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物入侵者的好处

生物入侵者的好处

3。作为药用植物
我国传统中医药所采用的超过12000多种生物绝大部分为中国原产,也有部分为外来物种,其中一些已经成为入侵种,如肥皂草(Saponaria officinalis)、含羞草决明(Cassia mimosoides)、决明(Cassia tora)、土人参(Talinum paniculatum)、望江南、垂序商陆(Phytolacca americana)、洋金花(Datura metel)、澳洲茄(Solanum laciniatum)等。
建立和更新最危险的入侵物种名录,并建立公约限制这些物种的扩散
部分外来入侵种:
哺乳类Mammals:
獭狸Nutria (Myocastor coypus)
麝鼠Musk rat (Ondatra zibethicus)
褐家鼠Brown rat (Rattus norvegicus)
鸟类Birds:
小葵花凤头鹦鹉Sulphur-crested cockatoo (Cacatua sulpurea)
6。作为宠物
一些动物作为宠物而在城市中广泛养殖,生存能力较强的一些鹦鹉,如小葵花凤头鹦鹉(Cacacatua sulpurea)和虹彩吸蜜鹦鹉(Trichoglossus haematotus),在当地野化后,数量大增,过度利用结果实的灌木,或者过度采食嫩叶,危害当地植被。巴西龟(Trachemys scripta)已经是全球性的外来入侵种,目前在我国从北到南的几乎所有的宠物市场上都能见到巴西龟的出售。虽然我国还没有报道关于巴西龟的危害,但这已经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01)列为世界最危险的100个入侵种之一,同时巴西龟也是疾病传播的媒介。台湾引进南美洲产“宠物鼠”,也曾引起疾病传播的恐惧。
(1)生存条件:所有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一样的,它们都需要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入侵生物在目前条件下可否正常的生长繁殖。
(2)自然选择:由于对食物和空间的竞争,以及对捕食者的作用,可影响某一种群的组成,结果那些对周围发生有利变异的生物存活下来,不利变异的则被消灭。
7。作为水产养殖品种
水产养殖业是我国的重要产业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几乎所有可以利用开展养殖的水域,如河流、湖泊、池塘、水库、稻田和公园都或多或少地在开展养殖业。涉及到的外来物种包括从国外引进的,如克氏原螯虾(Procambius clarkii)、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红螯螯虾(Cherax quadricianalus)、虹鳟鱼(Oncorhynchus mykiss)、口孵非鲫(Tilapia sp.)、欧洲鳗(Anguilla anguilla)等。
非洲大蜗牛Giant Africa snail (Achatina fulica)
昆虫Insects:
白蚁(Termite)
松突圆蚧Pine Scale (Hemiberlesia pitysophila)
美国白蛾Fall webworm, American White Moth (Hyphantria cunea)
(3)入侵者丰富了被入侵地的生物多样性.
(4)哲学角度:任何生物都有生存的权利.
(5)入侵者有没有可以被入侵地利用的地方.(举例说明)
(6)对于生物入侵者的开发利用.如沙漠治理.
1。作为牧草或饲料
因作为牧草或饲料引进的例子很多,例如水花生(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紫苜蓿、白花草木樨(Melilotus albus)、赛葵(Malvastrum coromandelianum)、大黍(Panicum maximum)、梯牧草(Phleum pratense)、牧地狼尾草(Pennisetum setosum)、苏丹草(Sorghum sudanense)、波斯黑麦草(Lolium persicum)、大漂(Pistia stratiotes)、芒颖大麦草(Hordeum jubatum)、凤眼莲等。我国畜牧业长期过度放牧,草场退化,加大了各地对新的优质速生牧草的需求,这给国外草种公司向中国倾销草种提供了一个极好时机。现在正在开展的大量新牧草实验,多是测试国外草种公司提供的品种是否能够在我国的土地上迅速生长,令人忧虑的是其中一些草种已成为危险的外来入侵种。
4。作为改善环境植物
为快速解决生态环境退化、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和水域污染等长期困扰着我们的问题,人们往往片面地看待外来物种的某些特点,这就为外来物种的入侵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会。现在很多地区都在积极地进行植被恢复工作,但其中使用的一些物种是危险的外来物种。目前已经有一些物种形成入侵,典型的案例有互花大米草、薇甘菊和凤眼莲等。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自1979年从美国东海岸盐沼植被后被引进。首先于1980年10月在福建沿海等地试种,之后得到大规模宣传,1982年扩种到江苏、广东、浙江和山东等地。当初引种的目的是为保滩护岸、改良土壤、绿化海滩与改善海滩生态环境。现在这个物种已经在浙江、福建、广东、香港大面积逸生,1990年仅福建宁德东吾洋一带的水产业一年的损失就达1000万元以上。这个物种已经成为沿海地区影响当地渔业产量,威胁红树林的一个严重问题。
虹彩吸蜜鹦鹉Rainbow lorikeet (Trichoglossus haematotus)
加拿大鹅Canada goose (Anser canadensis)
爬行类Reptiles:
巴西龟(Trachemys scripta elegans)
两栖类Amphibians:
牛蛙Bull frog (Rana catesbeiana)
★入侵种引起什么问题?
