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名校高考模拟金典卷·理综卷(一)及答案(150分钟3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Be 9 C 12N 14O 16Na 23Si 28S 32Fe 56Cu 64Br 80Y 89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SGLT-2(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是肾脏进行葡萄糖重吸收的一种主要载体蛋白,能利用ATP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葡萄糖;SGLT-2抑制剂是一类重要的糖尿病治疗药物。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肾小管上皮细胞通过主动运输重吸收葡萄糖B.SGLT-2的合成需要经历转录和翻译过程C.SGLT-2抑制剂可有效降低机体的血糖浓度D.SGLT-2抑制剂可防止葡萄糖过多地随尿液排出2.细胞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生物膜。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酵母菌细胞中的ATP均在生物膜上产生B.人体甲状腺细胞膜与神经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不同C.根尖细胞核膜上的核孔可让DNA和RNA自由进出D.蓝藻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进行3.番茄叶一旦被昆虫咬伤,会释放出系统素(一种由18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链)与受体结合,激活蛋白酶抑制剂基因,抑制害虫和病原微生物的蛋白酶活性,限制植物蛋白的降解,从而阻止害虫的取食和病原菌的繁殖。
下列关于系统素的描述,正确的是A.系统素的作用机理可能与植物激素类似B.内含18个肽键的系统素是一种信号分子C.系统素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砖红色沉淀D.系统素能抑制植物体内与蛋白酶有关的基因的表达4.细胞自噬是将细胞内受损、变性、衰老的蛋白质或细胞器运输到溶酶体内并降解的过程。
细胞自噬存在下图中甲(微自噬)、乙(巨自噬)、丙(分子伴侣介导)的三种自噬方式。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自噬被维持在一定水平,确保和维持细胞内的稳态B.甲、乙过程与浆细胞分泌抗体过程一样,都需要消耗能量C.溶酶体能合成多种水解酶来完成细胞的自噬过程D.甲、乙、丙三种自噬方式都贯穿于正常细胞的生命历程中5.人在与自然相处的过程中,不断积累了很多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经验。
下列关于生态学知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食物链营养级越多,能量传递效率越高B.草原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能量可以流向生产者C.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碳与呼吸作用释放的碳基本相等D.森林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6.某隐性遗传病表现为交叉遗传特点,一对夫妇中女性为该病患者,男性正常。
不考虑变异,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父母双方均为该患病女性提供了致病基因B.这对夫妇的子代中女儿均正常,儿子均患病C.儿子与正常女性婚配,后代中不会出现患者D.女儿与正常男性婚配,后代中患者均为男性7.化学与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联系。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铜制品既能发生吸氧腐蚀又能发生析氢腐蚀B.削皮后的苹果放在空气中久置变黄和漂白过的纸张久置变黄的原理相似C.铝制品由于表面有致密的氧化膜,可以稳定存在于空气中D.高纯度SiO2对光有很好的折射和全反射作用,可以制成光电池将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8.从樟科植物枝叶提取的精油中含有下列甲、乙两种成分:甲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乙均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B.甲经催化氧化可转化为乙C.乙分子中所有原子有可能共平面D.甲的一种同分异构体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9.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CH3COOH和CH3COONa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1 mol CH3COONa和少量CH3COOH溶于水形成的中性溶液中,CH3COO-数目为N AB.1.0 L 1.0 mol·L-1CH3COONa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 AC.常温常压下,甲醛和冰醋酸的混合物共6.0 g,其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0.8N AD.将1 mol CH3CH2OH催化氧化为CH3COOH,所需要的O2分子的数目为N A10.浓度均为0.01 mol·L-1的第三周期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溶液(难溶物取其饱和溶液)的pH与原子半径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N>MB.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不溶于稀氨水C.X和W形成的常见化合物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2∶1D.由Z和R组成的化合物是强电解质11.H2S是污染气体,可用电化学方法将其转化为可利用的硫。
