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勇担社会责任第七课积极奉献社会第1框关爱他人教案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勇担社会责任第七课积极奉献社会第1框关爱他人教案

第七课积极奉献社会
1.积极参与公共生活、公益活动,自觉爱护公共设施,遵守公共秩序,有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精神。

2.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理解与宽容,尊重、帮助他人,与人为善。

第1课时关爱他人
一、知识目标
1.知道关爱传递着美好情感,了解关爱对他人、社会和个人的意义。

2.懂得关爱要尽己所能,掌握关爱他人的策略和注意事项。

二、能力目标
运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分析关爱他人的意义,提高辩证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关爱的力量,增强关爱他人的意识。

重点:关爱他人的作用。

难点:掌握关爱他人的策略,学会关爱他人.
教师准备:关爱他人的故事,教学所用幻灯片。

学生准备:搜集身边关爱他人事例,预习新课。

故事导入一:有一位盲人,晚上出门总提着一个明亮的灯笼。

别人看到了,觉得很奇怪,就问他:“你又看不见,为什么还要提着灯笼走路?”盲人认真地回答说:“道理很简单,我提灯笼并不是为自己照亮道路,而是为了给别人照亮,这样他们也能看见我,这就既帮助了别人,又保护了自己。


故事导入二:一位老奶奶去商店,走在她前面的一位年轻的女士推开沉重的大门,一直等到她进去后才放开手。

老奶奶向她道谢时,那位女士对老奶奶说:“我的妈妈也和您的年纪差不多,我只是希望她遇到这种事的时候,也有人为她开门。


教师总结、过渡:盲人看不见光,但他提着灯笼照亮了道路,方便了他人,也保护了自己。

为别人挡门,在给他人带来方便、温暖的同时,也传递着美好情感,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从这两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社会需要关爱,关爱他人也是帮助自己.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关爱他人》,学习为什么要关爱他人、怎样关爱他人。

错误!
(一)关爱他人的含义及表现
教学活动一:你说我说:我得到的关爱
请你分享:跟同学说说你关爱别人或者被人关爱的故事,并说说你当时的感受。

点拨提示: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回答即可。

教师总结:同学们的回答都特别好,从大家的回答中我们知道,关爱,就是关心爱护.关爱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关爱传递着美好情感,给人带来温暖和希望,是维系友好关系的桥梁。

错误!
(二)关爱他人的原因
教学活动二:关爱促和谐
教师展示教材P76第一个“探究与分享”.
思考问题:(1)你如何评价售票员、司机和乘客们的行为?
(2)你从中体会到关爱具有怎样的作用?
点拨提示:(1)售票员、司机和乘客们的行为是对老人的关爱,用温暖和善意关心、体贴和帮助他人。

(2)关爱使人们在交往过程中互谅互让,相互尊敬,与人为善,增进信任,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氛围,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教师总结:从这则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人们关爱他人的行为能够给别人带去温暖,促进社会和谐。

关爱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润滑剂和正能量.一个友善的眼神、一句关爱的话语,点点滴滴的善行汇聚起来,在社会上形成了良好的人际氛围,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错误!
教学活动三:关爱获幸福
教师展示以下材料:
微时代有很多美好的微小事物,如微笑、微爱、微行动等。

在生活中,哪怕一个短短的瞬间,一个小小的动作,都可以让我们有所收获。

放学回到小区门口,八年级学生器乐乐看到张奶奶吃力地拎着包回家,便主动上前帮助张奶奶,并把她送回家,做完这件事后,乐乐高兴极了.
思考问题:(1)乐乐同学的什么具体行为让自己感到高兴?
点拨提示:主动上前帮助张奶奶,并把她送回家.
思考问题:(2)你认为乐乐这种举动有什么意义?
点拨提示:有利于关爱、帮助他人;有利于感受幸福,促进自身成长;有利于形成良好社会氛围,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思考问题:(3)从这段材料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点拨提示:关爱就在我们的身边,关爱他人,收获幸福,要尽己所能地帮助他人。

教师总结:关爱他人,收获幸福。

关爱他人的人往往能够赢得他人的尊重,得到他人的关心和帮助,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从一定意义上说,关爱他人也是关爱和善待自己.
过渡语:那么我们该如何关爱他人?有时候我明明是在关心他人,为什么反而还被误会了呢?下面我们就继续学习——关爱他人是一门艺术。

