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京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北京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北京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北京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全册备课
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

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尤其是第一次将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提高到这三种之一的位置。

对于我们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课程标准要求我们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就是要让学生通过方法的改进,以提高学习、领会的能力,更好的培养个人道德修养;就是要让学生掌握多种多样的思维方法,懂得何种情境下采用何种思维方式,以提高其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就是让学生学习正确的行为规范,利用好语文这个交际工具,做个文明人。

课程表准“强化”过程和方法,就是要求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过程,把视角中心转到学生身上。

要认真考虑怎样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还要考虑怎样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还要考虑给她们创设大量的语文实践机会来运用提高;也就促使老师把重点落实在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运用方法去解决实践问题,及要把教学中心转到学法指导上来。

教学内容:本册教材分8个单元,共选编了32篇课文。

其中24篇精读课文,8篇略读课文,还有8个语文实践活动,课后还有6篇选读课文和语文趣味活动。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
1、能用汉语拼音识字,学习独立识字,学习普通话,激发学习兴趣。

2、认识常用汉字411个,会写其中的249个。

能在具体环境中理解字义,认读162个。

3、学习用钢笔写字,能写正确,注意整洁,符合要求。

4、能利用字典选择字义、词义,能结合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或通过查字典、看注释理解词句的意思。

5、学习预习课文,逐步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

6、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做到口齿清楚。

7、学习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提出不懂的问题。

背诵15篇(段)左右优秀诗文。

8、学习理解自然段,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能结合有关内容展开合理想象。

9、能借助字典或有关资料阅读程度适合的读物初步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

课外阅读不少于7万字。

学习有目的收集有关资料。

10、留心周围事物,能不拘形式、自由的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出来。

会用学过的标点符号。

学习写日记。

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11、愿意用普通话与别人交谈。

认真听别人讲话,能边听边想,了解大概内容。

过程方法:
1、在识字写字教学中,力求以随文识字。

激发学生的自主性,策划适合自己记住生字的方法,(如:利用字典,自理识字等等)独立识字。

2、能利用自己掌握的阅读方法(默读方法,体会关键词,诵读感悟等等),对课文进行理解,感悟。

尝试走进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共同营造情感氛围,在融洽的情景中体验真情实感。

3、利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体会。

鼓励学生多角度思维,并能发表不同见解,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4、参与语文实践活动,以演课本剧为主要形式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5、让学生尝试搜集与课文相关的资料,与大家分享.并提高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6、作文密切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日记的形式,促进学生多积累写作素材。

情感态度:
感受到爱国主义和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对革命先烈忠于革命的精神产生敬仰之情;懂得要关心他人、助人为乐;热爱大自然,有保护环境的意识;热爱科学,对科学有兴趣;初步具有爱美的情趣;在交际中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能欣赏课文中优美的语句等。

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学会部首查字法,能在具体语境中理解字义。

2、学会预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不懂的地方能提
出问题。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丰富语言的积累,发展语言和思维。

3、凭借课文提供的情境,展开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审美情趣。

4、留心周围事物,勤于动手动脑,增强习作自信心。

5、引导学生开发潜能,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和运用理解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能提出不懂的问题。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提高思维能力和认识水平。

4、留心周围事物,勤于动手动脑,增强习作自信心08-09-1三年级语文教学进度安排
2021年9月周次第1周第2周第3周第4周第5周
第6周第7周第8周第9周语文实践活动2、及月考第9课、10课、第11、12*课、语文实践活动3 第13课、14课内容第1课、2课第3课、4*课、语文实践活动1(第一课时)语文实践活动1(第二课时)第5、6课(第一课时)
、7课、8*课 6课(第二课时)十.一假 4 4 4 4 4 4 4 4 4 4 4 4 4 4 第二次大作文作文评改或片段练习第三次大作文作文评改或片段练习第四次大作文作文评改片段练习第五次大作文作文评改或片段练习片段练习第六次大作文作文评改第七次大作文作文评改或片段练习第八次大作文课时作文(2课时)
4 4 4 4 片段练习与评改第一次大作文作文评改片段练习第10周第15课、16*课、语文实践活动4(第一第11周课时)语文实践活动4(第二课时)、及期中考试、第17课(第一课时)
第12周第17课(第二课时)、18课、第19课(第一课时)
第13周第19课(第二课时)、语文实践活动5、课第14周第第20*21课、第22课第15周第23课及月考第16周第24*、25课、语文实践活动6(第一课时)
第17周第26、27课第18周语文实践活动7、第28*课、第29课(第一课时)
第19周第29课(第二课时)、第30、31课(第一课时)第20周第31课(第二课时)、32*课、语文实践活动8 复习、期末考试注:1.每次月考周的内容下次考。

2.片段练习可根据本班实际、单元重点确定内容。

3.每学期正规作文评改课至少三次,评改时间可根据本班学生情况适当调整。

作文计划: 内容写便条介绍自己的特长看图想象作文写一种你喜欢的小动物机动作文介绍自己喜欢的小物件学习续写记一次感兴趣的活动实践活动:内容教师节活动学唱《中国娃》小小交易会假如我是寻找身边的爱我的欢乐与烦恼办科技角制书签
奋斗目标上学期本学期目的:
1、通过学生的自我介绍初步认识了解学生,通过学生的说话,初步了解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平均分 98 98 入学教育
及格率 100% 100% 优秀率 100% 100% 周次 2 4 6 9 11 14 16 18 课时 2 2 2 2 2 2 2 2 4 7 9 11 13 15 17 19 周次 2、通过对学生的观察初步了解学生的习惯。

3、使学生尽早的回到课堂。

过程:一、欢迎词:
欢迎大家又回到我们的教室,一个假期过去了,大家已经有一个假期没见到老师了,你有什么想说的吗??二、学生说一说
三、重申课堂常规及要求:
(一)
坐姿:(二)
站姿(三)
读书的姿势(四)
写字(五)
本子的使用(六)
回家的要求
四、了解本册教材的内容
五、教师和学生互动,问问你想知道的内容六、学生自己看书。

教学反思:学生明确上课的要求,能够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第一单元
体现课标思想:
本单元是课文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通过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体现了“三维的目标观”。

从课后习题的设计看,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在阅读教学中重视朗读,加强阅读方法的知道,不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在自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在学生个性化的阅读行为中,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有些句段要求学生背诵,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丰富语汇,重视对学生书写技能和良好的书写习惯的培养。

课程考虑了学生在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发展,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识字、写字,进行口语交际以及习作。

2、用指定的词语说话、能在不断的应用中积累并运用词语,丰富语言,激发兴趣。

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