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油用牡丹田间管理关键技术

油用牡丹田间管理关键技术

油用牡丹田间管理关键技术
一、肥料管理。

油用牡丹栽植后第1个生长年,不追肥。

第2个生长年开始,每年追肥2次,即第1次在春分至清明前后,施用三元复合肥10-20g/穴;第2次在入冬前,在第1次肥料用量的基础上,再施以腐熟饼肥0.1-0.2kg/穴。

随着树龄的增大和油用牡丹的开花结籽而每次适当增加用肥量,并在开花后10-20d,增施1次三元复合肥30-50g/株(穴),促进果实良好发育。

复合肥通常穴施,若撒施,则在施用后要适当覆土,防止肥料损失。

同时,化肥施用时,不要靠近植株,以免产生肥害。

每次结合病虫害防治,可以喷施叶面肥。

二、水分管理。

牡丹喜好干燥,浇水仅以使土壤保持湿润为准控制,防止过湿和积水。

1年中要保证以下3次水:其一,春季萌动以后进行;其二,开花之前和之后进行;其三,越冬之前进行。

春雨、梅雨、秋雨及雷雨、台风雨影响季节,注意园地排水。

干旱季节,宜在晚上土温明显下降后灌溉,否则肉质根易受损伤,次日清晨排除多余积水。

三、杂草管理。

在油用牡丹的生长期中,要经常锄地,在灭除杂草的同时注意保墒,防止高温季节突然除草造成植株暴晒死亡。

每年削草3次:清明后清除嫩柴并中耕除草,入“梅”前浅耕削草,秋季落叶前砍柴削草。

禁止使用任何化学除草剂。

四、光照管理。

充足的阳光利于植株生长,但对于牡丹,忌烈日曝晒,如果温度超过25℃,将使牡丹进入休眠的状态。

园地保持适当遮阴,避免强光直射油用牡丹苗。

五、病虫防治。

入冬前,将油用牡丹落叶清理出园地,并集中销毁;并以3波美度石硫合剂喷布油用牡丹植株及地面,进行消毒,以减少次年病虫发生基数。

在整个生长季节(开花季节以及夏秋高温干旱季节除外),以预防根腐病、灰霉病、叶斑病等病害为主(干热天气易引发叶斑病,高温高湿天气易引发灰霉病,阴雨天气土壤过于湿润易引发根腐病),兼治蚜虫、金龟子等害虫。

六、整形修剪。

栽后第1春,油用牡丹萌芽后,剪去枯枝、细弱枝,将过长枝短截至壮芽上方。

第2个生长季萌芽后,剪去枯枝、瘦弱枝。

若有花蕾,则每枝保留花蕾1个,个别强壮枝可保留2个,其余全部剪除。

对挂果植株,已经结过果的老枝,在冬剪时短截或“回缩”复壮,保持株型整齐;萌芽后,及时疏除过密枝条、侧芽,留强去弱,保持通风透光,促进旺盛生长;对弱枝,摘掉花蕾和部分残花,以节约养分;对瘦弱枝、病虫枝、枯枝、残叶,冬剪时剪除;对拖地枝,视情况短截或删除。

枝条数量控制:至投产期每株保留健壮结果枝10-15条,共挂果20个左右。

剪除的枝叶,宜清理出油用牡丹园,集中销毁。

七、幼龄期套作。

建园后前几年,由于油用牡丹植株小,空旷地段较多,可采取套作蔬菜、杂粮等作物,如大豆、马铃薯、青菜、大蒜、秋葵等。

在进行农艺操作时,注意勿伤及油用牡丹根、茎、芽。

南京市园艺技术推广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