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滁州西涧》教学设计

《滁州西涧》教学设计

《滁州西涧》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过程与方法:
知诗人,解诗题,明诗意,感情读,悟诗情。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美景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难点:
1、学习重点:
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习难点:
想象古诗的意境,体会作者的心境。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出示风景图:茂密的绿树,鸣啭的黄鹂,岸边的幽草,奔流的涧水……配上黄鹂鸣叫的音乐背景。

师:同学们,这幅美景被我们的一位诗人看到,用十四个字收藏在诗句里,大家同我一起去看看吧!
(板书诗名:滁州西涧)
二、赏析古诗,品读古诗
(一)知诗人,解诗题。

1、师介绍诗人韦应物。

2、明白古诗的时代背景。

(二)明诗意,感情读。

1、整体感知,自由读诗。

2、学习古诗前两行。

诗的前两句点明了时间、地点和人物,将读者引入一个碧草丛生、涧水奔流、
鸟鸣深树的清幽境界。

师指导学生理解关键词“独怜”,再指名说前两行诗句的意思。

师小结:
寥寥十四个字,诗人便将茂密的绿树,鸣啭的黄鹂,岸边的幽草,奔流的涧水,这些分散的景物聚拢笔端,合成一幅布局和谐、色彩鲜明的图画,给人以自然美的享受。

3、学习古诗后两行。

请学生谈谈读后的感受,试着将诗意说出来。

4、感情诵读古诗,背诵古诗。

(三)悟诗情,师总结。

诗人描绘的景物,动静自然,历历在目,无怪其具有如此长久的艺术生命力,让我们把滁州西涧的美景长留在我们的脑海中吧!
三、课后拓展
将古诗的意境用笔描绘出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