错误!
(三)关爱他人,要心怀善意
教学活动四:情境探究—-谁弄倒了自行车
学生阅读教材P77-78“探究与分享”。

思考问题:(1)你如何看待这位中学生的行为?
(2)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办?
点拨提示:
(1)中学生的行为是对他人的热心帮助。

(2)我会先拍照留作证据,然后再把自行车扶起来,以免被人误会。

教师总结:在关爱他人的过程中,我们要心存善意。

面对别人的误会,我们要耐心地解释;如果我们作为被关爱的一方,也不能随便误会别人,要心怀友善,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关爱的价值,做社会的润滑剂,促进社会和谐。

(四)关爱他人,要尽己所能
教学活动五:慈善在行动
阅读教材P78“探究与分享”,分两组辩论:
正方:关爱他人,我们要竭尽所能。

反方:关爱他人,我们要量力而行。

点拨提示:在双方辩论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随时指导。

教师总结:从刚刚的讨论中我们知道,关爱他人,需要我们量力而行,尽己所能。

关爱不分大小,贵在有爱心.一个人只要尽己所能为他人提供帮助,就是一个值得称赞的人,有句歌词是这样唱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
【人物故事拓展】
顾方舟:一丸济世德
顾方舟是我国著名病毒学专家,我国脊髓灰质炎疫苗研发
生产的拓荒者.2019年1月逝世。

1957年,31岁的病毒学家顾方舟临危受命研制脊髓灰质炎疫苗.为加快进度,他举家搬到云南大山深处的科研所,在疫苗问世后,顾方舟和同事们除在动物身上试验,还自己以身试药,为尽快确定安全性,顾方舟还偷偷隐瞒家里人,喂自己孩子疫苗。

1965年,脊髓灰质炎疫苗向全国推广以来,“脊灰”的年平均发病率从1949年的十万分之4。

06,下降到1993年的十万分之0.046,使数十万儿童免于致残.2000年,世卫组织宣布中国为无脊灰状态。

黄文秀:兰谷遗芳远
黄文秀从北京师范大学硕士毕业后回乡工作,2018年担任广西百色乐业县百坭村的驻村第一书记。

黄文秀的家庭并不富裕,父亲身患重病,重重压力之下,黄文秀总是乐观开朗、积极向上.
从进村开始,黄文秀就努力融入当地生活,挨家挨户走访,学会了桂柳方言,一年多时间,她帮村里引进了砂糖橘种植技术,教村民做电商;协调给每个村建起了垃圾池。

在黄文秀任上,百坭村103户贫困户顺利脱贫88户,村集体经济项目收入翻倍。

黄文秀驻村笔记中写道:“每天都很辛苦,但心里很快乐。

” 2019年6月17日凌晨,黄文秀遭遇突发山洪不幸遇难,年仅30
岁.
(五)关爱他人,要讲究策略
教学活动六:故事明理—-关爱讲策略之一
教师展示下列材料:
小明上网随意找了一家自称是专门救助“自闭症”儿童的公益网站,准备注册自己的姓名、身份证等个人信息,并打算用微信把零用钱汇到指定的银行账户上.不料,老师知道后,立即要求小明暂停……
思考问题:你认为接下来老师会对小明说什么?
点拨提示:根据实际情况回答即可。

教师总结:面对复杂情形,要善于作出明智的判断,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在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的前提下采取果敢和理智的行动。

教学活动七:故事明理——关爱讲策略之二
教师展示教材P79“阅读感悟”。

思考问题:如何表达关爱,对方才会接受?
点拨提示:帮助他人时,要考虑他人的内心感受,不伤害他人的自尊心。

教师总结: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

我们在关爱他人的过程中要考虑他人的内心感受,不伤害他人的自尊心,真正给予他人心灵的温暖和慰藉。

为什么在我们关心他人的时候会被误会呢?就是因为我们没有注意到关爱的策略,希望大家在学习了本课时的内容之后,能够知道如何去关爱别人,为人际关系的友善、社会的和谐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生活中,我们身边的关爱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关爱他人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关爱传递着美好情感,给人带来温暖和希望,是维系友好关系的桥梁;关爱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润滑剂和正能量;关爱他人就是关爱和善待自己。

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会关爱他人,关爱他人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心怀善意、尽自己所能去关心、帮助他人。

我们在关爱他人的过程中还要讲究策略:一是要考虑他人内心感受,不伤害他人自尊心;二是要善于作出明智的判断,增强安全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关爱他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们长期付出努力和共同行动。

同学们,让我们从今天起,从现在起,做个幸福的人,关爱他人,善待自己吧!
错误!错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