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部分一、学习和研究语言学史的意义何在?(试问加强中国语言学史研究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从四个角度来分析原因和意义:1、从语言学在整个科学体系的地位来看,语言学是制约信息科学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因素。
要尽快发展语言学,提高语言研究的水平,就必须认真总结人类语言研究历史的经验和教训。
这就是研究中外语言学史的意义。
2、从语言学史在语言学整个学科的地位上看,因为语言学史可以总结语言学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可理清语言学发展的线索,可认清其发展规律,可指引语言学发展的正确道路和方向。
所以综上,语言学史对语言学有宏观指导的作用。
3、目前语言学史的研究很薄弱,表现在:a参与研究的人数很少;b因客观条件的限制其成果不多。
4、从语言学的专业结构来看,语言专业要求我们学习语言学史,帮助我们完善其只是体系结构。
二、简述中国上古语言学研究的主要容和特点主要容集中在文字和训诂的研究上:【文字学方面研究】1)编撰了第一批字书。
春秋战国时代的第一部字书《史籀篇》;汉代的“三仓”--斯《仓颉篇》、高《爰历篇》、胡母《博学篇》;和帝以后的“三仓”--《仓颉篇》、《训纂篇》、《滂喜篇》;以及唯一完整的流传到今日的《急就篇》。
2)最高成就是许慎的《说文解字》,它解释文字的形、音、义,重点是对本义的解释。
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文字学的正式创立。
【训诂学方面研究】一共走了三条线路:a)词义学或语义学线路。
代表著作是《尔雅》,《尔雅》是中国古代第一步训诂学著作。
它标志着中国古代训诂学的建立,也标志着中国古代语言学的正式兴起和建立。
b)方言学路线,代表著作是扬雄的《方言》,标志了方言学的建立。
c)词源学路线,代表作为熙的《释名》,标志了词源学的建立。
特点方面:?????????三、简述中国中古语言学研究的主要容和特点主要容方面:【文字学方面】表现为四点,主要集中在编纂字书方面,具体细分如下:1)编字书:(a)全面解释汉字的形音义,编纂出具有字典性质的字书,重要著作有《玉篇》(不仅解释本义,还解释引申义,是对汉字全面的解释)、《类篇》(集大成者,53165个字的收字大大超过了以前的任何一部字书)(b)规汉字字形的字书(正字法的字书),重要著作有《干禄字书》、《五经文字》2)对《说文解字》的研究。
3)文字学理论的研究,如宋代王圣美提出的“右文说”。
4)对古文字的研究,形成了金石学。
【训诂学方面】表现为三点,主要集中在雅书方面,具体细分如下:1)编雅书,这是中古训诂学研究最重要的方面,重要著作有《小尔雅》(对《尔雅》的增光和补充了374个条目)、《广雅》(这是中国古代训诂学方面的重要著作)、《埤雅》和《尔雅翼》(两者在解释对象、方法上有所改进,而且解释得更加全面和科学)。
2)对上古寻古学著作的注释,重要著作有《尔雅注》、《方言注》。
3)对只针对某经典中的重要词汇的音或义而进行解释的专书研究,《五经正义》和唐宋时期的佛经音义,他们的解释围都超过了词,甚至有句子和段落。
【语音研究即语音学方面】这是中古语言学研究的重要领域,成果也是最多的,具体细分如下:A今音学的研究1)反切和四声的发现。
东汉末年反切的产生,标志着中国古代语音研究的正式兴起。
随后四声的发明,是得反切的注音越来越准确。
反切的产生和四声的发明,是中国古代语言学史上的两件大事。
反切法和四声说为古代音韵学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2)字母之学,萌芽时期的《切字要法》是早期字母研究的成果,归纳出三十个字母,但没有分类和找代表字;字母之学正式兴起于唐代,主要有“守温三十字母”;宋代时产生了“三十六字母”。
3)切韵系韵书。
