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翻译下列划线句子【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和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
【方法点拨】翻译句子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字字落实,达到“信、达、雅”的标准。
同时要注意实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的翻译;还要注意一些虚词, 一些虚词,也有意义;再就是注意一些特殊句式的翻译也要到位。
二、节选自《宋史郭浩传》(全国大纲卷10分)3、会和战异议,不能用。
帝问西事,浩曰:“臣在任已闻警,虑夏人必乘间盗边,愿选将设备已而果攻泾原路,取西安州、怀德军。
绍圣开拓之地,复尽失之。
(5分)3、我在任时已听到警报,担心夏人一定会乘机侵占边境,希望(朝廷)选派将领设防I~~I (设置守备)。
4、金州残弊特甚,户口无几,浩招辑【丨辑:聚集】流亡,开营田,以其规置颁示诸路。
他军以匮急仰给朝廷,浩独积赢钱十万缗以助户部,朝廷嘉之,凡有奏请,得以直达。
(5分)4、郭浩召集流亡之人,开辟营田,把自己的规划安排发布各地。
、节选自《后汉书阴兴传》(山东卷10分)5、兴每从出入,常操持小盖,障翳风雨,躬履涂泥,率先期门。
光武所幸之处,辄先入(5)光武帝驾临的地方,阴兴总是先进去清理宫殿□常被亲近信任6帝后召兴,欲封之,置印绶于前,兴固让曰:“臣未有先登陷阵之功,而一家数人并蒙爵士,令天下觖望,诚为盈溢。
臣蒙陛下、贵人恩泽至厚,富贵已极,不可复加,至诚不7、明年夏,帝风眩疾甚,后以兴领侍中,受顾命于云台广室。
会疾廖,召见兴,欲以代吴汉为大司马。
兴叩头流涕,固让曰:“臣不敢惜身,诚亏损圣德,不可苟冒。
”至诚发中感动左右,帝遂听之。
(4分)(7)(阴兴)最大的诚挚发自内心,使皇帝身边的人都感动了,皇帝于是听从了他((的要求)。
四、节选自《元史?彻里》(江西卷12分)8、时行省理财方急,卖所在学田以价输官。
彻里曰: 可鬻yuT?”遽止之。
还朝以闻,帝嘉纳焉。
(4分)8、学田(收益)是麻供给祭祀典礼、培养人才的,怎么可以卖呢门?(关键词:所以、“学田所以供祭礼、育人才也,安(4分)不改变他的心愿安、鬻)9、彻里乃于帝前具陈桑哥奸贪误国害民状,辞语激烈。
帝怒,谓其毁诋大臣,失礼体I 【指 礼节;规矩】,命左右批【用手掌打】其颊。
(4分)9、皇帝生气了,说他诋毁大臣,失去礼节规矩,命令手下打他的脸颊。
(关键词:毁诋、 左右、批其颊。
)10、汀、漳剧盗欧狗久不平,遂引兵征之,号令严肃,所过秋毫无犯。
有降者,则劳以 酒食而慰遣之,曰:“吾意]【料想,猜想】汝岂反者耶,良]【诚然,的确:?古人秉烛夜游,〜 有以也? 2.—年的收成,年景:〜凶(年成歉收)。
歉〜(收成不好的年份)。
】由官吏污暴 所致}今既来归,即为平民,吾安忍罪汝。
其返汝耕桑,安汝田里,毋恐。
” (4分)10、我猜想你们怎么是谋反的人呢,的确是因为官吏贪污暴政而导I 致的。
(关键词:岂、 良、所致。
)五、节选自《清史稿?陶澍传》(广东卷10分)11、各县设丰备仓于乡村,令民秋收后量力分捐,不经吏役,不减粜,不出易,不假贷,再捐,略如社仓法②而去其弊。
(4分)【注】②社仓法:用义积谷备荒的方法。
(11)收成不好(就把粮食储存起来)就备以赈灾,年成好时再捐出(粮食)“社仓法”,但是去除了它的弊端 12、创辑《安徽通志》,旌表忠孝节烈以励风俗。
(3分)来劝励(好的)风气习俗。
13、晚年将推淮北之法|[於淮南!∣,已病风痹,未竟其施J 后咸丰中乃卒行之。
(3分)【注】③风痹:手足麻木不仁之症。
