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西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选择题库

广西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选择题库

广西高校教师资格考试题库一、单项选择题(注:“※”为超纲,可作一般了解)※ 1. 心理过程包括( D )A. 认识过程, 情绪过程与行为过程B. 知觉过程, 情绪过程与行为过程C. 感觉过程, 知觉过程与意志过程D. 认识过程, 情绪过程与意志过程2. 是在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B )A. 气质B. 性格C. 兴趣D. 能力3. 人格中具有核心意义的部分是( A )。

A、性格B、气质C能力D个性倾向4. 哲学与心理学家于1879 年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 从而使心理学成为了一门独立的科学( D )A. 艾宾浩斯(Ebbinghaus)B. 缪勒(E. Muller)C. 费希纳(Fech ner) D. 冯特(W. Wun dt)探5.认为心理学应研究人的行为而不是人的意识,强调环境的重要作用, 用刺激—反应来解释行为的学派理论是( A )A. 行为主义B. 精神分析主义C. 人本主义D. 认知心理学※ 6. 重视动机和潜意识现象的研究, 强调本能对人格的影响, 具有夸大潜意识作用倾向的学派(理论)是( B )A. 机能主义B. 精神分析主义C. 构造主义D. 认知心理学7.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什么规律的科学( C )A. 基本教育规律 B .基本教学规律 C.基本心理规律 D.基本身心规律8. ____ 是美国最早对动物的学习进行实验研究的心理学家,他被认为是教育心理学的开创者。

( D )A华生B赫尔C斯金纳D桑代克8. 福勒认为,当教师较多地关注“学生是否喜欢我” ,“同事怎么看我”,“领导怎么评价我” 时,他主要处在教师成长历程的( A )A、关注生存阶段B、关注情景阶段C、关注学生阶段D、关注成就阶段9. 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主要标志是能否自觉地关注(B )A . 教材B . 学生 C . 情景 D .生存10. 主要表现为过分的抱负,过节奏,高效率,好冲动,固执,个性急躁, 匆匆忙忙,大声说话,富含敌意,竞争意识特强,善于进取,求成心切, 好争辩,好争胜属于( B ).A. B 型性格 B. A 型性格 C. D 型性格 D. C 型性格11. 主要表现为沉默,沉思,音调低,生活较为悠闲,节奏慢,对工作要求较为宽松,缺乏主见,个性随和, 顺从,抱负少,对成败得失看得较为淡薄等属于(A )A. B型性格B. A型性格 C.D型性格D. C12.教师实现其中心角色的主要途径是( A ) 。

A.教学B .参与学校管理.C.科学研究 D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13. 张老师每次和别人说起自己的职业,都会充满自豪感。

这说明张老师处于( D ) 。

A.教师职业角色认知阶段 B .教师职业角色认同阶段C. 教师职业角色信念阶段D .教师职业角色内化阶段14. 教师是学生集体的领导者,是纪律的监督、维持者,所以说教师可以担当起( D ) 。

A.育人的角色B .研究的角色 C .代理的角色 D .管理的角色15. 如果教师喜欢某些学生,对他们抱有较高期望,经过一段时间, 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 爱护和信任, 会更加自尊,自信,自爱, 自强, 诱发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激情,从而, 这些学生就易取得如老师期望的效果. 这种效应被称为( D )A. 皮格马利翁效应B. 罗森塔尔效应C. 教师期望效应D. 皮格马利翁效应或罗森塔尔效应或教师期望效应均可16. 学生“品德差、学习差,几乎没有合作行为,而且谁也不知道该做什么”,这是学生对领导方式的典型反应。

( B )A.民主型;B.放任自流型;C.仁慈专断型;D.强硬专断型。

17. 当某教师在课堂时,学生不声不响,而当离校或离开课堂以后,学生纪律立即松懈。

与这种课堂纪律有关的教师领导类型最可能是( A )。

A、专断型;B、民主型;C放任型;D无法确定。

18.某教师认为,“学生骨头轻,不能给他们好脸色看” 。

具有这种观点的教师最可能的领导类型是(D )。

A.仁慈专断型 B .放任自流型 C .民主型 D .强硬专断型19. 有位中学教师经常外出开会,但班级管理完全交给学生自己,纪律居然井然有序。

这一教师的领导最可能属于( B )。

A. 仁慈专断型;B.民主型;C.强硬专断型;D.放任型。

20. 最早提出“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的心理学家是(D )A、桑代克B、斯金纳C、马斯洛D班杜拉21. 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 B )A.教学效能感 B .自我效能感C .自我控制感D .自我统一感22. 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 这种判断, 会影响教师对学生的期待,对学生的指导等行为, 从而影响教师的工作效率( A )A. 教学效能感B. 自我效能感C. 自我控制感D. 自我同一感23. 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 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 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 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 A )A. 教学反思B. 教学监控C. 教学计划D. 教学设计24.在教学反思过程中,反思最集中体现在( C ) 。

