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怀念课后作业(附答案新人教版七
年级语文上册)
秋天的怀念课后作业
一、基础巩固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瘫痪()沉寂()捶打()仿膳()
xù叨()wān豆()cǎi扁()jué别()
2.根据括号中的意思在横线处填写相应的词语。
(1)妈妈在医院看护我,一夜没睡的她显得十分
________________(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看到妈妈的黑发中已经夹杂了根根银丝,我的心都疼了。
(2)在秋气肃杀的日子,和一个知心朋友
________________(分别,多指不易再见的离别),是什么心情?
(3)春天到了,漫山遍野山花________________(颜色鲜明而美丽)。
3.判断下列句子所使用的描写方法。
(1)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
(2)“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
”她总是这么说。
()
(3)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
4.填空。
(1)本文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代表作有小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务虚笔记》,散文《________________》《病隙碎笔》等。
(2)文章主要记叙了关于母亲的四件事: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为了“我”隐瞒病情;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刻画出了一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母亲形象,表达了作者对
母亲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5.下面对本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运用了衬托的手法,用“我”的暴怒无常衬托了母亲的坚韧、顽强。
B.本文题目寓指在秋天怀念母亲,也表明经过人生的“秋天”,母亲牵挂的子女懂得了怎么面对生活的困境。
C.本文运用了语言、动作、神态等多种描写手法刻画母亲的形象。
D.本文以情节的曲折巧妙取胜,从中体现出的情感深深地感染着人。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走过苦难——记我无比敬慕的作家史铁生(节选)
宋秋雁
有位哲人说:人生的本质就是痛苦。
痛苦联结着生活和
生命,它是一个看不见底的深渊。
痛苦无论多和少,大
家都一样无法超越它,必须经历它。
痛苦是一本书,研
究它,体味它,咀嚼它,会有诸多独特的感觉。
痛苦是
深沉的土地,它孕育着生命,感染着灵魂。
在痛苦里,
我们认识了这纷繁的世界。
我曾经设想没有苦难的生活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
这种生活的意义何在。
没有经历过痛苦的人生是幸福的
人生吗?没有经历过痛苦的人是幸运还是不幸?反复思
考“痛苦”这个字眼,我试图从中寻求一种滋味,我想
感受那些经历过大苦大难的人所体味到的人生况味和所
获得的人生价值。
于是,我便想起了史铁生。
他是一位我无比敬慕的作家。
他写了很多作品,其中让我始终难以忘怀的是《我与地坛》。
最初读《我与地坛》是在一个黄昏,夕阳挂在窗前,那深深的红里有一种悲壮的色调。
我沿着文字翻动书页,我的泪水也悄悄涌满了眼睛。
史铁生到延安的清平湾插
队时得了一场大病,从此便高位截瘫了。
当活到最狂妄
的年龄时,他的双腿忽然残疾了。
他从此坐上了轮椅,
永远离开了正常人的生活。
这是一份多么沉重的苦难!有谁能轻易地经受这种苦难
呢?一个本是活蹦乱跳的男孩子,突然间不能走路了,
只有靠两手摇着轮椅去自己想去的地方。
史铁生不能走路了。
于是他与北京地坛公园结下了不解
之缘。
他每天摇着轮椅去地坛读书,他说:“没处可去
我便一天到晚耗在这园子里。
跟上班下班一样,别人去
上班我摇了轮椅到这儿来。
”地坛公园弥漫着沉静的光芒,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准备了这样一处安静的地方。
树荫和夕阳笼罩着他的身影。
史铁生的母亲也是一位活得最苦的母亲。
每次动身前,
他的母亲便无言地帮他坐上轮椅,母亲每一次都是伫立
在门前默然无语地看着儿子走远。
有一次,他想起一件
事又返身回来,看见母亲仍然站在原地,还是那样一动
不动地站着,仿佛在看儿子的轮椅摇到哪里了,对儿子
的回来竟然一时没有反应。
她一天又一天送儿子摇着轮
椅出门去,站在阳光下,站在冷风里。
后来,她猝然去
世了,因为儿子的痛苦,她活不下去了。
这是她唯一的
儿子,她希望儿子能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她没
有能够帮助儿子走向这条路。
儿子20岁后忽然截瘫了,她心疼得终于熬不住了,她匆匆离开儿子时只有49岁。
史铁生在《合欢树》中写道:“我坐在小公园(指地坛)安静的树林里,闭上眼睛,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
亲回去呢?很久很久,迷迷糊糊的我听见了回答:‘她
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
’我似
乎得了一点安慰,睁开眼睛,看见风正从树林里穿过。
”史铁生那些苍凉的文字来自他的心灵深处。
没有经历过
痛苦的人是写不出那样凝重悲壮的文字来的,也永远感
受不到在那苍茫的底色下汩汩滚落的热流。
(摘自《青年文学》,有改动)
1.如何理解题目中“走过苦难”的含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叙述了关于史铁生的哪些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线句表现出作者对史铁生怎样的态度?请结合《秋天的怀念》一文的相关内容加以阐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引用史铁生《合欢树》中的一段文字的作用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基础巩固
1.tānjìchuíshàn絮豌踩诀
2.(1)憔悴(2)诀别(3)烂漫
3.(1)动作描写(2)语言描写(3)神态描写
4.(1)史铁生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我与地坛(答其他作品亦可)(2)忍受“我”的暴怒无常央求“我”去北海看花临终记挂“我”和妹妹坚强隐忍、疼爱孩子
赞美和怀念
5.D本文不以情节的曲折巧妙取胜,而以平淡的日常生
活中所体现的情感深深地感染着人。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1.【答案示例】有三层含意:第一层意思是经历苦难,指史铁生经历了双腿残疾的痛苦;第二层意思是史铁生
坚强地面对、战胜了苦难,成为知名的作家,成就了辉
煌的人生;第三层意思是饱含着作者对史铁生的高度敬
佩和赞美之情。
【解题思路】解答本题要结合文章内容和中心。
通读全文可知,史铁生的悲苦人生与“苦难”一致;史铁生战胜
了苦难与“走过”一词的含义一致;从作者的角度审视,包含对史铁生的敬佩和赞美之意。
2.【答案示例】史铁生患病双腿残疾;史铁生每天摇着轮椅去地坛读书;史铁生的母亲目送他去地坛;史铁生
的母亲因病和痛苦过早离世;史铁生写文章纪念他的母亲。
【解题思路】解答此题,注意题目要求“关于史铁生”的事。
结合全文,从分条概括。
3.【答案示例】这句话表现出作者对史铁生的同情和理解。
活到最狂妄的年纪时双腿残疾,这种痛苦是沉重的,谁都不能轻易承受,所以史铁生瘫痪后,脾气“暴怒无常”,常常无端地摔打东西,觉得自己活着没劲儿。
这
些表现是处在那样情况下的任何人都可能有的反应,无
可厚非。
【解题思路】这是作者的评价,“多么沉重的苦难”“有谁能轻易地经受”等表现了作者的同情、理解。
再结合《秋天的怀念》中的相关内容具体分析即可。
4.【答案示例】承接上文中史铁生母亲的匆匆离世,表现出史铁生对母亲过早离世的无比惋惜,为母亲离世前
所遭受的苦难的无比心疼,也表现了史铁生对母亲的浓
浓的悼念之情。
增加了文章的感染力。
【解题思路】这段文字是史铁生苍凉文字的一部分,承接上文母亲的去世,是史铁生在母亲去世后的反思,表现
出了他对母亲的悼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