(13)| (陶澍)晚年的时候打算在淮南推行淮北的方法,后来患病风痹]没能完成这政~策的施行(没能实施完这政策)岁歉【岁:一年的收成,年景:〜凶(年成歉收)歉〜(收成不好的年份)o ]备赈,乐岁大致像(12)(陶澍创作编辑了《安徽通志》,表彰 忠臣孝子节妇烈女(忠孝节烈的人)六、节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湖北卷9分)14、王湛字处冲,太原人。
隐德,人莫之知,虽兄弟宗族,亦以为痴,唯父昶异焉。
昶 丧,居墓次,兄子济往省湛,见床头有《周易》,湛笑曰:‘体中不佳时,脱复看耳。
今日当 与汝言。
’因共谈《易》,剖析入微,济所未闻,叹不能测。
(3分)(14)(3分)(王湛)于是(和王济)一起谈论《周易》 没听说过,感叹(叔父)深不可测15、既还,浑问济:“何以暂行累日?”济曰:“始得一叔。
”浑问其故,济具叹述如此(3分)(15)(3分)王浑问他这样说的缘故,王济感慨地把此事如此这般详尽地叙述(一遍)16、武帝每见济,辄以湛调之,曰:“卿家痴叔死未?”济常无以答。
(3 分)(16)( 3分)武帝每次见到王济,总是/就拿王湛来调侃他17 •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断句不超过6处)(3分) 魏舒身长八尺二寸,不修常人近事少工射入山泽每猎大获为后将军钟毓长史毓与参佐射戏舒常为坐画筹。
后值朋人少,以舒充数,于是发无不中,加举措闲雅,殆尽其妙【答案】不修常人近事/少工射/入山泽/每猎大获/为后将军钟毓长史/毓与参佐射戏/舒 常为坐画筹。
【翻译】魏舒身高八尺二寸,不善于和常人交往,年轻的时候擅长射箭,如山林或野外 打猎,常常收获很多,后来担任将军钟毓的长史官,钟毓常常和部将参佐们玩射箭游戏,魏 舒在旁边给他们计分。
后来有一次参加的人不够,就让魏舒充数,结果魏舒百发百中,加上 他对于射箭的言辞恰如其分,极尽射箭的精妙。
七、选自《郑思肖集•自戒》(湖南卷10分)18、有行之人,纲纪森然,动皆法度,不敢一毫越理犯分,恣其所行 (18)有品行的人,纲常法纪严明,一举一动都符合法令制度。
19、虽贫乏不以为不足,无故与之犹不受,况妄谋乎! (4分)(19)即使贫困也不认为不富足,无缘无故给他东西尚且不接受,何况是用不正当手段 去谋取呢!20、敢断之曰:无行之卿相,不若有行之匹夫。
得若人而交之,非损我者也,实益我者 也。
(3分) — (20)得到这样的人并与他交往,不是损害我,实在是对我有好处。
【解析】需要考生注意的得分点(1)行:一词多义,此处指品行;森然,严明的样子; 法度,名词作动词,符合法度。
(2)虽,即使。
与,给予。
无故,古今异义,无缘无故。
妄: 胡乱,引申为行为不正。
(3)若人,这样的人。
益,对,,有好处。
两个“也”字判断句。
本题的三个文言翻译句子,特别需要理解的,(王湛)分析精微,王济从来(3 分)是实词意思,考生务必把语句放到原文上下文语境中整体考虑,以提高理解的正确率,还需注意翻译语句的通顺合理。
21.下列文句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A.且足下昔以单车之使/适万乘之虏/遭时不遇/至於伏剑不顾/流离辛苦/几死朔北之野/ 丁年奉使/皓首而归B.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太山C.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 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D.是谋非吾所能及也/无已/则有一焉/凿斯池也/筑斯城也/与民守之/效死而民弗去/,则是可为也【答案】B本题新颖而又回归课本,对很多考生来说是熟悉的陌生题。
单凭感觉很难选出答案,需要冷静地去分析对与错。
这四段文字均出自人教版高中必修与选修教材的课后练习题中。
A项出自必修四《苏武传》课后第三题,意思是:“您过去凭着单车出使到拥有强兵的敌国,逢上时运不佳,竟至伏剑自刎也不在乎;颠沛流离,含辛茹苦,差点死在北方的荒野。
