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农业发展经验交流材料

现代农业发展经验交流材料

现代农业发展经验交流材料
是传统农业大镇。

在推进精准扶贫进程中,我们积极探索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着力引进市场主体、培育主导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主要做法是:
一、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精准扶贫效益
做强传统产业。

支持明庙村发展壮大炒米产业,实施整村推进。

三源糯谷种植专业合作社为农户提供种子供应、田间管理、订单收购全程服务,保障原材料品质;明庙炒米协会与农户签订了炒制标准,杜绝添加食品增白剂膨化剂;陆谷香食品有限公司注册“味”商标,实行统一包装、统一销售。

目前全村从事炒米生产的农户达到XX户,户平收入XX万元左右。

做大特色产业。

鹅业在陆岭、子文村建成年出笼10万只的肉鹅养殖基地,直接经济收益XX万元;、、村扩大传统荸荠、慈菇种植规模,连片面积达到8000亩,每亩增收20xx元以上;天鑫米业在高当村实施整村富硒稻种植20xx亩;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在子文村建成富硒稻虾共用基地1000亩;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在片区建成精品有机藕基地2800亩;超越苗木、垦农苗木等7个苗木专业合作社利用荒山、荒坡优势,建成苗木基地2100亩。

二、扩大产业规模,夯实精准扶贫基础
扩大土地流转规模。

我们以土地确权登记颁证为契机,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3400亩,玉米
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3200亩,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3100亩,垦农苗木等7个苗木合作社流转土地2100亩。

全镇土地流转比例达到XX%。

扩大农业装备规模。

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购置大型农机具400多台套,无人机2架,全程社会化服务能力达到3.5万亩;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建成钢构大棚XX个52亩;鹅业建成年屠宰肉鹅100万只的加工车间1.8万平米;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建成800万斤标准仓储1个,投资XX万元的藕粉加工厂已完成征地选址工作。

三、彰显产业效能,创新精准扶贫模式
一是土地流转模式。

主要为片区低产田升级改造地块流转,土地价格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入前的XX元/亩提升到350—XX元/亩,群众每年直接获利XX万元。

二是带田入社模式。

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吸纳郭大、骆驼、高当、子文等村贫困户XX户,保底收益每亩1XX元以上,并为贫困户提供在合作社就业岗位,增加打工收入。

三是土地托管模式。

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托管无劳动能力贫困户8户XX人,以亩平产量按市场价格与农户直接进行结算,解决贫困户无力种田的难题。

四是提供设施模式。

立体养殖专业合作社为2户贫困户提供钢构大棚5个,户平增收2万元;鹅业为子文村及周边XX户贫困户免费建设小型肉鹅养殖基地,户平增收XX.X万元,解决了贫困户资金不足的难题。

五是提供就业模式。

食品公司提供岗位XX个,食品创业园提供岗位XX个,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提供岗位1个,实现贫困户就近就业创业,年工资可达XX.X万元。

六是入股分红模式。

陆谷香食品有限公司吸纳贫困户 1户2人;食品有限公司吸纳贫困户9户XX人。

贫困户以土地或劳动力折算股份,参与合作社日常经营,年末按股分红。

七是提供全程种植服务模式。

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吸纳贫困户XX户XX人,为贫困户提供精品藕种植技术,农户自主经营、自主销售,在传统种植的基础上亩平增收500—1XX元。

八是临工需求模式。

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在生产过程中,按用工需要通知贫困户完成工作任务,按天结算工资。

已使用临工1200多人次,发放工资10万余元。

通过这8种产业扶贫模式,已实施产业帮扶XX户XX人,产业扶贫贡献率达到XX%。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