重要代表作有:隋朝陆法言的《切韵》(标志着汉语音韵学的成熟)、宋代的《广韵》(第一部官修韵书,集大成者的著作,称为中国语言学史上最古、最完整的一部韵书)、《五音集韵》(韵部的大胆合并和编排体例的完善)4)等韵学。
等韵学在唐宋兴起,重要著作分为两类:a《韵镜》和《七音略》为一类,他们完全按照《切韵》的韵部,分为四十三图,把字音分为开合二呼,每呼分为四等。
b《四声等子》《切韵指掌图》为一类,他们虽然仍然按照《切韵》的韵部标目,但是已经参照当时的读音,合并为二十图。
B古音学的研究唐朝陆德明的《经典释文》、宋代吴棫的《韵补》、庠《古音辨》【修辞学的建立方面】重要著作为南北朝勰的《文心雕龙》,标志着中国古代修辞学的初步建立;宋朝骙的《文则》,标志着中国古代修辞学的正式建立。
特点方面:中古语言学研究的时期是中国古代语言学的发展时期。
这个时期的语言学,一方面文字、训诂的研究在其基础上继续发展,另一方面又开辟了音韵研究的新领域。
修辞学也在这个时期得到初步建立。
??????????????四、简述中国近古语言学研究的主要容和特点主要容近古时代语言学研究的重点在音韵学和文字学:【语音研究】今音学的研究1)音韵研究开始重视对口语音韵的研究。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北音音系的北音系韵书。
主要著作有:元代周德清的《中原音韵》(北音韵书代表,也是北曲用韵的代表)、明朝的《洪武正韵》(曲韵南派创始著作)、《曲韵骊珠》(南北戏曲用韵合并)。
2)《切韵》系韵书继续和发展。
此时的成果不多,突出著作有清代的《音韵阐微》。
3)等韵学研究的继续和发展。
元代鉴的《经史正音切韵指南》;明朝的《韵法直图》按呼分韵。
清代马自援的《等音》确定了“四呼系统”。
古音学的研究1)明代的古音研究的代表有慎的《转注古音略》、第的《毛诗古音考》。
2)清代是古音学研究最繁荣的时期。
主要容是古籍整理和古音考证。
归纳出了上古音的系统,尤其是韵部的成就最高。
顾炎武的《音学五书》、江永的《古韵标准》、戴震的《声韵考》和《声类表》、段玉裁的《六书音均表》、孔广森的《诗声类》和《诗声分例》、王念的《诗经群经楚辞韵谱》、江有诰的《音学十书》。
以及钱大昕的古声母研究。
【文字研究】成就最大的是字典编撰和对《说文解字》的研究1)字书的编撰。
明代梅膺祚的《字汇》(最大价值为编排体例上的创新和检字原则)、明末自烈的《正字通》(对《字汇》的继承)、《康熙字典》(容上的完备,收字、解释、例证等各方面的集大成者)。
2)《说文解字》的研究表现在明代宦光《说文长笺》和清代的“说文四大家”--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桂馥的《说文解字义证》、王筠的《说文句读》。
3)古文字的研究。
元明两代的古文字研究有明朝人搜集和著录古印玺的工作,乾隆以后,古铜器大量出土,金文研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兴盛局面。
4)文字理论方面的研究。
代表作有元代的戴侗的《六书故》和明代宦光《说文长笺》。
【训诂研究】1)编雅书。
代表有明朝方以智的《通雅》、朱谋土韦的《骈雅》。
2)方言著作。
代表有明朝慎的《俗言解字》、岳元声的《方言据》;清朝分四类,吴文英的《吴下方言考》(研究某一方言的著作),杭世骏的《续方言》(续补扬雄的《方言》的著作),调元的《方言藻》(专释诗词中所用方言俗语的著作),钱大昕的《恒言录》(研究俗语、谚语、成语的著作)。
3)清代对《尔雅》《方言》《广雅》的研究。
邵晋涵的《尔雅正义》;戴震的《方言疏证》;广雅三大家,王念的《广雅疏证》、钱大昕的《广雅疏证》、卢文弓召的未出版。
【修辞研究】元朝(对唐朝的继承,无突破):1)修辞理论:绛曾的《文说》和《文筌》2)修辞资料汇编(更具有价值,因为以前没有):元好问的《锦机》,王构的《修辞鉴衡》。
明朝:1)修辞理论的争论研究。
2)文体修辞的类别研究,诗歌,曲戏(代表王骥德的《曲律》)。
3)修辞资料的汇编,代表有高琦的《文章一贯》、费经虞的《雅伦》。
4)修辞手法的研究。
5)文体研究,文体论在明朝作为专论提出来。
