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山市五指山市位于海南岛中南部腹地,是海南省中部少数民族的聚居地。
“不到五指山,不算到海南”。
五指山市位于海南岛中南部,周围群山环抱,森林茂密,是有名的“翡翠山城”。
五指山市为海南岛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市区海拔328.5米,是海南岛海拔最高的山城。
市区面积1169平方公里,人口10.7万。
昌化江上游支流南圣河从东向西蜿蜒,流贯全城区。
此地气候温和,属热带山区气候,冬暖夏凉。
年平均气温22.4度,1月份平均气温17度,7月份平均气温26度,极端最高气温35.9度。
年平均降雨量为1690毫米,极端最大年降雨量为2810.4毫米,极端最少年降雨量为1055.5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4%。
山青水秀,四季如春,有“天然别墅”和“翡翠城”之称。
五指山市境内矿产资源丰富。
高岭土,大理石,花岗岩,石墨矿,矿泉水等具有很高的开采价值。
全市森林覆盖率75%,森林中木本植物1400多种,高级珍贵木材150多种,药用植物1000多种,还有名贵的五指山野生水满茶,五指山兰花100多种,开发前景极为广阔。
特别是五指山动物种类繁多,野生动物524种,占全国动物总数的22%,许多生物物种属五指山区所独有,是天然的动植物园,有独特的旅游,探险,科考,度假,疗养等价值。
山城景色和民族风情是通什最主要的旅游内容,有“一山、一林、一情、一城、一路”之说。
一山就是五指山,一林就是中部的热带雨林,一情就是中部的黎苗少数民族风情,一城就是通什的城市旅游,一路就是通贯海南岛中部的公路。
山、林、情、城、路紧密相连,融为一体,是典型的“绿色生态”旅游城市。
五指山市,犹如镶嵌在五指山区绿涛上的一块翡翠,街道两旁菠萝蜜、椰子树和凤凰树红绿相映,美丽的南圣河像条银白色的飘带绕着山城而过。
此地冬暖夏凉,清晨凉风习习,雾锁山城;午间云开雾散,阳光普照;午后乌云聚合,大雨倾盆,往往出现“东边日出西边雨”的奇异景观,飘带似的彩虹点缀天空。
五指山还是黎苗传统文化歌舞及工艺品创作和表演的主要基地,民族风情原始、古朴、浓郁,别具特色的宾馆、黎村苗寨而吸引了大量游人,是海南省每年“三月三”黎苗民族传统节日庆典的主要场所。
环境资源旅游资源一、五指山旅游资源开发的条件和前景水满风景名胜区位于五指山市范围内,旅游服务基地有所依托,有着良好的开发利用条件。
五指山市的市政建设、公共基础设施和旅游设施,内外交通、商业、旅馆业、饮食业、电讯、文化设施、医疗保健、银行等公共事业和服务待业均为五指山旅游开发建设提供有利条件。
目前,五指山市有五指山旅游山庄、海南五指山第一村、五指山国际度假寨等宾馆、旅馆、招待所35家,客房3000间、床位6000张,每年接待来五指山旅游观光的国内外客人达26万人次。
2000年为世纪之交,人类迎来了新的千年,五指山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近年,海南省委、省政府作出加快中部开发的战略决策,五指山、海口至五指山的公路改造扩建工程已完工,从七仙岭至南圣、水满乡至仕阶的新开公路,毛阳至水满乡、南圣至水满的公路硬化工程,也列入全省的重点计划,并投入建设当中。
一个以五指山为中心的交通网络,正在超越古人的设想,展现在世人面前,五指山市委、市政府牢牢抓住加快中部发展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动员全市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创业,热忱欢迎国内外有识之士共同开发五指山。
