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企业质量文化

企业质量文化


已在苏州、北京、深圳、昆明、青岛举办了五 期研修班,300多人参加。
中质协加强企业质量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 4. 做好质量文化建设示范单位认定工作
健全推进全国质量文化建设工作的相关办法与实施意见 ,积极推进此项工作。 确认了海尔、江淮汽车、航天科工、航天科技等62家企 业为全国质量文化建设示范单位。天津质协、河北、海 南、青岛、苏州、机械、医药等质协关注并积极支持中 国质协开展此项工作。 按照质量文化建设模式的有关要求,规范认定行为,树 立质量文化建设的标杆。 “全国质量文化建设示范单位”(2011-2012年度)申 报工作现在已经开始。(2013年7月15日前申报) 开展质量文化建设研究成果企业试点工作。


企业文化的特征:
客观性 稳定性 个异性 无形性
2.4 企业文化的要素和内容
为了对企业文化做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很多 学者提出了企业文化的结构模型或理论。 美国迪尔和肯尼迪:企业文化包括价值观、 英雄人物、典礼仪式、文化网络这四个要素; 荷兰心理学家霍夫斯泰德:企业文化由内到 外依次是价值观、礼仪活动、英雄人物、符号 系统4层次模型; 我国学者把企业文化划分为三个层次:精神 层、制度行为层和物质层。
加强企业质量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 5. 开展企业质量文化建设的标杆学习活动
组织质量文化建设相关单位和企业,开展考 察、交流、研修和分享活动。 将研究成果运用于企业实践检验,进一步提 升研究成果转化的有效性。 质量文化建设取得突出成效的企业列入协会 、工信部和质检总局的有关表彰项目。
企业文化的基本概念
由于民族、制度、地域、行业、发展阶段, 以及外来文化、个人因素、企业传统因素等的综 合影响,企业文化呈现出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 局面。各国学者为深入研究企业文化,对企业文 化进行各种分类 美国学者迪尔与肯尼迪把企业文化划分为以
二、企业文化的基本概念
2.1一 文化的含义
2.2 文化的作用
2.3 企业文化的内涵和特征 2.4 企业文化的类型
2.1 文化的含义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实践中所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 精神财富的总和。大致可归纳为物质文化、社会文化和精神文 化三个部分。其中,物质文化指生产工具、生产设备、交通工 具、房屋僳俱、衣饰与饮食等,社会文化是指社会制度、生产 方式、风俗习惯、人际关系、价值观念,道德标准和行为模式 等;精神文化指科技知识、文学艺术、哲学、思想、信仰等。 狭义的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包括上述社会文化的一部分 和精神文化的全部,即科学、文化艺术、哲学、思想、信仰、 风俗、习惯、人际关系、价值观念、道德标准和行为模式等。
2.4 企业文化的要素和内容
物质层通常包括以下要素: ⑦ 企业的纪念建筑物和造型,包括厂区雕塑、纪念 碑、纪念林、英模塑像等; ⑧ 企业的纪念品和公共关系用品,是反映和传播企 业文化的重要载体。 ⑨ 企业文化传播网络,包括企业自办的网站、报刊、 广播、闭路电视以及宣传栏、广告牌、招贴画等。
2.4 企业文化的要素和内容
中质协加强企业质量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 全国质量文化建设示范单位
(2005-2006年度)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 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星星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三电贝洱汽车空调有限公司; 中建一局建设发展公司; 浙江宝石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北有限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海南有限公司;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山西潞安矿业(集团)有限公司; 南京造币厂; 沈阳华晨金杯汽车有限公司; 华北石油管理局第一机械厂; 广州日立电梯有限公司。 (2007-2008年度) 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天津港石油化工码头有限公司 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神华神东煤炭分公司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海南有限公司 中原特钢股份有限公司 中航工业雷达与电子设备研究院(苏州长 风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远东电缆有限公司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沈阳机床有限公司 沈阳华晨金杯汽车有限公司 苏州二建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苏州市公安局 苏州苏嘉杭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哈尔滨东安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 (2009-2010年度)
(5)总结经验,树立标杆,表彰先进,长期营造质量文化
建设的氛围,形成质量经营环境。

