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学前教育实验研究.
二、学前教育实验研究设计模式
• 模式 • 单因素实验设计模式是将一种自变量(自变 量可有两个以上层次),用一组或多组实验 形式,进行最有效的实验过程安排。
二、学前教育实验研究设计模式
• 1. 单组单因素一个层次实验设计模式 • 这是研究者对一个实验组的被试先进行前 测,再施加一个层次的一种自变量,然后 进行后测,再对实验前和实验后被试反应 做比较,进行显著性检验,以确定自变量 与因变量的关系。
一、学前教育实验研究概述
• • • • 特点 1.有目的地控制变量——本质特点 2.能揭示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3.能致物以变
• 研究者不用被动地等待所要观察研究被试心理、 行为现象的发生,而是创造条件主动地引起被试 的反应,以此来考察被试的反应与条件之间的关 系,探讨事物的本质联系。
• 4.有明确的实验设计和确定的试验程序 • 可重复验证——意味着实验的可靠性和效果
一、学前教育实验研究概述
• (三)分组种类 • 单组 • 同一组被试先后接受 同一组被试先后实验,会带来练习误 差、疲劳误差
单组
35 不 30 遵 25 守 20 纪 15 律 10 (%) 5 0
实验前
实验后
一、学前教育实验研究概述
实 验 甲 班
实 验 乙 班
对 比 班
不同教育方法
一、学前教育实验研究概述
• (三)分组种类 • 轮组 • 以不同的顺序,使各组被试轮流接受所要 研究的自变量的影响 • 可以避免单组和等组的弊病
轮组安排表
第一类问 第二类问 第三类问 题 题 题
第 一 组 第 二 组 第 三 组
大班10人 ①第一种 ④第三种 ⑦第二种 方式 方式 方式 中班10人 小班10人 大班10人 ②第二种 ⑤第一种 ⑧第三种 方式 方式 方式 中班10人 小班10人 大班10人 ③第三种 ⑥第二种 ⑨第一种 方式 方式 方式 中班10人 小班10人
一、学前教育实验研究概述
• • • • • • • 原则 (二)取样和分组原则 取样原则 在量与质上都要有代表性 实验班与对比班必须要有同质性 取样方法要采取科学随机抽取样本: 简单随机取样、等距随机取样和分层随机 取样
一、学前教育实验研究概述
• • • • • • 原则 (二)取样和分组原则 分组原则 1.便于体现实验要求 2.有利于限制无关因素的影响 3.用尽可能少的实验次数取得最大效果
单因素实验设计模式Ⅰ
单组单因素1个层次实验程序设计 组别 前测 实验变量 后测
实验组
√
√
√
二、学前教育实验研究设计模式
• 2. 单组单因素二个层次实验设计模式 这是研究者对一个实验组的被试,先进行 前测,再施加一个层次的一个自变量,然 后进行第一次后测,再施加第二个层次的 同一种自变量,再进行第二次后测,将第 一次后测与第二次后测进行显著性检验, 以确定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
单因素实验程序模式Ⅳ
等组单因素2个层次实验程序设计 组别 实验组1 实验组2 前测 √1 √2 实验变量 √甲 √乙 后测 √1 √2
二、学前教育实验研究设计模式
• (二)多因素实验设计 • 多因素实验设计是操纵两个或两个以上自 变量,以探讨每个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 自变量之间的交互作用及其对因变量的综 合影响。
第七章 学前教育实验研究
一、学前教育实验研究概述
• 概念 • 学前教育实验研究是在合理的控制条件下,有计 划地逐步操纵实验变量,观测与这些实验变量相 伴随的现象的变化,探究实验因子与反应现象之 间的因果关系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 学前教育实验研究表现在理论假设的指导下,在 学前教育实验中,控制无关变量,操纵自变量, 观测因变量,在一定的时间内,将收集到的教育 效果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反复验证,揭示学前教 育的因果关系,揭示教育与人的发展的规律。
变量: 部分——整体 再现空间关系 已有知识——间接推理 方式: 动作 知觉 口头解决 表象 口头解决
一、学前教育实验研究概述
二、学前教育实验研究设计模式
• • • • • • • • • • (一)单因素实验设计 内容 根据研究目的提出假设 确定研究的自变量 控制无关因素 选择被试和进行分组 拟定实验程序 安排实验条件 草拟记录表格 确定整理分析实验结果的方法
单因素实验程序模式Ⅲ
等组单因素1个层次实验程序设计
组别 实验组 控制组
前测 √1 √2
实验变量 √
后测 √1 √2
二、学前教育实验研究设计模式
• 4.等组单因素二个层次实验程序设计 这是研究者对两个实验组分别施加同一种 自变量的两个层次的实验变量,实验前对 两个实验组做前测显著性检验,实验中, 对实验1组施加甲层次的一种自变量;对实 验2组施加同一种自变量的一层次,实验后 再对两组进行后测显著性检验,以确定自 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
• (三)分组种类 • 等组 • 把被试按相似条件分成两组或几组,分别 接受自变量的影响,等组可以是两组也可 是三组或更多组 • 优点 避免单组比较中的学习误差和疲劳误 差 • 缺点 同质性考验不可能完全相同
等组
90
75
平
均 成 绩
60 45
30 15 0
实验班
对比班
强化手段
等组
平 均 成 绩
60 50 40 30 20 10 0
单因素实验程序模式Ⅱ
单组单因素2个层次实验程序设计 组别 实验组 前测 √ 实验变量 √甲 √乙 后测 √1 √2
二、学前教育实验研究设计模式
• 3. 等组单因素一个层次实验程度设计 • 这是最常用的一种实验程序设计。研究者 选取实验组与控制组,先同时对实验组和 控制组被试进行前测,然后再对实验组施 加一个层次的一种自变量,控制组不施加 实验变量,然后同时对实验组和控制组进 行后测,将实验组后测与控制组后测进行 显著性检验,以确定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 系。
一、学前教育实验研究概述
• 原则 • (一)确定变量关系 • 一项实验中必有: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
• 在一项实验中,必有三种变量:自变量、因 变量和无关变量。任何一项实验,都是根 据研究目的,操纵自变量,使其对被试产 生反应,控制无关变量,使它们保持恒定, 观察因变量以便揭示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 的因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