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亭千亩油用牡丹和白芍种植及深加工项目建议书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千亩油用牡丹和白芍种植及深加工项目
(二)建设性质:新建
(三)项目拟选地址:1、华亭县砚峡乡麻池村
2、华亭县安口镇吴坪村
(四)投资估算:总投资1亿元。
二、建设内容
建立高标准油用牡丹和白芍种植示范基地2000亩,达到年产牡丹籽1500吨,产油180吨,白芍150吨,实现年销售收入5000万元的产业化规模。
项目建设地点华亭县砚峡乡和安口镇,周围有大量农田且5000米内无化工厂和易产生污染的企业,水源充足,交通、用电便捷。
项目建设期3年,2014年修建仓库、冷库、晒场、职工宿舍等基础设施,发展油用牡丹种植示范基地1000亩,购臵相关生产设备;2015年修建生产车间、办公实验楼,发展油用牡丹2000亩;2015年发展油用牡丹4000亩,配齐各类生产设备,建设阶段手续报批、可研编制、土建施工可交叉进行。
另外,2014年开始实施如下工作:
1)种源基地建设:
①建设白芍、牡丹种质资源圃;建立牡丹和芍药种质资源圃150亩。
②建设良种繁育基地300亩。
2)油用牡丹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及配套设施建设。
三、项目实施背景
1、油用牡丹具有极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根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2年,全国油用牡丹种植面积已达30.4万亩,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南、湖北、甘肃、重庆、安徽等地,牡丹籽年产量5785.5万公斤;全国现有牡丹籽油加工企业9个,牡丹籽油年加工能力1587.6万公斤。
目前,我国在油用牡丹品种选育、苗木繁育、产品研发和深加工等
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并先后获得多项国家专利。
油用牡丹被誉为“铁杆庄稼”,这种植物种上后,可以40年不换茬,堪称铁杆庄稼,不换茬就意味着节省了人力、物力和财力。
油用牡丹产业发展空间广阔,具有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种植油用牡丹如按每亩100斤计算,参照进口的橄榄油价格每500克100元算,每亩就可收益1万元,为种植粮食作物的8—10倍。
油用牡丹是一种多年生小灌木,也是一种很好的生态树种。
在对油用牡丹项目的全国调查中发现,油用牡丹耐干旱、耐瘠薄、耐高寒。
甘肃兰州、定西一带紫斑牡丹种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寒、干旱、贫瘠山岭上,年降雨量仅300毫米就可生长,每亩还能结籽400斤左右,并且这种地方生产出的牡丹籽油α-亚麻酸含量高达49%,被称为脑黄金之最。
我国西北黄土高原不少区域都适合油用牡丹的生长,陕西延安万花山的紫斑牡丹每年每亩产籽可达500多斤。
根据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报告显示,我国现在还有宜林地66060万亩,这为我国油用牡丹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甘肃自古就是我国牡丹种植的发祥地之一。
特产紫斑牡丹是世界上唯一原产甘肃的牡丹种群。
甘肃属温带半干旱大陆季风气候。
年平均温度6.5度,年平均降水261mm。
日照强、温差大,光热条件和灌溉条件优越。
非常适合开展牡丹规模化、产业化种植。
目前,兰州新区已经形成占地近2000亩的中川牡丹园。
这是一所专业的紫斑牡丹的科研生产基地,苗木畅销新疆、内蒙古、东北各地,并远销欧美。
紫斑牡丹是一种很好的油用牡丹。
同时,它还有抗寒、抗旱、寿命长的特性。
比起粮食蔬菜作物,油用牡丹的种植
省水,好管理,生产周期长。
按最保守产量计算,种植牡丹每亩收入可达4000元,可以提高农民收入,帮助农民致富。
种植牡丹不但经济效益好,对兰州新区的绿化美化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
今后几年,兰州新区的油用牡丹种植有望发展到五到十万亩的规模,完全可以形成产业化经营。
白芍是常用家种大宗药材,需求量巨大,产地集中,生长周期长,需求刚性,较容易存放,不仅是众多药商长期追逐的对象,也是一些资金雄厚的大户乐于参与的品种。
白芍不是特效药材,是很多方剂不可缺少的配伍。
饮片用量也最为普遍,有一个庞大的饮片加工大军,饮片年需要量也在4000吨左右。
2、通过项目的建设,能够促进项目基地乡镇地区农民特别是周边农民转变思想观念,实现思想脱贫
农民对所出自然环境的优势缺乏认识,商品经济观念淡薄,缺少改变自身落后状态的意识。
该项目的建设,将充分依托基地乡镇自然资源,在林下实施中草药仿生种植等一系列开发活动,将使农民对合理利用自然优势资源进行开发的商品意识有所觉悟,使其观念得以改变、思想得到解放,并自觉投入到产业开发的行列。
3、本项目是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民脱贫致富的需求
华亭县部分乡镇,因受交通、文化、经济多种因素的限制,农村劳动者素质普遍较低,境内丘陵岗坡地较多,耕地较少,坡地面积相对较大,在实施退耕还林以后,丘陵岗坡的耕地旱田大部分退耕。
大量耕地旱田退耕既造成从事传统农业的农民失业,又使当地丰富的丘陵岗坡资源没有得到充
分利用,造成一定浪费。
退耕后,新兴产业发展缓慢,农民增收十分困难,利用丘陵岗坡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发展木本油料,特别是新兴的油用牡丹种植示范,既落实国家退耕还林政策,保持水土,又可增加农民收入,符合国家鼓励类政策优势产业发展方向。
按项目设计,合作社将规划建立千亩油用牡丹种植示范基地,在示范基地的引导带动下,转变农民观念,提高认识,学习技术,转变传统的耕作方式,辐射带动全县建设万亩以上的种植示范基地,实现农民的共同富裕。
综上所述,为了综合利用和开发当地的丘陵岗坡的自然优势,同时将华亭县油用牡丹产业做大做强,我们提出了2000亩油用牡丹种植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希望通过该项目的建设,为华亭县丘陵岗坡地困山区的贫困面貌做出应有的贡献。
四、建设周期:
项目建设期为3年
五、资金筹措方式
投资商自筹。
六、效益分析:
项目建设后,年平均实现收入5000万元,并带动地方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地方经济繁荣。
同时可解决200余人就业,使当地农民人均增收1,000元,改善当地群众生活质量和水平。
七、结论
综合上述论证分析,认为本项目建设条件成熟,项目效益显著,切实可行。
河南康菲有限公司
2014年5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