当前,五指山市正在积极推进“生态型精品五指山”的建设,五指山生态旅游示范区的建设步伐正在逐步加快,可以预见,随着海南中部开发热潮的到来,五指山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将在科学保护的基础上得到合理开发,五指山地区黎苗族同胞脱贫致富的日子已经为期不远,五指山美妙而神奇的魅力将会给世人所分享!二、五指山旅游风景资源五指山由于山体变化彼此起伏,景色变化无穷,又因五指山属热带雨林气候,雨量充沛,水流经年不断,加之山高水急,飞流直下,形成千姿百态,美丽壮观的瀑布群。
若巅临极顶,则峰秀峦奇,雄伟壮观,山间云海翻腾,雾色沧茫;远处,南海浩渺,水天相连,白帆点点,景色更是绚丽多彩,变幻无穷。
是海南五大A级旅游点之一,为国内外人士所关注。
(一)典型的热带山地雨林景观。
在五指山绵绵不断的崇山峻岭上,有着广阔的热带天然林海,具有独特的森林生态系统。
海拔高度在五百米以下的丘陵及低山地区分布着沟谷雨林和季雨林;五百米至一千五百米分布热带山地雨林和亚热带针、阔叶常绿林;一千五百米以下为高山矮林,海拔一千五百米以下的山地植被最为丰厚,各种植被千姿百态,竞相生长,动植物等自然景观多分布于此。
走进热带雨林,可见到雄伟参天的乔木,层次多而复杂,最上层是几个人合抱不过的大树,高达数十米,干直挺秀,直指苍穹。
第二层比第一层稍矮,但密度最大,许多藤类植物象一条条长蛇沿着树干往上爬,最底层是一些肉质多浆植物和花卉,及热带蕨类植物,随处可见气根、绞杀、寄生的热带森林景观。
水电资源五指山市有丰富的水资源,境内大小河流32条,平均流量6.5亿立方米,水电蕴藏量7万多千瓦。
目前,仅利用14%,水电和水产养殖开发潜力巨大。
已建成的毛阳河梯级电站是海南省“4321”重点水利工程,总装机容量为25000千瓦,年发电量为8000万度。
自然资源(一)自然地理概况1、地理位置:五指山位于海南岛中部,主峰在五指山市境内。
五指山是海南省的最高山脉,素有"海南屋脊"之称。
据地质资料记载,山体基础系距今1.4亿至1.7亿年的中酸性喷出岩所覆盖。
由于长期受自然因素的强烈侵蚀切割,山峰彼起此伏,形似五指,因此得名。
远观之,只见群山郁郁葱葱,云腾雾绕,五指峻峭挺拔,高耸入云,气势磅礴,雄伟壮丽。
2、范围面积:五指山主峰由西南向东北排列,先疏后密,二指为最高峰,海拔1867米,山脉延伸及五指山、琼中、保亭、陵水等四个市县。
水满旅游风景区总面积为211平方公里,其中五指山主体范围169平方公里,现为海南省级自然保护区。
3、地理特征:五指山气候类型属热带雨林气候,冬暖夏凉,不受寒潮侵袭,也不受台风影响。
由于独特的气候条件,使五指山生物种类繁多,植被分布为热带自然景观。
土地组成以中酸性喷岩为主,加上历年植被的枯枝落叶腐烂,土地较肥沃,适于热带和亚热带植物生长。
(二)气候五指山由于海拔高,纬度低,森林密布,光、热、水资源丰富,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为22.4℃夏季平均气温为25℃,冬季平均气温为17℃;年降雨量在1800至2000毫米;相对湿度为84%;年平均日照为2000小时左右。
五指山地区生态系统保持完好,空气自净能力强,经科学监测,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值、氮氧化物检验植,均低于国家下限标准0.05mg/ 和15mg/X ,空气纯净无粉尘,是避暑避寒、观光、疗养、康复、度假的胜地。
(三)植被五指山分布有海南岛最典型、最齐全的热带山地森林,主要有:1、皮、荔枝群落;蝴蝶树、青皮群落,是最能反映海南地带性生态特点,被认为是海南岛的地带性典型植被类型。
2、山地常绿阔叶林,是以热带和亚热带科属植物为主。
如山毛桦、樟科、金缕梅科等种类。
还有少量的温带科属,如榛木科的海南特区鹅耳枥、槭树科的十蕊槭;粗榧科的粗榧属和杜鹃花科的杜鹃属等。
主要群落有:陆均松、黄背栎群落;是海南的主要热带植被。
3、山顶矮林。
