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的父母都是知识分子,虽然家境还过得去,但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为躲避战乱,父母带他辗转于北京、重庆、武汉、南京等地。
袁隆平8岁的时候,随着父母从汉口逃难来到湖南桃源县。
有一天,好不容易等到一条船,逃难的人群纷纷往船上挤,弟弟一不小心把他从船头挤下去,他一头栽到滚滚的江水中。
一位老船工飞身跳下水,袁隆平才算捡回一条命。
大难不死的袁隆平决心像船工老伯那样学会游泳,也能在危机时刻跳下水救人。
后来,他们又举家逃到重庆。
夏日的傍晚,袁隆平放学后一路跑回家,放下书包就跑到长江边,投身的江水中是他最惬意的事。
他先学会踩水,再学蛙泳,可是速度不够快。
真要去救人,太慢了怎么行?经过勤学苦练,终于又学会了“自由式”。
一个不到10岁的孩子,竟胆大包天,敢于去横渡长江了!
1947年,他家已经迁回汉口。
湖北省举行游泳比赛时,他抢着报名参赛,他虽然十六七岁了,可是个头瘦小,体育教师不同意他参赛。
他暗自穿好了运动服,搭了另一个参赛同学的自行车,悄悄地混进赛场,最后竟一举夺得汉口赛区男子自由泳第一名和全省男子自由泳第二名。
袁隆平生长于大城市,为什么最终会选择了农业和乡村事业,这里面也有一个故事。
袁隆平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学校组织学生郊游,参观一个资本家的园艺场。
园艺场里满目青翠,小草青青,各种美丽的花儿争奇斗艳,水果持满枝头。
袁隆平心想,这大概就是古人说的“世外桃源”吧,如果长大后能在这样的“仙境”中工作该多好。
这次参观给袁隆平留下了深刻印象,并最终把袁隆平召唤到浩瀚的农田中。
看来我们要感谢他的小学老师,要不然就没有我们以后的“杂交水稻之父”了。
童年的袁隆平十分好动,喜欢无拘无束。
上中学时,他喜欢外语、地理、化学,可以得很高的分数,他不太喜欢数学,一般就是及格水平。
当时他和同学林华宝还有一段“交易”,林华宝的数学特别好,他帮袁隆平改数学习题,袁隆平教林华宝游泳。
为此他们两人还签了“合同”。
【自我评价】
1.我会填。
“辗转”一词中“辗”字的读音是(),字义是()。
2.用下列字组成新字,并写下来。
月身君女羽
卒开旦朵羊
3.把下面的“把”字句改成“被”字句。
弟弟一不小心把他从船头挤下去。
4.袁隆平通过什么事之后决定学习游泳?()
A.袁隆平掉入江中,被船工老伯救上岸之后,他也想像船工老伯那样学会游泳,也能在危急时刻跳下水救人
B.看到别人游泳取得冠军,他也想学游泳
5.()使袁隆平对浩瀚的农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A.一节生动的自然课B.参观一个资本家的园艺场
6.课外链接。
查一查资料,了解袁隆平爸爸为什么被称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