清朝:1)修辞理论的争论和研究(比明朝还要激烈)2)文体修辞的研究,不仅是单一的,出现全方面的研究,代表《艺概》(诗、词、曲、赋、经文全面的)3)修辞资料的汇编,《续锦机》4)修辞手法的研究5)修辞工具书的编撰,最新出现的《分类字锦》。
【语法研究】1)元代代表为元代卢以纬的《语助》(历史上第一部专门研究虚字的著作),标志着语法学的正式兴起。
2)清代研究语言成就最大的,是马建忠的《马氏文通》(第一部全面而系统的研究古代汉语语法的专著),标志着汉语语法学的正式建立,同时也标志着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开始。
五、试问中国语言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六、简论《尔雅》在中国古代语言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尔雅》全书十九篇,共收录词语和专用名词2091条,4300多个词。
常用词语623条,两千多个词,主要集中收在释诂、释言、释训三篇。
《尔雅》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训诂学著作。
它标志着中国古代训诂学的建立,也标志着中国古代语言学的正式兴起和建立。
1)对训诂学本身以及今后的发展方面有相当深远的影响。
《尔雅》首创了按词的义类编排词汇的体例,它把两千来个词条分为十九个义类,每个义类编为一篇。
这种编排的方法得到了后人的推崇和模仿,后来的“雅书”差不多都模仿这种编排方法。
2)对语言学史的体系构建有相当重要的影响。
《尔雅》作为一部专门研究字义词义的专著,开创了训诂学这门新的学科,对后世整个语言学史体系的构建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对汉语史在史料保存和重现方面有着巨大的影响。
《尔雅》把古代字义、词义相同相近的搜集在一起,用当时的常用词语来进行解释,这就在保存古义、记录词义的发展变化等当面,为后人提供了极为宝贵的资料。
七、简论《方言》在中国古代语言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方言》全书共分十三卷,一方面介绍并描绘了民族共同语,另一方面也记录了方言的现象。
《方言》在体例上仿照《尔雅》,但是有所创新。
它不仅只是将同义词或者近义词放在一起,而且进一步指出,这些词汇有的是不同地点的方言,有的是通语,有的是古语,并且指出这些词汇到了西汉有哪些发展变化。
1)首先它对语言学史的体系构建和研究方法上有着重要影响。
扬雄的方言研究是从人们口头中活生生的语言为基础的,这就改变了过去的语言研究只是注重典籍研究的方式,为人们开拓了语言研究的一个崭新的方式和领域,并创建了方言学这门新的语言学科。
2)其次它在汉语史描绘和记录当时的方言情况和共同语情况方面有着深远的影响。
《方言》不仅是详细地描绘了当时的方言情况,还清晰地描绘了当时的共同语使用情况,并且还记录了其发展和变化,这就为后人了解汉代共同语和方言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依据和史料。
3)它对方言学本身的创建和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
《方言》的出现开创了一门崭新的学科,为后世方言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它的研究从人们生活中的语言入手,为后世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和科学的方法。
4)《方言》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用个人的力量进行全国性方言词汇调查研究的一本书,也是第一次对全国的方言和共同语进行科学分析和描写的一本书。
它对后世研究方言和共同语提供了相当珍贵的史料和较为科学的分析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