直接减少物种数量
间接减少依赖于当地物种生存的物种的数量
改变当地生态系统和景观
对火灾和虫害的控制和抵抗能力降低
土壤保持和营养改善能力降低
水分保持和水质提高能力降低
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力降低
★入侵种使我们造成什么损失?
生物多样性极其功能的丧失,这包括:
生态系统效益
生物资源
社会效益
40%的世界经济和大约80%贫困人口的需求来自生物多样性。
2。作为观赏植物
如熊耳草(Ageratum houstonianum)、剑叶金鸡菊(Coreopsis lanceolata)、秋英(Cosmos bipinnata)、堆心菊(Helenium autumnale)、万寿菊(Tagetes erecta)、加拿大一枝黄花、牵牛(Pharbitis nil)等。海里如海洋馆引进的一系列水生植物。
在所有的植被恢复项目中禁止使用外来物种
水花生
(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
水葫芦
(Eichhornia crassipes)
提倡使用当地物种
加强当地物种的可持续利用
加强当地物种的种源培育研究
发动民众采集和培育当地物种种子
建立入侵种预警系统
建立中国外来物种信息系统
在共享信息和经验的基础上建立全球信息系统
通过有意或无意的人类活动而被引入
在当地的自然或人造生态系统中形成了自我再生能力
给当地的生态系统或景观造成侵?
生态系统是经过长期进化形成的,系统中的物种经过上百年、上千年的竞争、排斥、适应和互利互助,才形成了现在相互依赖又互相制约的密切关系。一个外来物种引入后,有可能因不能适应新环境而被排斥在系统之外,必须要有人的帮助才能勉强生存;也有可能因新的环境中没有相抗衡或制约它的生物,这个引进种可能成为真正的入侵者,打破平衡,改变或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
大规模的退耕还林过程中大面积种植外来物种
包括桉树、外来松树、外来落叶松和在不适宜的海拔和地区种植经济树。
大规模的水土流失控制和草料栽培中主要依靠从国外(特别是美国)进口草种,有关中国当地草种的培育、研究和利用却十分少。
保护区绿化
使用外来物种恢复植被
城市绿化
大量外来入侵种都是为观赏植物引进
使用外来物种恢复植被
鱼类Fishes:
鳙Bighead (Aristichthys nobilis)
鰕虎鱼Gobies (Gobiidae)
麦穗鱼Topmouth Gudgeon (Pseudorasbora parva)
食蚊鱼Mosquito fish (Gambusia affinis)
胎鳉Livebearers (Poeciliidae)
有大量的证据证明淡水和海水养殖业对水域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破坏是严重的
五爪金龙(Ipomoea cairica)
西番莲(Passiflora coerulea)
我们能作什么?
外来物种的有意引入和传播应在以下几个方面控制:
什么物种
引入到哪里
引入多少
应用面积
在保护区极其附近禁止引入外来种
禁止有意引入,除非证明不会对生态系统和环境造成危害,而且当地物种没有同样的功能
当地物种和生态景观特有性的丧失,
生态旅游收入
当地土特生物产品
社会效益
全球化越盛行,当地特有性价值越高
周围农业和林业收入的减少
害虫控制花费
杂草控制花费
土壤肥力降低
水资源调节能力下降
可持续农业和林业依赖于其周围或更远地区良好的生态系统作为害虫和火灾的屏障,并保护土壤、营养和水资源
中国现在正在开展的最危险的大规模有意或无意引入外来物种的项目
鲈Perch (Perca fluviatilus)
鲢Silver carp (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
甲壳类Crustaceans:
克氏螯虾Crayfish (Procambius clarkii)
软体动物Mollusks:
福寿螺Amazonian snail (Ampullaria gigas)
蔗扁蛾Banana moth (Opogona sacchari)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