要讲究策略。

帮助他人时,要考虑他人的内心感受,不伤害他人的自尊心。

这位老师在关爱学生时,没有考虑采用合适的方式方法,没有顾及学生的感受,因而是不恰当的。

12.(1)我支持你的做法,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你的行为是关爱他人、友善待人的表现。

(2)你应该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关爱老人,把座位让给老人。

关爱他人,收获幸福,这种幸福感就是让座给予你的奖励。

我们在社会中生活,就应该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要不言代价与回报。

当你把座位让给老人后,你会赢得他人的赞许,老人的感谢,这就是让座给予你的奖励。

(言之有理即可)
13.[解析] 第(1)问捐款属于关爱他人,捐款要注意什么,即关爱他人要注意什么?所以回答如何关爱他人即可。

第(2)问由材料可以得知,晓林需要捐款,但他也同时需要同学的关心和爱护,所以对他的帮助可以是多方面的,例如生活上的关心问候,学习上的帮助鼓励等。

第(3)问在充满爱的班集体中,晓林的做法,其中“爱”是关键词,所以要爱家人、爱同学、爱集体等。

[答案] (1)要心怀善意,要尊重晓林,保护他的自尊心,照顾晓林的内心感受,同时还要尽己所能,关爱不分大小,只要尽己所能为他人排忧解难,都是值得称赞的。

(2)除了在经济上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我们还要在生活上关心他,在学习上帮助他,还要给予他精神上的关怀等。

(3)我会怀着一颗感恩之心,热爱生活,努力学习,关心班集体,关爱同学,同时照顾好自己的父母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