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8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1.(福建省福州市三中2021届高三质量检测)已知:p K a=- lg K a , 25°C 时,弱酸H 2A 的p K a1=1.85,p K a2=7.19。
常温下,用0.1 mo/L NaOH 溶液滴定20 mL 0.1 mol/L H 2A 溶液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d 点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水解平衡常数K h1=10-7.19B .c 点所得溶液中:c (Na +)+c (H +)= 2c (A 2-)+ c (HA -)+ c (OH -)C .b 点所得溶液中: c (A 2-)>c (H 2A)D .a 点所得溶液中:溶质是NaHA 和H 2A【答案】A【解析】弱酸H 2A 的p K a1=1.85,p K a2=7.19,则K a1=10-1.85,K a2=10-7.19,d 点为加入NaOH 溶液40mL ,此时溶液中恰好生成Na 2A ,为第二个滴定终点,此时Na 2A 水解使溶液显碱性,溶液的pH 为9.85,发生水解的方程式为A 2−+H 2O ⇌HA −+OH −,则A 2-水解平衡常数K hl =()()()2c HA c OH c A ---⋅=()()()()()2c HA c OH c c A H H c ---++⋅=w a 2K K =147.191010--=10−6.81,故A 错误;b 点为加入NaOH 溶液20mL ,此时溶液中恰好生成NaHA ,d 点为加入NaOH 溶液40mL ,此时溶液中恰好生成Na 2A ,则c 点所得溶液是NaHA 和Na 2A 的混合溶液,该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 (Na +)+c (H +)= 2c (A 2-)+ c (HA -)+ c (OH -),故B 正确;b 点加入NaOH 溶液的体积为20mL ,此时反应恰好产生NaHA ,为第一个滴定终点,溶液中存在质子守恒:c (H 2A)+c (H +)=c (A 2−)+c (OH −),该点溶液的pH=4.52,显酸性,c (H +)>c (OH −),则c (A 2-)>c (H 2A),故C 正确;a 点时,加入氢氧化钠的体积小于20mL ,弱酸H 2A 过量,所得溶液中:溶质是NaHA 和H 2A ,故D 正确;答案选A 。
2.(福建省宁德市2021届第一次质量检查)常温下,下列溶液一定呈酸性的是A .一定体积pH 9=的NaOH 溶液加水稀释310倍B .0.1 1mol L -⋅某碱溶液和0.1 1mol L -⋅盐酸等体积混合C .0.1 1mol L -⋅氨水和0.1 1mol L -⋅氯化铵溶液等体积混合D .pH 11=的NaOH 溶液与pH 3=的3CH COOH 溶液等体积混合【答案】D【解析】碱溶液无论如何稀释都不会变为中性或酸性,稀释溶液只能接近中性,故A 错误; 等浓度、等体积的某碱和盐酸混合,如果碱是一元强碱,则混合溶液呈中性,如果碱是二元强碱,混合溶液呈碱性,如果碱是一元弱碱,则混合溶液呈酸性,故B 错误; 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氨水和氯化铵溶液中,一水合氨的电离程度大于铵根离子水解程度,所以混合溶液呈碱性,故C 错误; 醋酸是弱电解质,氢氧化钠是强电解质,pH 3=的醋酸浓度大于pH 11=的氢氧化钠浓度,二者等体积混合,醋酸的物质的量大于氢氧化钠,则醋酸过量,混合溶液呈酸性,故D 正确; 故答案为D 。
3.(福建省宁德市2021届第一次质量检查)氯气常用于饮用水消毒,已知25℃时,氯水中Cl 2、ClO -两种微粒所占含氯微粒的分数与pH 的关系如下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用氯气处理饮用水时,溶液的pH 在x ~y 之间,杀菌效果最佳B .b 点氯水中c(Cl -):c(ClO -)<1:1C .a 点有关粒子浓度大小关系是c(H +)>c(Cl -)>c(HClO)>c(OH -)D .氯气处理饮用水时,在冬季的效果比夏季好【答案】B【解析】根据图像可知,溶液的pH 在x ~y 之间,HClO 的浓度最大,HClO 具有强氧化性,则用氯气处理饮用水时,溶液的pH 在x ~y 之间,杀菌效果最佳,A 说法正确;b 点时,根据物料守恒,c(Cl -)=c(HClO)+c(ClO -),则氯水中c(Cl -):c(ClO -)>1:1,B 说法错误;a 点时,Cl 2+H 2O ⇌H ++Cl -+HClO ,HClO ⇌H ++ClO -,c(H +)>c(Cl -)>c(HClO),溶液显酸性,c(HClO)>c(OH -),则有关粒子浓度大小关系是c(H +)>c(Cl -)>c(HClO)>c(OH -),C 说法正确;氯气处理饮用水时,冬季温度低,次氯酸的电离程度减小,且温度低,不易分解,导致次氯酸的浓度增大,则在冬季的效果比夏季好,D 说法正确;答案为B 。
4.(广东省2021届高三“六校联盟”联考)下列关于常温下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 .-120.1mol L Na S ⋅溶液中:()()()()222c Na c S c HS c H S +--=++ B .10.02mol L -⋅氨水和10.01mol L -⋅氨水中的()+4c NH 之比小于2:1C .向醋酸钠溶液中加入醋酸使溶液呈中性,此时混合液中()()3c Na c CH COO +-< D .已知同浓度的HCOONa 和NaF 溶液中,前者的pH 较大,则a a K (HCOOH)>K (HF)【答案】B【解析】-120.1mol L Na S ⋅溶液中存在物料守恒:()()()()22c Na 2c S 2c HS 2c H S +--=++,故A 错误;相同条件下,弱电解质的浓度越低,其电离程度越大,所以10.02mol L -⋅氨水和10.01mol L -⋅氨水中的()+4c NH 之比小于2:1,故B 正确;向醋酸钠溶液中加入醋酸使溶液呈中性,此时c(H +)=c(OH -),根据物料守恒c(Na +)+c(H +)=c(OH -)+c(CH 3COO -),所以混合液中()()3c Na =c CH COO +-,故C 错误;已知同浓度的HCOONa 和NaF 溶液中,前者的pH 较大,根据盐的水解规律可知,甲酸的酸性弱于氢氟酸,则a a K (HCOOH)K (HF)<,故D 错误;故选B 。