我国企业开展质量文化建设的基本情况
我国企业开展质量文化建设的特点:
——优秀企业的质量文化建设的做法和经验具有本 企业的烙印。 ——质量文化建设,有共同的模式和路径可以参照, 但每个企业的质量文化都是不可复制的。 ——建设具有本企业特色的质量文化,才能推动本 企业实现卓越经营和永续经营,才能确保质量文化 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 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 安阳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四川水井坊股份有限公司 江阴兴澄特种钢铁有限公司 重庆长安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常熟市邮政局 青岛交运集团公司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 山西省祁临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电网公司珠海供电局 山东景芝酒业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潮州分公司 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 青岛海尔特种电冰箱有限总公司 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 易才集团
企业质量文化建设
上海市质量协会
主要内容
一 二 我国企业质量文化建设的研究 企业文化的基本概念 企业质量文化内容及作用 企业质量文化建设模式


我国企业质量文化建设的研究
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加强质量文化建设
2012年2月6日发布的《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 要求:“加强质量文化建设。……推进社会主义先进质量文化 建设,提升全民质量意识,倡导科学理性、优质安全、节能环 保的消费理念,努力形成政府重视质量、企业追求质量、社会

我国企业开展质量文化建设的基本情况
我国企业开展质量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重生产、重销售、忽视质量、忽视以人为本的
思想在企业的落地和员工素质的提高。
(2)质量文化建设只停留在口头上、口号上、表面 上,形式主义严重。
(3)没有形成具有本企业特点的质量价值体系、规
章制度体系和员工行为规范体系。
中质协加强企业质量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
两个课题的研究成果:
中质协加强企业质量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
中质协加强企业质量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
加强企业质量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 3.大力培养质量文化建设推进骨干和企业质 量文化建设实施骨干,夯实人员基础,举办 企业质量文化建设研修班
将课题研究成果转化为培训教材,加强培训研 修,培育质量文化建设的骨干力量,推动企业 质量文化建设的蓬勃发展,努力形成一支质量 文化建设的骨干队伍。
文化是社会变革的内燃机;
文化是社会常态的调控器; 文化是凝聚社会的粘合剂; 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2.3 企业文化的内涵和特征
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所形成 的为企业多数成员所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基本信念、价 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它是理念形态文化、行为制度形态文 化和物质形态文化的复合体。
(4)重过程,轻结果,没有认真总结提炼企业质量
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与要素。
中质协加强企业质量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
1.搭建好交流平台,办好全国质量文化建 设成果发布与经验交流会议
为广大企业的领导、质量工作者和专家学者探讨质量文 化理论,交流最佳实践,弘扬标杆先进,搭建重要交流 平台。 已于2007年、2009年和2011年,召开了首届、第二 届全国质量文化建设论坛和第三届全国质量文化建设成 果发布暨经验交流会议。开展经验交流,征集论文,编 辑出版《质量文化在中国》图书和质量文化建设论文集 ,开展“全国质量文化建设示范单位”的申报、确认和 表彰工作。 第四届全国质量文化建设成果发布暨经验交流会将于 2013年下半年召开。
2.4 企业文化的要素和内容
精神层通常包括以下要素: ① 企业目标与愿景 ② 核心价值观 ③ 企业哲学 ④ 企业宗旨 ⑤ 企业精神 ⑥ 企业伦理和道德 ⑦ 管理理念 ⑧ 经营理念 ⑨ 企业风气
2.4 企业文化的要素和内容
制度行为层通常包括以下要素: ① 一般制度:指各企业中普遍存在的工作制度、管 理制度以及责任制度。 ② 特殊制度:主要指企业中的一些独有的、个性化 的制度,更能反映企业的管理特点和文化特色。 ③ 企业风俗:指企业中长期沿袭、约定俗成的典礼、 仪式、节日、活动等,如歌咏比赛、体育比赛、 生日纪念活动、集体婚礼等。 ④ 行为规范:指企业对各级领导者、管理人员和各 类员工的言行举止提出的基本要求和具体规范。
2.4 企业文化的要素和内容
物质层通常包括以下要素: ① 企业的基本标识,如企业名称、标志等; ② 企业的徽标、旗臶、歌曲等,如厂旗、厂服; ③ 企业的自然环境和建筑,如企业的办公室和车间 的设计和布臵方式、绿化美化情况; ④ 企业的服务特色和模式,如产品的特色、式样、 外观、包装等; ⑤ 企业的技术及工艺设备特性,如企业所使用的设 备、工具、工厂的工艺水平等; ⑥ 企业的文化体育生活设施 ,是企业业余生活的特 色,反映企业和员工关系方面的价值取向;
概括讲,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 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 价值观念等,它是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自身的产物。
2.2 文化的作用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文化既表现在 对社会发展的导向作用上,又表现在对社会 的规范、调控作用上,还表现在对社会的凝 聚作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驱动作用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