是由于受山顶、山脊地形作用影响而成的。
群落外貌特征为乔木比较低矮,分枝多,弯曲而密集,枝干上常有苔藓植物附生。
主要群落有:栎子绸、厚皮香、海南杜鹃群落和广东松、五裂木、微毛山矾群落。
它与山地常绿阔叶林是海南主要的水资源。
此外,尚有农作物群落。
其中以橡胶、水果、人工杉木林、马占相思林较多,构成了茫茫森海,与蓝天碧水相辉。
昔日山村大变样五指山市在创建文明生态村过程中,立足山区实际和生态优势,引导农民发展林下经济,生态经济,特色经济,彰显了生态立市的思路。
在五指山市南部的畅好乡毛招村,村道两旁的墙壁上,张贴着五指山市林业局印制的护林防火、林业法律法规常识问答和禁止毁林开垦的宣传画和公告。
这样的宣传资料在其他乡镇也随处可见。
该村农民朱德章说,政府宣传到位,村民认识逐年提高,凡是25度以上的坡地、山地,碰都不碰,在胶林下饲养家禽,要不就在庭院里的空地上种果树和瓜菜。
五指山市委、市政府还与各乡镇党委、政府的一把手,签订《保护森林资源生态安全目标管理责任状》,将责任落实到人,要求在生态文明村的建设过程中,必须确保五指山市的生态环境不被破坏。
五指山市在文明生态村创建过程中,坚持结合本地实际,彰显民族特色,军民多方投入,使得昔日乡村呈现出可喜变化,走进五指山市畅好乡什炮村,就犹如进入了一个美丽的民族艺术殿堂。
一栋栋富有黎族特色的黎村建筑,一幅幅形象精美的黎族壁画,一条100多米长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民族艺术长廊,将整个村庄装点得极富民族风情。
2007年,五指山市按照文明生态村建设总体规划,以创建什保文明生态村片区(由7个村小组连片组成)作为文明生态村建设的重点、亮点和示范点,以此带动全市文明生态村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
创建中,根据什保村的特点及毗邻市郊的优势,扶持引导农民种养,发展生态经济、林下经济,推进新农村经济发展。
市扶贫办投入10万多元,扶持番文村种植槟榔;农技中心畜牧局扶持鸡苗3000只,引导农民在林下饲养;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投入1万多元扶持农民种槟榔育鸡鸭苗。
据悉,截至2007年底,五指山市已建成文明生态村123个。
2008年拟新创建文明生态村19个,完成年底全市建成文明生态村148个的既定目标,占自然村总数的47%。
(海南日报记者邵长春特约记者尹秋艳)五指山打造康体养生之都驱车进入五指山市区,映入眼帘的都是热火朝天的建设工地:翡翠花园、翡翠谷、五指山居、避暑山庄、候鸟花园、天元花园、天山丽田等生态小区相继开工。
沉寂多年的五指山市,正呈现出生机盎然的良好发展局面。
五指山市全力打造“康体养生之都”品牌,提升城市魅力,推进城市建设和旅游房地产建设,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跨越式发展。
“五指山是我的第二故乡”75岁的湖南科技大学退休教授张益霖携夫人最近到三亚旅游时,经朋友介绍专程到五指山市走了一趟,郁郁葱葱的植被、纯洁清新的空气、夏凉冬不寒的天气和热情淳朴的民风,深深地吸引了这对老伉俪。
1月6日下午,记者在“避暑山庄”售楼处遇到刚签订了购房合同的张益霖夫妇,张益霖兴奋地说:“湖南的冬天比较冷,在五指山却感到无比清凉,非常适宜居住、养生。
我们买了一套53平方米的小户,够老俩口住了。
”像张益霖夫妇这样的外地购房者越来越多。
去年10月初,“避暑山庄”开盘时,光山西忻州师范学院的老师们就团购了400多套房子,超过了小区总套数的十分之一。
外地人为何如此钟情五指山?五指山优良的生态环境,包括充足的阳光、满目的青翠、富氧的空气和舒适的气候,已经成为外地游客选择在此买房度假、养老、休闲的最初“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