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应急预案大纲

应急预案大纲

应急预案大纲【篇一:应急预案编制提纲】应急预案编制提纲目录第一章综合应急预案1总则1.1应急预案的编制目的1.2编制依据(国家、行业及地方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等)1.3适用范围1.4工程概况1.5应急预案体系(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说明本项目的应急预案体系由以上三项中的哪些组成,可用框图表示)1.6应急工作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原则等内容) 2事故风险描述事故风险分析应简述本单位存在或可能发生的事故风险种类、发生的可能性以及严重程度及影响范围等(可引用项目编制的危险源辨识评价表和重大危险源清单)3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应急组织机构可用结构图的形式明确组织形式和组成单位或人员。

应急组织机构根据事故类型和应急工作需要,可设置相应的应急工作小组,并明确各小组的工作任务及职责。

3.1应急组织总指挥部或领导小组(成员,职责和权限,办公室的设置,具体联络人和联系电话)3.2各专业应急工作小组(包括:后勤保障、应急抢险、技术服务、医疗救护、善后处置、新闻发布等,并明确成员、负责人和各小组具体职责和权限)4预警及信息报告4.1预警需明确预警的条件、方式、方法。

4.2 信息上报需明确上报流程、内容、时限、方法和责任人,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报告:1.内部信息接收与通报2.上报上级单位、主管部门3.向本单位以外的有关部门的信息传递5应急响应5.1响应分级:针对事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本单位控制事态的能力,对事故应急响应进行分级,明确分级响应的基本原则(按照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应急响应级别原则上分为Ⅰ、Ⅱ、Ⅲ、Ⅳ级响应)。

5.2响应程序:描述应急指挥机构启动、应急资源调配、应急救援、扩大应急等响应程序。

5.3处置措施: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风险、事故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

明确处置原则、组织抢险急救、现场保护、人员撤离或疏散等活动具体安排等)5.4应急结束:明确应急响应结束的基本条件和要求。

6信息公开明确向有关新闻媒体、社会公众通报事故信息的部门、负责人和程序及通报原则。

7后期处置主要明确污染物处理、生产秩序恢复、医疗救治、人员安置、善后赔偿、应急救援评估等内容。

8保障措施应急保障措施包含:通信与信息保障、应急队伍保障、物资装备保障、经费保障、交通运输保障、治安保障、技术保障、医疗保障、后勤保障等内容。

9应急预案管理9.1明确应急预案培训计划、方式和要求,使有关人员了解相关应急预案内容,熟悉应急职责、应急程序和现场处置方案等内容。

9.2明确应急预案演练的形式、范围、频次、内容及演练评估、总结改进等内容。

10应急部门、机构或人员的联系方式应列出多种联系方式,并及时进行更新11应急物资名录或清单应包括主要物资和装备的名称、型号、性能、数量、存放地点、运输和使用方法、调用程序、管理责任人和联系电话等。

另外,为保持应急物资的持续适用性,还需明确对应急救援物资的维护和定期检测要求。

12关键路线、标识和图纸主要包含:应急指挥部位置、救援队伍行动路线、疏散路线、警戒范围、外部救援力量分布图、联系方式和最佳行车路线等内容。

13其他13.1项目重大危险源清单13.2个人防护器具佩戴、抢险救援器材使用、现场自救和互救等注意事项及基本常识等。

第二章专项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遵从综合应急预案的框架。

在综合应急预案的框架基础上,根据专项应急预案所针对的不同风险类别,进行适当的修改和调整(对重复内容可不再赘述),对于应急措施应根据不同风险类别加以详细说明。

如:物体打击应急预案应急措施当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后,抢救的重点放在颅脑损伤、胸部骨折和出血上进行处理。

①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应马上组织抢救伤者,首先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如人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

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

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度左右,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②出现颅脑损伤,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

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

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

遇有凹陷骨折、严重的颅底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及时送就近有条件的医院治疗。

附件1一、部分术语及名词解释1.1应急预案: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可能发生的事故,最大程度减少事故及其造成损害而预先制定的工作方案。

1.2应急准备: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科学、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进行的思想准备、组织准备和物资准备。

1.3应急响应:针对发生的事故,有关组织或人员采取的应急行动。

1.4应急救援:在应急响应过程中,为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或危害,防止事故扩大,而采取的紧急措施或行动。

1.5应急演练: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情景,依据应急预案而模拟开展的应急活动。

【篇二:应急预案大纲】施工现场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供项目部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十七条明确规定生产经营单位要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第六十九条亦要求建筑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应急救援组织,生产经营规模较小的也应当指定兼职的应急救援人员等。

当发生事故后,为及时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建筑施工企业应按照《安全生产法》的要求编制应急救援预案。

由于之前公司对事故应急预案未加管理,各项目部的安全生产应急预案是五花八门,有的无从下手。

下面就施工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作一阐述,主要为内容提纲,供各项目部参考,主要内容还是要自己根据实际情况细写。

一、基本原则与方针制定安全第一,安全责任重于泰山;预防为主、自救为主、统一指挥、分工负责;优先保护人和优先保护大多数人,优先保护贵重财产等原则和方针。

保证各种应急反应资源处于良好的备战状态;指导应急反应行动按计划有序地进行,防止因应急反应行动组织不力或现场救援工作的无序和混乱而延误事故的应急救援;有效地避免或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帮助实现应急反应行动的快速、有序、高效;充分体现应急救援的“应急精神”。