壮年时奉命出使,满头白发而归。
”B项出自必修四《廉颇蔺相如列传》课后第四题,意思是:“当蔺相如手持和氏璧斜视庭柱,以及呵斥秦王左右的时候,就当时的形式来说,最多不过是被杀,然而一般人却往往因为胆小而不敢有这样的表现。
相如一旦振奋起他的勇气,其威力就伸张出来压倒了敌国。
回来后有对廉颇隐忍退让,他的声誉比泰山还重。
”故正确的断法是“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
势不过诛,然土或怯懦而不敢发,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太山。
” 原题就是加标点。
C项出自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课后第三题,意思是秦穆公对于晋国来说,相处很长时间了,他们之间的信义也很深了,交情也很厚了,一但沉迷于烛之武说的利益,抛弃晋国就像擤鼻涕吐唾沫,从郑国又得到了什么呢?D项出自《孟子?梁惠王下》,这是对必修三《寡人之于国也》和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中《孟子见梁惠王》的延伸阅读,强调民本思想,意思是“谋划这个(问题)不是我力所能及的。
一定要(我)说,就(只)有一个(办法):深挖这护城河,筑牢这城墙,与百姓共同守卫城池、国家,百姓宁可献出生命也不逃离,那么这就可以行得通了。
”八、节选自《小仓山房文集•与薛寿鱼书》(天津卷8分)【注】此文是袁枚写给名医薛雪(号一瓢)之孙薛寿鱼的一封信,信中借如何评价薛雪, 批评了当时重理学轻技艺的社会风气。
22、今执逮之人而问之曰:“一瓢先生非名医乎?”虽子之仇,无异词也。
(2分)(22)即使是你的仇人,也不会有不同的说法。
23、又问之曰:“一瓢先生其理学乎?”虽子之戚,有异词也,子不以人所共信者传先人, 而以人所共疑者传先人,得毋以“艺成而下”⑤之说为斤斤乎?(2分)【注】⑤艺成而下:语出《礼记?乐记》?德成而上,艺成而下?。
(23)你不用人们都相信的事来为过世的祖父作传。
24、仆昔疾病,姓名危笃,尔时虽十周、程、张。
朱何益?而先生独能以一刀圭活之,仆所以心折而信以为不朽之人也。
(4分)【注】⑥周、程、张、朱:即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朱熹,均为理学家。
⑦刀圭:用来量取药末的器具,代指药物。
(24)而唯独一瓢先生能用少许药物救活我,(这)就是我从内心折服而确实认为他是不朽之人的原因。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的翻译能力,第一句的关键词是“虽”“词”。
第二句的关键词是“以”“传”“所共信”。
第三句的关键字是“活:使,,活” “所以:,,原因”。
九、节选自清光绪五年《镇海县志》卷二^一《人物传二?明一》(四川卷10分)25、贺钦,字克恭。
会陈献章被征来京师,钦听其论学,叹曰:“至性不显,真理犹霾,世即用我,而我奚以为用?”即日上疏解官去,执弟子礼事献章。
(3分)(25)世间即使要用我,然而我拿什么为世间所用呢?26、既而从游者甚众,磨砻淬厉,成其器业。
女口是者十余年,虽不出户庭,而官贵人闻风仰德者,莫不躬拜床下。
(3分)(26)不久,跟随他学习的人很多,磨练激励,成就他们的才能学识。
27、守臣激变,民则无辜,能止杀以待命,尚不失为良民也。
(4分)(27)地方官吏激起变乱,百姓就没有罪,能不杀戮而等待命令,还算得上是安分守法的百姓。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1)即:即使。
而:然而。
奚:什么。
句式:而我奚以为用?要译出问句语气特点,宾语前置语序要恢复。
重点词语翻译准确,语句通顺。
(2)既而:不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