A.积极的验证阶段B .重新概括阶段C .观察与分析阶段D .具体经验阶段25. 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 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 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B ) 。

A.教学反思B.教学监控 C. 教学计划 D. 教学设计26.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真正提高的重要标志是( B ) 。

A.教学监控的敏感性增强B .教学监控的迁移性增强C.教学监控由他控到自控D .教学监控达到自动化27.在具备一定的学科知识之后,成为影响教师教学效果的关键性因素。

( A )A.教学监控能力B .教学反思能力C .教师的威严D .师爱28.教师根据教育实践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突发事件,迅速做出判断、果断加以处理并取得良好效果的教育行为称为( D ) 。

A.教育管理B .教育创新C .教育威信D .教育机智29. 教育机智集中体现在( B )解释:在最近发展区的儿童不能独立解决问题, 但在别人帮助下可以 解决,换言之,他们的能力正处于掌握的边缘。

探32.维果茨基提出“教学应走在发展前面”的含义是 (C )A. 提前讲授下一阶段才能掌握的内容;B. 教学可以不考虑儿童 现有的发展水平;C.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创造最近发展区;D. 根据学生现有的水平 进行教学。

33.自我感觉、自我观察、自我观念、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都属于 ( A ) 。

A.自我认知B .自我体验C .自我调控D .自我感觉 34.个体对自己的身体、外貌、体能等方面的意识属于 ( C ) A. 善于因势利导;B. C. 善于对症下药; D. 30. 教师能否表现教育机制的前提是 A.意志的自制性和果断性;C.教师思维品质;D. 积累。

※ 31.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是指(A. 最新获得的能力;B. C.正处于掌握边缘的能力;D.力。

教师随机应变能力; 善于掌握教育时机和分寸。

( B )B. 对工作和学生的态度; 深厚的知识素养和经验 C )。

超出目前水平的能力; 需要在下一发展阶段掌握的能A.社会自我 B .投射自我 C .生理自我 D .心理自我35.一般说来,是个人追求的目标。

( B )A.社会自我B .理想自我C .投射自我D .心理自我36. 从内容上看, 自我意识可以分为生理自我. 心理自我和( A )A. 社会自我B. 现实自我C. 投射自我D. 理想自我37. 从形式上看, 自我意识表现为认知的, 情感的和意志的三种形式, 分别称为自我认识, 自我体验和( D )A. 心理自我 B. 现实自我 C. 投射自我D. 自我调控38. 从自我观念上看, 自我意识可以分为现实自我, 投射自我和( D )A.心理自我B.生理自我C.社会自我D.理想自我39. 自我统一性对角色混乱是艾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中哪一阶段儿童所具有的人格特征?( D ) A. 2~3 岁 B . 4~5 岁C. 6~11岁D.12~18岁40. 使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是( A )。

A.自我意识B .自我认识 C.性格D .能力41. 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是( A )A. 道德认识B. 道德情感C. 道德意志D. 道德行为42. 下列哪种成分不是品德的心理结构( B ) 。

A.道德认知B .道德观念C .道德情感D .道德行为43. 形成道德品质的关键在于培养(B ) A.道德认知B道德信念C 道德情感 D 道德意志44. 人们在具有了道德认识与道德情感的条件下,是否会产生相应的道德行为,主要取决于( A ) A 道德信念 B 道德知识 C 道德动机 D 道德意志45.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它是( D )。

A.比较不稳定的B .受先天因素制约的C.时稳时变的 D .比较稳定的46. 大学生对下列哪类“我”的关注,属于对其理想我关注的表现( B )A实际的人际关系B拥有的角色地位C 个性特征 D 目标47. 个体倾向于利用自己身体或内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依据的学习风格是( B )。

A.场依存性 B .场独立性 C .冲动性D .沉思性48. 场依存性者喜欢的学习方式是( B )。

A、自主学习;B、合作学习;C探究学习;D有意义学习。

49. 不属于沉思型学习者的特征是( B )。

A.错误少;B.反思速度慢;C.深思熟虑;D.权衡多种解决方案。

50. 在问题解决情境中,有的儿童倾向于深思熟虑且错误较少.这种认知方式属于( B )A . 场独立型B . 沉思型C.冲动型D.场依存型51.依据心理活动的倾向性,一般把人的性格分为(A.独立型和顺从型B.外倾型和内倾型C.冲动型和沉思型D.辐合型和发散型52. 将人格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的是(A )A 荣格B谢尔顿C威特金D霍兰德53. 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较持久的变化是(D )。

A.实践 B .反应 C .反射D. 学习54. 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现象中属于学习的是( D )A.蜜蜂采蜜B.猴子练习攀爬C病症导致的行为改变 D.儿童模仿别人的行为55. 下列心理现象中属于学习的是(B )A运动员吃兴奋剂提高了成绩 B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C入芝兰之室,久而闻不知其香 D 个体进入青春期后出现变声56. 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的,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前人所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