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中语文《牡丹亭·游园》PPT
高中语文《牡丹亭·游园》PPT
己的俊美,使自己情不自禁、羞答答的将发
髻也弄歪,还故意自我埋怨,写出了少女含
情脉脉、自我欣赏的微妙心理。它更激发了
杜丽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美好爱情的追
求。
——迎春曲,写出少女对春光的向往、矜
持和自我欣赏。
【醉扶归】曲意是:你说我穿着绛红色的裙衫多么艳丽光 彩,颈上戴的宝石鋃嵌的花簪多么光彩夺目,可知爱美是 我的天性。恰恰这美好的春天却无人赏识。杜丽娘纵然有 沉鱼落雁之美,羞花闭月之貌,这青春之美又有谁来赏识 呢?
一方面对自己的美貌毫无掩饰的自我欣赏, 一方面又为自己的美貌和情思无人赏识而惋 惜。
——伤春曲,女主人公感叹美貌无人欣赏, 青春将逝的悲伤。
【皂罗袍】曲意是:这样繁花似锦的迷人春色无人赏识, 都付予了破败的断井颓垣。这样美好的春天,宝贵的时光 如何度过呢?使人欢心愉快的事究竟什么人家才有呢?雕 樑画栋,飞阁流丹,碧瓦亭台,如云霞一般灿烂绚丽,和 煦的春风,带着蒙蒙细雨,烟波浩渺的春水中浮动着画船, 深闺人领略这大好春色太难!
前,先得受尽悲痛,流尽眼泪。可是这样是好的,应该要这样…… —— 罗曼•罗兰 68、一个最困苦、最卑贱、最为命运所屈辱的人,只要还抱有希望,便无所怨惧。—— 莎士比亚 69、患难可以试验一个人的品格,非常的境遇方才可以显出非常的气节;风平浪静的海面,所有的船只都可以并驱竞胜。命运的铁拳击中要害的时候,候,只有大勇大智的人才能够处之泰然;……——
字面上的意思是,牡丹虽然美艳,但它迟至 暮春才开花,不能开在百花之先。其实这是 杜丽娘以牡丹自比,哀叹自己的青春被耽搁 了。
【隔尾】既然春香看不够,就由她留恋吧!可就 是观赏遍了所有的亭台楼阁也是白搭,倒不如兴 尽回家去消磨时光、打发日子。
“枉然”,是一种得不到任何收获或满足的 失望;“过遣”,是一种打发日子的无可奈 何。越游愁越重,女主人公内心的感伤和怨 恨到了无法排解的程度,这就为下半出的 《惊梦》作了铺垫。
——思春曲,唱出了少女的苦闷与彷徨。
【步步娇】曲意是:这飘飘悠悠的晴丝吹到了安静寂寥
的小院里,随着晴丝的飘来,那游丝一般的春天,也悠
悠来到杜丽娘的眼前。隔一会儿,才整理头上的装饰,
没料到那镜子把我半边脸偷偷照进去了,惹得我急忙躲
闪,把美丽的发卷也弄歪了。怎么能走出闺房而显露在
外呢?
