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音乐-----信天游与花儿的异摘要中国的西北民歌非常的源远流长,有十分悠久的历史积淀和深厚的文化积淀,西北的民歌艺术是中华民族遗产的瑰宝。
几千年来,这些民歌都一直的紧密地相伴着着我们的一记录他们自己的内心世界。
中国的民歌内容一般被分为六大类:仪礼歌、劳动歌、时政歌、情歌、生活歌、儿歌。
根据题材又可以分为山歌和小调。
而我主要论述山歌部分的信天游和花儿的异同。
而不同的环境,他们的民歌特点也各有不同。
尤其是西北地区的信天游和花儿,它们都是是黄河流域的民歌形式,是西北人民世代用心血凝聚成的歌。
通过对西北音乐里信天游和花儿的异同的论述,从而更加深入的去了解西北的音乐的精髓,让我们在学习西北音乐的文化的时候,可以更好的把我国西北音乐文化发扬光大。
关键词西北音乐信天游花儿异同abstractNorthwest folk songs very long history, there is a very long heritage and rich cultural heritage, the Northwest folk art is the heritage of the treasures of the Chinese nation.For thousands of years, these folk songs have been closely accompanied by one ofour record of their own inner world. Chinese folk songs are generally divided into six major categories: rites songs, work songs, current affairs, songs, love songs, lifesongs, nursery rhymes. According to the subject matter can be divided into folk songsand minor. Discusse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folk part Xintianyou and theflowers. Different environmen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ir folk songs are also different. The Northwest Xintianyou and flowers, they are a form of folk songs of theYellow River Basin, Northwest peoples for generations effort condensed into song.Through the exposition of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Northwest music Xintianyouand the flowers, and thus more in-depth to understand the essence of the Northwestmusic, in learning the culture of the Northwest music, you can better put our Northwestmusical culture to flourish.The Keywords Northwest music Xintianyou flowers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一、西北民歌中信天游 (4)(一)信天游概述 (4)(二)信天游的历史...........................4,5 二.西北民歌花儿.. (5)(一)花儿的概述 (5)(二)花儿的历史.............................5,6三、信天游和花儿的比较 (6)(一)信天游和花儿的曲调类型 (6)(二)两者的称谓比较..........................6,7 (三)二者曲式的结构比较 (7)(四)调式的结构的比较 (7)(五)节拍上的比较...........................7,8 (六)唱腔上的比较 (8)(七)唱词的结构比较.........................8,9 (八)音程和旋律线上的比较. (9)(九)文化上的比较 (9)(十)比兴运用的比较 (10)(十一)总结 (10)(十二)参考文献 (11)一、西北民歌中信天游(一)信天游概述信天游人们又称为“顺天游”或者“小曲子”。
天游是陕北民歌中最富有特色的民歌,她构筑了陕北民歌的主题。
信天游是陕北地区非常流行的流行一种民歌的歌唱行式。
他的基本格式就是是上、下句结构的两句体,一般来说是上句起兴,然户下句点明主题,言简而又意骇,短小而又精炼。
歌词大量的是即兴的编唱,采用的比、兴的手法,触景生情或者说抒情是其独特的的个性。
歌词大多都是以七言为主的,多采用叠字,重字和重词。
如“兰格英英”、和“红格彤彤”、这种句式在信天游中十分的常见,其中也常见有一些不规则的九字以及多达十多个字的唱词掺杂在其中。
信天游的曲调形式基本上都是单乐段的,其调式与节奏的安排却有很多的形式,可以通过这些形式来表现出不同的情调和意境。
大致这些形式可以分为两种的基本的形式,一种是节奏十分的自由,音域非常的宽广,旋律有大的起伏,,用很高的音腔来演唱;另一种就是节奏相对规整,结构缜密,旋律较平稳,细致而又柔和,用平腔演唱。