5.(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21届高三期中)常温下,HCOOH 和CH 3COOH 的电离常数分别1.80×10-4和1.75×10−5。
将pH=3,体积均为V 0的两种酸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V ,pH 随lg0V V 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b 点>c 点>d 点B .相同体积a 点的两溶液分别与NaOH 恰好中和后,溶液中n(Na +)相同C .从c 点到d 点,溶液中-c(HA)c(OH )c(A)不变(HA 、A -分别代表相应的酸和酸根离子) D .同温下pH 相同的NaOH 溶液、CH 3COONa 溶液、HCOONa 溶液、NaHCO 3溶液的浓度:c(NaOH)<c(HCOONa)<c(CH 3COONa)<c(NaHCO 3)【答案】C【解析】酸的电离平衡常数越大,酸性越强,则甲酸酸性比乙酸强,pH 相同的这两种酸稀释相同倍数,酸性较强者pH 变化较大,根据图知I 表示甲酸、II 表示乙酸;等pH 的溶液稀释相同倍数时,酸越弱,其pH变化幅度越小,其钠盐越容易水解,钠盐溶液的碱性越强;酸抑制水电离,酸中pH越小、即c(H+)越大,水的电离程度越小,则水电离程度:b<c<d,故A错误;pH相同的两种酸,c(HCOOH)<c(CH3COOH),相同体积a点的两种酸:n(HCOOH)<n(CH3COOH),分别与NaOH恰好中和后溶液中n(Na+)与酸的物质的量成正比,所以反应后溶液中n(Na+):甲酸小于乙酸,故B错误;温度不变水解平衡常数不变,从c点到d点温度不变,则K h=-(HA)(OH)(A)c cc不变,故C正确;氢氧化钠溶液因电离呈碱性、强碱弱酸盐溶液因水解呈碱性,这几种物质碱性:NaOH>NaHCO 3>CH3COONa>HCOONa,同温下,pH相同的这几种溶液,碱性越强物质的量浓度越小,则溶液浓度c(NaOH)<c(NaHCO3)<c(CH3COONa)<c(HCOONa),故D错误;答案选C。
6.(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阶段性测试)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A.图Ⅰ表示某吸热反应分别在有、无催化剂的情况下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B.图Ⅱ表示常温下,0.l000mol·L-1NaOH溶液滴定20.00mL0.1000mol·L-1CH3COOH溶液所得到的滴定曲线C.图Ⅲ表示一定质量的冰醋酸加水稀释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曲线,图中a、b、c三点醋酸的电离程度:a<b<cD.图Ⅳ表示犮应4CO(g)+2NO2(g)N2(g)+4CO2(g)△H<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起始物CO的物质的量,平衡时N2的体积分数变化情况,由图可知N02的转化率b>a>c【答案】C【解析】图I中反应物的能量大于生成物的能量,所以表示的是放热反应,故A错误;0.1000mol·L-1 CH3COOH 溶液的PH大于1,故B错误;弱电解质越稀,电离程度越大,所以图中a、b、c三点醋酸的电离程度:a <b<c,故C正确;增大CO的浓度越大,NO2的转化率越大,所以NO2的转化率c>b>a,故D错误。
7.(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阶段性测试)在某温度时,将n mol·L-1氨水滴入10 mL 1.0 mol·L-1盐酸中,溶液pH 和温度随加入氨水体积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c 点存在守恒关系:c(NH 4+)=c(Cl -)B .b 点:c(Cl -)> c(NH 4+)>c(H +)>c(OH -)C .水的电离程度:b > c > a > dD .25℃时 ,NH 4Cl 水解平衡常数为(n -1)×10-7(用 n 表示)【答案】C【解析】c 点溶液呈中性,所以c(H +)=c(OH -),由电荷守恒分析c(NH 4+)+c(H +)=c(Cl -)+c(OH -),所以c(NH 4+)=c(Cl -),A 正确;b 点溶液为NH 4Cl 溶液,此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为c(Cl -)>c(NH 4+)>c(H +)>c(OH -),B 正确;b 点溶液温度最高,说明此时两溶液恰好反应生成氯化铵,铵根离子水解促进了水的电离,则a 、d 两点都抑制了水的电离,则b 点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由于d 点混合液的pH 不知,则无法判断a 、d 两点水的电离程度大小,C 错误;根据图象可知,25℃时溶液的pH=7,则:c(H +)=c(OH -)=10-7mol/L ,c(NH 4+)=c(Cl -)=0.5mol/L ,根据物料守恒可知:c(NH 3·H 2O)=(0.5n-0.5)mol/L ,则25℃时NH 4Cl 水解常数为K h =-7(0.5n-0.5)100.5⨯=(n-1)⨯10-7,D 正确;故选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