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度
武汉市部分学校新高三起点调研测试
生物试卷
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命制 2016.9.8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Ι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
考
试用时
2
3.
4.
1.
A.
B.
C.自然选择学说揭示了生命现象统一性的原因是生物都有共同祖先
D.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揭示了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是共同进化
2.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错误
..的是:
A.萌发种子细胞内水的含量大于休眠种子
B.淀粉和纤维素是植物体内常见的储能物质
C.脂肪是动植物体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D.有些蛋白质可以调节细胞的新陈代谢
3.下列有关细胞共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具有细胞膜但不一定具有磷脂双分子层
B.都具有细胞核但遗传物质不一定是DNA
C.
D.
4.
A.
C.
5.
水、
下
A.若
S2浓度
B.若此时S1浓度等于S2浓度
C.若将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置于提供的甘油溶液中,将发生质璧分离及自动复原
D若将洋葱叶外表皮细胞置于提供的蔗糖溶液中,将发生质壁分离但不能复原
6.下列关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内的吸能反应一般与ATP水解的反应相联系
B.ATP分子的结构式简写成A--P~P~P,其中A代表腺嘌呤
C.ADP转化成ATP时所需能量均来源于有氧呼吸或无氧呼吸
D.细胞大量合成蛋白质时,ATP的消耗速率远大于其合成速率
7.测得黑暗条件下,某油料作物的种子萌发时,利用脂肪氧化分解产生的CO2与消耗的O2体积相等,原因是该萌发种子在测定条件下
A.只进行有氧呼吸
B.只进行无氧呼吸
C.同时发生了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D.同时发生了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8.
A.
B.
C.
D.
9.
A.
B.
C.
D.
10.
A.苏丹Ⅳ溶液将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颗粒染成红色
B.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使细胞中大部分区域染成红色
C.健那绿可以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
D.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与酒精反应由蓝变绿再变黄
11.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染色体数目异常,可能导致的遗传是
A.猫叫综合征
B.苯丙酮尿症
C.原发性高血压
D.21三体综合征
12.利用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进行正反交实验,统计发现后代雄性个体的性状始终与母本保持一致,下列分析合理的一组是
①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可能位于细胞质中②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
上
A.
13.
14.
A.
B.
C.
D.
15.下列有关生物体遗传信息传递过程的描述,错误
..的是
A.部分RNA病毒只存在图中的③和⑤过程
B.通过①或④都可以合成DNA,催化①④反应的酶相同
C.DNA通过转录形成的产物可能是mRNA或tRNA或rRNA
D.RNA聚合酶识别位点位于DNA上,终止密码子位于mRNA上
16.关于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都导致基因种类的改变
B.基因突变与染色体数目变异都导致碱基序列的改变
C.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通常都用光学显微镜观察
D.基因突变与染色体数目变异可以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
17.
述错误
A.
B.
C.
D.
18.
A.
B.
C.
D.
19.
量不等的同种捕食者柳条鱼,一段时间后,各池塘中3种水生昆虫的存活率如图,下列推测不合理
的是
...
A.该实验的自变量为捕食者数量
B.与丙相比,柳条鱼更喜欢捕食甲和乙
C.无柳条鱼的池塘中,甲昆虫数量呈“J”型增长
D.无柳条鱼时水生昆虫的种间竞争可能导致丙消失
20.下列有关高等动物体信息分子传递的叙述,错误
..的是
A.细胞间通过细胞膜实现了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交流
B.细胞内通过核膜实现了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C.
D.
21.
22.
A.
B.
C
D.
23.