陕北地处的黄土高原,山沟相连。
信天游可以说是陕北的百姓对生命的赞美,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对生活的的无限赞颂,她那长久的生命力主要就是来自于那黄土高原世代的爱恨和悲欢,她汇聚了万万和千千的广大的劳苦大众对生活的点滴的描写,她聚结了世世代代和自然生命相抗衡的陕北民众对大自然和美好生活的倾诉在充满着蓝天,白云,夕阳的大西北的地区,信天游表达的事百姓的心声,是人名对美好的赞颂。
在黄土高原上,随着传统的陕北民歌的传唱,也走出来了一批优秀的西北歌唱家,被人称作西部歌王的王向荣,郝全林登,走出可大西北,让歌声响彻在祖国大地上,优美而又浑厚的旋律飘在地球的上空。
信天游的曲调由上和下两个乐句组成。
这两句的关系在发展中,也是多变化和重复。
它的曲调类型分两种。
一种为节奏自由,旋律起伏大,音域也较宽,音调比较高亢和开阔的,感情很直畅而且奔放,具有很形象的的山歌特性,比如说《脚夫调》。
还有一种就是结构相对而言严谨规整,节奏也比较的匀称固定,旋律进行的很平和抒展,感情能够很细致和深沉,个性十分接近于小调。
(二)信天游的历史上世纪的90年代,现代表演艺术的兴起,一大批年轻的音乐人迷恋上了流行音乐和爵士音乐等一大批的音乐。
但是对于那些十分的喜欢信天游民间音乐的爱好者和演唱者来说,在现实的面前,也出现了动摇。
再加上,当时的政府的有关的部门在支持和倡导信天游发展的上的力度上做的不够,从而导致了,曾经拥有了千百万的热心的听众的信天游歌声,信天游的主要发展在战争的年代,在革命圣地的延安,当时的很多文艺工作者,在领导者毛泽东的《讲话》下,搜集了很多的学习信天游的资料,创作出很多优秀的信天游作品,建国以后,西北的人民利用这种信天游的艺术表现形式,在整理和改编的过程中,创作和演唱的方面,都取得了非常卓著的成就,让西北的信天游形式盛行于当时的社会、。
现在流行的一些西北的民歌,很多的都是产生在19世纪和20世纪的40年代,有反映当时社会变革内容,也有一些关于“长工歌”社会现实的内容,表达了西北的人民对当时的封建的统治阶级的压迫和反抗,产生一批革命性的歌曲,在中国的文化活动是重要的一笔。
信天游是西北的乐府,是陕北的天籁之声。
这一西北艺术的闪光之点,凭借他独特的风姿在艺苑之林中独立,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三.西北民歌花儿(一)花儿的概述花儿是在我国的的西北地区,甘肃、宁夏、新疆等地区。
回族、汉族、保安族、土族、藏族等八个民族人民中广泛流传的一种独特的民歌形式。
花儿属于西北民歌的一种形式,主要与青年男女的对唱情歌为主、属于所有名额中最为唯美和纯真的一个曲调。
花儿的表达十分的自由和率真。
花儿的历史非常的悠长,花儿的内容形式多样。
曲调轻快,唯美。
有很强烈的民族特色和少数民族的淳朴风格,广大的老百姓都十分的喜欢花儿这种民歌题材。
在我国的民歌的形式当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可以说是中国西北音乐的文化遗产。
花儿可以两大类:洮岷花儿以及河湟花儿。
洮河花儿主要在甘肃的地区流传。
而河湟花儿大多在青海地区流传。
花儿”在当地有雄厚的群众基础,随着经济的大潮和现代文明的冲击和挤压,使本来就原始的“花儿”的生存空间正在慢慢的萎缩变小。
“花儿”这种形式是从田地和山野中练就出来的,一些唱得比较好的人都被称做“花儿的把式”,他们都是经过了多年的劳作和放牧的时候跟着大人们学唱练就的,这些人很熟练的掌握了曲调形式,之后就开始自己即兴的编词进行对唱或者领唱。
但是,现在有利于花儿这种音乐成长的田园形式的农村生活正在逐渐的被打破,不少的当地小伙子和姑娘已经不再满足于原来的歌唱方式,真正的热爱花儿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
岷县的“花儿”现在仍是传承后世的中坚力量,也被省民协任命的“甘肃花儿歌手”的41人,,像董明巧、、郎雪慧、白绪娥、等一大批的“花儿”歌手,他们其中大多数的年龄都在30岁左右,这一批歌手成长在上个世界的70年代,他们大多文化程度很低家庭的生活比较的困难,基本上都没有读书,他们在长期生产劳动的过程中锻炼成为了“花儿”音乐形式的歌手。
早期“花儿”研究开始于“五四”文化运动,1922年12月,当时北京大学的歌谣研究会主办《歌谣周刊》,该刊在民国十四年三月十五日刊登了一篇我国的著名地质学专家袁复礼吗,在甘肃地区做地质调查报告时整理的若干首的“花儿”歌词,“花儿”在全国的文学届中首次的出现。
而后著名的音乐家在1943年发表了中国第一首花儿曲谱《山丹花》。
当时作为“花儿”曲谱研究专著出版的张亚雄,他于1942年的时候,在重庆出版《花儿集》。
当时他利用在兰州的《甘肃日报》编辑的职位,公开的征集流传于陕北地区的“花儿”音乐。
之后他从事花儿的研究工作,花了十年的时间,从千万的作品中精选出了600多首花儿进行整理和分类,随后出版。
1981年,甘肃省第二届的文代会,平凉的农民作家、人称为“花儿迷”的农民戴笠人,将一《花儿集》送给张亚雄。
之后张亚雄到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将《花儿集》从新编排出版。
1990年秋,著名的音乐家江定仙老师,作为全国的政协委员去甘肃进行考察,考察回去之后就写出了钢琴伴奏的花儿组曲《甘肃行》:花儿;走廊;阳关,从历史,文化的对比角度表现花儿的神韵,使花儿这种音乐形式更加的有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