二、工程项目的基本情况1、工程项目基本情况简介1)项目的工程概况及施工特点和内容(主要描述与危险源、影响安全相关的概况);2)项目所在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工地外围的地理位置、居民、交通和安全注意事项等;3)气象状况等。

2、施工现场的临时医务室或保健医药设施及场外医疗机构 1)医务人员名单,联系电话; 2)有哪些常用医药和抢救设施;3)附近医疗的情况介绍,位置、距离、联系电话等。

3、工地现场内外的消防、救助设施及人员状况。

介绍工地消防组成机构和组成人员,成立义务消防队,有哪些消防、救助设施及其分布,消防通道等情况。

4、施工消防平面布置图(如各楼层不一样,还应分层绘制),画出消防栓、灭火器的设置位置,易燃易爆的位置,消防紧急通道,疏散路线等。

三、可能发生事故的确定和影响根据施工特点和任务,分析本工程可能发生较大的事故和发生位置、影响范围等(可列表格表示也可用文字说明)。

如列出工程中常见的事故:建筑质量安全事故、施工毗邻建筑坍塌事故、土方坍塌事故、气体中毒事故、架体倒塌事故、高空坠落事故、掉物伤人事故、触电事故、机械伤害事故等;对于土方坍塌、气体中毒事故等应分析和预知其可能对周围的不利影响和严重程度。

四、应急机构的组成、责任和分工1、成立应急预案的独立领导小组(指挥中心)。

应急预案领导小组及其人员组成组长:副组长:组员:下设:通讯联络组组长:技术支持组组长:消防保卫组组长:抢险抢修组组长:医疗救护组组长:后勤保障组组长:2、应急组织的分工职责(1)组长职责: 1)决定是否存在或可能存在重大紧急事故,要求应急服务机构提供帮助并实施厂外应急计划,在不受事故影响的地方进行直接操作控制;2)复查和评估事故(事件)可能发展的方向,确定其可能的发展过程;3)指导设施的部分停工,并与领导小组成员的关键人员配合指挥现场人员撤离,并确保任何伤害者都能得到足够的重视;4)与场外应急机构取得联系及对紧急情况的记录作业安排; 5)在场(设施)内实行交通管制,协助场外应急机构开展服务工作;6)在紧急状态结束后,控制受影响地点的恢复,并组织人员参加事故的分析和处理。

(2)副组长(即现场管理者)职责:1)评估事故的规模和发展态势,建立应急步骤,确保员工的安全和减少设施和财产损失;2)如有必要,在救援服务机构来之前直接参与救护活动; 3)安排寻找受伤者及安排非重要人员撤离到集中地带; 4)设立与应急中心的通讯联络,为应急服务机构提供建议和信息。

(3)通讯联络组职责:1)确保与最高管理者和外部联系畅通、内外信息反馈迅速; 2)保持通讯设施和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3)负责应急过程的记录与整理及对外联络。

(4)技术支持组职责:1)提出抢险抢修及避免事故扩大的临时应急方案和措施。

2)指导抢险抢修组实施应急方案和措施。

3)修补实施中的应急方案和措施存在的缺陷。

4)绘制事故现场平面图,标明重点部位,向外部救援机构提供准确的抢险救援信息资料。

(5)消防保卫组职责:1)事故引发火灾,执行防火方案中应急预案程序。

2)设置事故现场警戒线、岗,维持工地内抢险救护的正常运作。

3)保持抢险救援通道的通畅,引导抢险救援人员及车辆的进入。

4)保护受害人财产。

5)抢救救援结束后,封闭事故现场直到收到明确解除指令。

(6)抢险抢修组职责:1)实施抢险抢修的应急方案和措施,并不断加以改进。

2)寻找受害者并转移至安全地带。

3)在事故有可能扩大进行抢险抢修或救援时,高度注意避免意外伤害。

4)抢险抢修或救援结束后,直接报告最高管理者并对结果进行复查和评估。

(7)医疗救治组职责:1)在外部救援机构未到达前,对受害者进行必要的抢救(如人工呼吸、包扎止血、防止受伤部位受污染等)。

2)使重度受害者优先得到外部救援机构的救护。

3)协助外部救援机构转送受害者至医疗机构,并指定人员护理受害者。

(8)后勤保障组职责:1)保障系统内各组人员必须的防护、救护用品及生活物质的供给。

2)提供合格的抢险抢修或救援的物质及设备。

公司级(i级)重大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项目部级(ii级)重大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五、应急物资准备1、基本装备:1)特种防护品:如绝缘鞋、绝缘手套等;2)一般防救护品:安全带、安全帽、安全网、防护网;救护担架1付、医药箱1个及临时救护担架及常用的救护药品等; 3)专用饮水源、盥洗间和冲洗设备。

2、专用装备:1)消防栓及消防水带、灭火器等。

2)自备小车壹辆 3)无线电对讲机。

等等等六、报警信号与通讯写出各救援电话及有关部门、人员的联络电话或方式。

相关主题