整装美容后,第一次从镜中惊奇地发现自
《牡丹亭》写杜丽娘为情而死, 揭露了在明代封建专制主义的 重压下,青年女性被摧残的事 实;为情而生,则表达了青年 要求个性解放,争取爱情自由 和婚姻自主的强烈呼声。
《游园》鉴赏
《牡丹亭》全剧共55出,课文节选 自第10出“惊梦”的前半部分。
由六支曲子组成。 主要是刻画杜丽娘的内心世界。在 她走出深闺之前,她不知道“春色 如许”,当她来到园中,领略了 “姹紫嫣红”的春色,也就象征着 她的青春的觉醒。
明清传奇篇幅宏大、题材广阔、情节曲 折、形式自由、角色细致、人物丰满、 曲调优美、词采丰富,标志着中国古代 戏曲的进步与成熟。
著名作家作品 明代:汤显祖“临川四梦” 清代:洪昇《长生殿》、孔尚任《桃花 扇》
汤显祖 《牡丹亭·游园》
汤 显 祖
与西方莎士比亚(1564—1617) 大致同时。
66、生命有如铁砧,愈被敲打,愈能发出火花。—— 伽利略 67、凡是挣扎过来的人都是真金不怕火炼的;任何幻灭都不能动摇他们的信仰:因为他们一开始就知道信仰之路和幸福之路全然不同,而他们是不能选
选择的,只有往这条路走,别的都是死路。这样的自信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养成的。你绝不能以此期待那些十五岁左右的孩子。在得到这个信念之之
他的剧作《临川四梦》,即“玉 茗堂四梦” (《紫钗记》《牡丹 亭》《邯郸记》《南柯记》)中 《牡丹亭》影响最大。
汤显祖曾说:一生四梦,得意处 惟在牡丹。
他也是明代著名思想家,与被封 建正统派视为洪水猛兽的进步思 想家李贽、与以禅宗来反对程朱 理学的达观禅师交往密切,追求 个性解放,提出以情反理。
【绕地游】曲意是:黄莺婉转的歌声,把我从梦中唤醒。 在小小、深深的庭院中站立,觉得遍地是撩乱人心的春 光。那沉水香已经燃尽了,未做完的针线活抛在一边。 你为什么对春天的关心、向往比去年更为殷切呢?
一边是无限的春光,一边是枯燥单调的闺 阁寂寞。这种一闹一寂的强烈反差,催动着 少女思春的情怀,杜丽娘对春天的关情,也 是对自己青春的关情。最后一句的自问,把 意欲挣脱束缚、向往自由(大好春光)的热望, 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了。
汤显祖《牡丹亭·题词》: “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 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 往情深。生者可以死,死 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 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 之至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南安郡太守杜宝之女杜丽娘,长年 禁锢在闺楼。一天与丫环春香私自游览 花园,为妩媚春色所陶醉。归来伏案小 睡,在梦中与一年轻书生柳梦梅相爱。 醒后终日寻梦不得,从此相思缠绵,抑 郁而终。临终前将自己的画像封存并埋 入亭旁。三年后,岭南书生柳梦梅赴京 赶考时路过此地,在花园内拾得杜丽娘 的画像,他观画思人,终于和杜丽娘的 阴魂相会。杜丽娘叫他挖墓开棺,杜丽 娘起死回生 ,两人结为夫妇。后柳梦梅 高中状元,但杜宝拒不承认两人的婚事。 最终由皇帝出面解决,杜丽娘和柳梦梅 二人终成眷属。
“姹紫嫣红”——绚烂的百花是如此生机盎然, “断井颓垣”——冷清的院落是如此破败荒凉, 二者形成了鲜明对比,恰如深闺小院对杜丽娘 的圈禁。通过杜丽娘的直白,以“乐景”写 “哀心”,“倍增其哀”,宣泄了杜丽娘内心 的郁闷,表达了她追求自由的热望。
【好姐姐】曲意是:青山开遍了红色的杜鹃花, 晚春的荼縻花的游丝如烟似云。牡丹虽有天姿国 色,可春归时也会与其它花一道凋零。悠闲的注 视着,那成双成对的莺燕歌声婉转,话语缠绵, 是何等快活。
《游园》共六支曲子,前三支写出游 之前,后三支写游园及回归。《游园》 中情景交融手法的运用也达到了炉火纯 青的地步。写景、抒情和人物的心理刻 画,浑然一体,景中情和情中景很难加 以区分。短短六支曲子使我们仿佛跟随 杜丽娘游了一次花园,不但领略到鸟语 花香,满园春光,而且感受到女主人公 细微复杂的心理脉搏,听到了如怨如诉 的内心独白。这也是这出戏至今生命不 衰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