往K3[Fe(CN)6]和K2CO3的混合溶液中通入H2S气体,用惰性材料作电极通电电解,发生反应的总离子方程式为2Fe(CN)63−+2C O32−+H2S2Fe(CN)64−+2HC O3-+S↓。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Fe(CN)63−+e-Fe(CN)64−B.阴极表面析出硫单质C.电解过程中C O32−向生成Fe(CN)64−的一极移动D.用甲烷燃料电池作电源,消耗标准状况下4.48 L CH4,理论上得到25.6 g S12.下列有关实验得出的结论一定正确的是选项实验结论A 同温时,等质量的两份锌粒分别加入①足量稀硫酸②含有少量硫酸铜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的氢气量:①=②B向Fe(NO3)2溶液中滴加硫酸酸化的H2O2溶液,溶液变黄氧化性:H2O2>Fe3+C相同温度下,等质量的两份大理石分别与等体积、等浓度的盐酸反应反应速率:粉状大理石>块状大理石D向2 mL 0.1 mol·L-1Na2S溶液中滴入几滴0.1 mol·L-1的ZnSO4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几滴0.1 mol·L-1的CuSO4溶液,又有黑色沉淀生成溶度积(K sp):ZnS>CuS13.常温下,将0.20 mol·L-1的H2X溶液与0.20 mol·L-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的pH=3.6,继续滴加NaOH溶液至pH=4.0时,溶液中部分粒子浓度(Na+、H2X、HX-、X2-)如下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a代表Na+,d代表H2X分子B.H2X为二元弱酸,HX-的电离程度大于其水解程度C.混合溶液的pH=3.6时,c(H+)+c(H2X)=c(X2-)+c(OH-)D.继续滴加NaOH溶液至pH=7.0时,c(Na+) >c(HX-)+2c(X2-)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题~第17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第18题~第21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受水平外力F作用的物体,在粗糙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则A.在0~t1时间内,外力F的大小不断增大B.在t1时刻,外力F为零C.在t1~t2时间内,外力F的大小可能不断减小D .在t 1~t 2时间内,外力F 的大小一定先减小后增大15.如图甲所示,交流电流表与灯泡串联,先后在M 、N 间加上不同的交变电压,第一次所加的电压随时间按乙图的正弦规律变化,第二次所加的电压随时间按丙图规律变化。
若乙、丙图中的U 0、T 所表示的电压、周期值是相同的,则这两次交流电流表示数之比I 1∶I 2为甲 乙 丙A .1∶√5B .√5∶1C .√5∶√2D .1∶2 16.某同学自制一电流表,其原理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均匀细金属杆MN 与一竖直悬挂的绝缘轻弹簧相连,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在矩形区域abcd 内有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方向垂直纸面向外。
MN 的右端连接一绝缘轻指针,可指示出标尺上的刻度。
MN 的长度大于ab ,当MN 中没有电流通过且处于静止时,MN 与矩形区域的ab 边重合,且指针指在标尺的零刻度;当MN 中有电流时,指针示数可表示电流强度,MN 始终在纸面内且保持水平,重力加速度为g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当电流表的示数为零时,弹簧的伸长量Δx=2mgkB .为使电流表正常工作,金属杆中电流的方向应从N 流向MC .劲度系数k 减小,此电流表量程会减小D .磁感应强度B 减小,此电流表量程会减小17.暗物质(Dark Matter )是一种比电子和光子还要小的物质,它不带电荷,不与电子发生干扰,能够穿越电磁波和引力场,是宇宙的重要组成部分。
瑞士天文学家弗里兹·扎维奇观测螺旋星系旋转速度时,发现星系外侧的旋转速度较牛顿引力预期的快,故推测必有数量庞大的暗物质拉住星系外侧,以使其不致因过大的离心力而脱离星系。
假设暗物质及其星体均匀分布在球形星系内,观察发现星系外侧的旋转速度较牛顿引力预期的快十倍以上。
据此推测可知道暗物质的质量是其中恒星计算所得到的质量值的倍数最恰当的是A .1000倍以上B .100倍以上C .10倍以上D .2倍以上1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温度、压强无关B .玻尔理论认为,原子中的核外电子轨道是量子化的C .“原子由电子和带正电的物质组成”是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判定的D .天然放射性元素 90232Th (钍)共经过4次衰变和6次β衰变变成 82208Pb (铅)19.如图所示,清洗楼房光滑玻璃的工人常用一根绳索将自己悬在空中,工人及其装备的总重量为G,且视为质点。
悬绳与竖直墙壁的夹角为α,悬绳对工人的拉力大小为F1,墙壁对工人的弹力大小为F2,则A.F1=GsinαB.F2=G tan αC.若工人缓慢下移,增加悬绳的长度,则F1与F2的合力不变D.若工人缓慢下移,增加悬绳的长度,则F1减小,F2增大20.在水平光滑绝缘桌面上有一边长为l的正方形线框abcd,被限制在沿ab方向的水平直轨道上自由滑动。
bc边右侧有一等腰直角三角形匀强磁场区域efg,直角边ef、ge的长度均为l,ef边与ab边在同一直线上,磁场方向竖直向下,其俯视图如图所示。
线框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向右匀速穿过磁场区域,若图示位置为t=0时刻,设逆时针方向为电流的正方向,水平向右为拉力的正方向。
则线框中的感应电流i和拉力F随时间t的关系图象可能正确的是(时间单位为lv,A、B、C中图线为线段,D中图线为抛物线)A B C D21.如图所示,人工元素原子核 113286Nh 开始静止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1、B 2的匀强磁场区域边界MN 上,某时刻发生衰变生成一个氦原子核 24He 和 一个Rg 原子核,衰变后的微粒速度方向均垂直边界MN 。
氦原子核通过B 1区域第一次经过MN 边界时,距出发点的距离为l ,Rg 原子核第一次经过MN 边界距出发点的距离也为l ,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两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之比B 1∶B 2=111∶141 B .两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之比B 1∶B 2=111∶2C .氦原子核和Rg 原子核各自旋转第一个半圆的时间之比为2∶141D .氦原子核和Rg 原子核各自旋转第一个半圆的时间之比为111∶141题序 12345678910 11答案 题序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答案第Ⅱ卷 (非选择题)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