因(A
A.甲为AAbb,乙为aaBB B.甲为aaX B Y,乙为AAX b X b
C.甲为AAX b Y,乙为aaX B X B
D.甲为aaX B X B,乙为AAX b Y
24.下列有关多种育种方法的描述,正确的是
A.单倍体育种与多倍体育种均采用了花药离体培养的方法
B.诱变育种能产生新的基因,可以快速形成新的物种
C.杂交育种操作简单,广泛用于所有生物的选育
D.基因工程育种可以定向地改变生物的遗传特性
25.如果某动物种群满足四个基本条件,即种群非常大、没有迁入迁出、没有自然选择、不产生突变时,随机交配或相同基因型的个体间进行交配(以下简称:连续自交),则理论上
A.
B.
C.
D.
26.
A.
B.
C.①③④成分上最主要的差别是①中蛋白质含
D.人体饥饿时,若图示为胰岛组织,①处血糖
27.
A.病毒侵入小
鼠内环境后,体
内发生了特异性免疫
B.b病毒侵入小鼠内环境后,体内发生了非特异性免疫
C.上清液中51Cr释放量的增加是浆细胞分泌抗体作用的结果
D.上清液中51Cr释放量的增加是效应T细胞作用的结果
28.取某植物的胚芽鞘和幼根,切除胚芽鞘尖端和幼根根尖的尖端(即切除根冠和分生区),然后将胚芽鞘(近尖端向上)和幼根(近尖端向上)直立放置,分别在两
A.
B.
C.
D.
29.
A.
B.
C.
D.
30.
A.
B.减少生态系统内捕食者和寄生生物的数量
C.适当减少对生态系统相应的物质和能量投入
D.使生态系统内生产者和消费者在数量上保持平衡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31题~第34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
做答。
第35~36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
(一)必考题(4题,共45分)
31.(10分)运用到工业生产中的酶,需要保持较高的催化效率,应用前通常需要测定酶使用的最佳温度范围。
下图中的曲线①表示某耐高温的酶在各种温度下酶活性相对最高酶活性的百分比。
将此酶在不同温度下保温足够长的时间,再在酶活性最高的温度下测其残余酶活性,由此得到的数据为酶的热稳定性数据,即曲线②。
转移途径为(填编号)
叶面积
(填编号)的量来表示。
(3)本实验中,光照强度达到一定值后,光合速率不再增加,限制其不再增加的环境因素是。
33.(12分)马拉松长跑是一项超强体育运动。
运动员在比赛时体内多种生理过程发
生了改变。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比赛开始时体温逐渐升高,一段时间后在较高水平上维持相对稳定,说明此时机体产热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散热量;人体大量出汗导致失水较多,刺激渗透压感受器,引起垂体释放,促进肾脏对水的重吸收,以维持体内的水盐平衡。
水盐平衡的调节中枢位于。
(2
(3
34.(
(1
(2
F1
(3
孟德尔分离比,但也有些杂交实验的结果与孟德尔比例接近。
推测其原因可能是基因之间的距离影响杂交子一代产生配子的比例,基因之间的距离越大,杂种子一代产生的不同基因型配子的比例越接近。
请选择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设计三组杂交实验予以验证,并预测结果。
(二)选考题: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注意
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黑题目的题号一致。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5.【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
老坛醋可用于日常菜肴烹饪,风味独特,其生产工艺流程如下图。
(1)在酒精发酵阶段,需添加酵母菌。
在操作过程中,对发酵缸密闭与通气的先后顺序是。
原因是。
(2
(3
①
②
36.
未融合的骨髓瘤细胞。
细胞内DNA合成一般有两条途径:D途径和S途径。
B淋巴细胞同时有两条途径合成DNA,骨髓瘤细胞S途径缺失。
(1)人们创建杂交瘤技术是为了获得具有疾病的诊断、预防、治疗价值的单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最主要的特点是。
(2)如果用可以阻断细胞内DNA合成D途径的培养基进行筛选,在上述融合体系的细胞中,未融合的骨髓瘤细胞、骨髓瘤细胞相互融合形成的细胞是不能增殖的,其原因是
;但是短期内(填细胞名称)可以增殖;若利用上述培养基,对存活细胞多次传代培养,最终只得到杂交瘤细胞,其余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