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波谱名词解释
1. 核磁共振(NMR): 一种物理现象,即在磁场中,原子核会有
不同的能量级别,通过吸收或发射电磁辐射来跃迁能级,产生一定频率的共振信号。
2. 化学位移(chemical shift): 核磁共振信号的频率与一定标准物
质(如四氢噻吩)产生的信号频率之差,用单位为ppm的化
学位移表示。
3. 异位体(metabolite): 生物体内的化合物,通常参与代谢反应,例如葡萄糖、乳酸等。
4. 预处理(pre-processing): 对核磁共振波谱数据进行峰识别、
基线校正、峰对齐等处理,以减少数据偏差和噪声干扰。
5. 多维核磁共振(NMR): 除了化学位移之外,另外加入了偏转
角度、自旋耦合等信息,通过多维波谱图展示,提高了化合物结构的精度。
6. 自旋耦合(spin coupling): 不同原子核之间相互作用而导致的
信号频率拆分现象,通常用杨-米尔斯耦合模型(J-coupling)
描述。
7. 核磁共振成像(NMRI): 借助核磁共振信号探测物体内部结构
信息,通过对不同位置的信号强度进行重构,得到体内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